籃球裡面什麼叫地板流打法?

村裡的大人物


身體素質一般,彈跳平常,爆發力普通。或者說不喜好在球場上高飛的,腳步靈活的,基本功紮實的站樁型球員。 這一類的球員則稱作為地板流。地板流球員就是那些身體素質一般,但是基本功紮實的球員。不靠彈跳 靠腳步是其技術特點!

地板流在NBA越來越流行了,因為太多天賦異稟的球員因為逆天的身體素質早早的退役或者泯然眾人,比如羅斯還有伊巴卡!活生生的例子畢竟誰會跟錢過不去。在歷史上也有幾個超巨從飛天流轉向地板流的典型。

尤因

尤因是90年代的四大中鋒,也是NBA史上最強的中鋒之一,儘管尤因職業生涯18個賽季沒有拿到過總冠軍或者MVP,甚至得分王都沒有,但不能否認的是他確實有實力,巔峰時期的尤因是一個打法和技術全面,彈跳爆發力極強的內線球員,他經常會上演各種暴扣,但尤因也遭遇過大傷,也別是在97年尤因手腕骨折導致賽季報銷,但之後尤因也開始打法,減少扣籃和各種高難度的動作,改打基本功,變成地板流的尤因不但沒有受到傷病的困擾,甚至越來越生猛,還能打出場均20+10的兩雙數據,而當時的尤因已經36歲。

科比

科比也是一個從飛天流改打地板流的球員,在職業生涯前期,科比是一個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球員,各種突破上籃和扣籃,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科比的體力也開始跟不上了,在10年之後,科比減少了突破和扣籃,開始更多的使用單打的後仰跳投,科比向奧拉朱旺學習過夢幻腳步,所以科比在生涯後期也在腳步技術這方面使用得更多了,他的低位單打技術是當時聯盟中最好的,這也是為什麼科比在接近35歲的時候依然場均可以砍下27+的原因。

鄧肯

鄧肯的職業生涯幾乎都是在和傷病作鬥爭,因為鄧肯生涯經歷過兩次大的傷病,到了職業生涯後期腳步也開始跟不上,但他依然是球隊最強的球員之一,在剛剛進入NBA的時候,鄧肯打法勁爆,是一個技術和力量相結合的大前鋒,但之後的鄧肯遭遇了傷病,而且還是很嚴重的那一種傷病,當時很多人以為鄧肯可能再也打不出那種飛天遁地的籃球了,事實確實是如此,但鄧肯卻選擇了改打地板流,他把低位單打技術發揮到了極致,開發了中遠距離的投籃,鄧肯還是和原來一樣生猛,而且技術更加豐富。

喬丹

巔峰時期的喬丹也是真正籃球飛人,因為他不是在飛就是在飛的路上,職業生涯前期甚至在第一次三連冠時期,喬丹都是一個突破和扣籃非常頻繁的球員,而當時喬丹還沒有把後仰跳投作為主要的得分方式,直到95年喬丹復出,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喬丹已經33歲,體力已經大不如前,這時喬丹也開始改變打法,他更多使用後仰跳投和背身單打上籃的方式,而在01年喬丹復出之後這樣的打法成為喬丹的主要得分方式,但喬丹依然場均可以砍下20+的數據。

奧拉朱旺

95年西部決賽奧拉朱旺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當時已經32歲的奧拉朱旺已經不及年輕時期的自己,彈跳力和爆發力都下滑了很多,而且他還要面對更加年輕的海軍上將,但歲月可以帶走他的體力和爆發力,卻無法沖刷他的經驗和步伐,奧拉朱旺開始減少扣籃和高難度的動作,開始使用一種非常詭異的步伐,這個步伐可以很好的騙到防守球員,有不會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夢幻腳步就誕生了,相比年輕時期的暴扣和肉搏,夢幻腳步的得分效率更高,消耗更少的體力


籃球燥英雄


我大概說一下,什麼是地板流。地板流通常是指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出眾,彈跳一般,但是腳步或者說基本功非常紮實,利用節奏變幻和假動作能夠立足於聯盟的球員。


這類球員通常不容易受傷,腳步技術非常好,職業生涯相對長一些。

最近這幾年相對出名的地板流球員有保羅-皮爾斯,安德烈-米勒,鄧肯。

我印象中最深的米勒,好像是打到了四十歲,記不太清了,那時候老米勒身體素質偏瘦可以說是一般,但是腳步非常紮實,打到籃下經常利用腳步把對手晃飛,然後上籃得手!米勒真的是太狡猾了,如果誰想學習地板流技術,不妨多看看米勒的視頻,絕對幫助很大。

鄧肯以及皮爾斯就不再多說了,大家都很熟悉。


哈登是我親哥


地板流打法者,是不同於科比、卡特那種衝進人群就給你一個扣籃的飛天流,不同於麥迪、喬丹強行給你拔起來投籃讓你無法防守的天賦流,也不同於奧尼爾、詹姆斯靠身體與力量碾壓對手的力量怪,地板流選手者,是類似於末期皮爾斯、迪奧那種打法,純在地板上做文章,不能夠乾脆利落靠天賦碾壓對手,卻擅長勾心鬥角,或快或慢,節奏富於變化,或投或突,讓對手猜不到頭緒,一旦對手犯錯,那就馬上做出反應,所以擅長這種打法的腦子絕對好使。

看皮爾斯打球,面框做試探步三威脅,一腳伸出去,對方沒反應,那麼馬上順步突破,你以為這樣就一步過了,其實不然,地板流沒有麥迪等天賦流那樣快的第一步,他們突破後對手馬上能跟上限制突破路線,那地板流怎麼辦呢?第一招,皮爾斯再向前一運,然後馬上接一個後撤步跳投;第二招,向前運然後接背轉身投籃,如果對手撲上來,那麼就再轉身然後投籃,如果在籃下協防球員撲上來,那麼做投籃假動作點飛對手然後投籃。



如果試探步後,對手退一步,但投籃對手又能封蓋到,皮爾斯則左右晃動,肆機投籃,或後撤步或急停跳投,突破時不是一道直線突進去,而是劃一道弧線突破,突進去後也有歐洲步或跳步躲避協防上籃。


試探步後對手不反應,對手又身高矮,則皮爾斯直接幹拔投籃。

當然,一個好的地板流球員,不僅僅是面框單打,背身單打也是一把好手。

要到位置後,用身體,用腳步爭位置,搶先機,但多以投籃終結。但也是面框、揹筐隨機應變,萬萬不可讓對手猜透。


你變的越來越出色了


什麼叫地板流?身體素質一般,彈跳平常,爆發力普通。或者說不喜好在球場上高飛的,腳步靈活的,基本功紮實的站樁型球員。這一類的球員則稱作為地板流

在NBA裡面能誰能稱之為地板流呢?

1、 馬克·傑克遜

相傳的背身5秒違例規則,並非是“空中飛豬”巴克利形成的,而是由馬克-傑克遜,他同樣也是大屁股的代表,職業生涯得分雖然不高,但是他的助攻卻又10334次

2、03年後的蒂姆-鄧肯

一個能讓N個球隊為他擺爛,爭奪狀元籤的男人,但是人就一個,幸運的馬刺在1997年得到了鄧肯,開啟了20的輝煌。剛入聯盟馬刺以鄧肯、羅賓遜組成雙塔,而後在鄧肯大傷後,馬刺以鄧肯的內線為輔,帕克、馬努為主。而開啟了鄧肯地板流的打法,鄧肯的一手背身、面框45度擦板球可謂一絕

3、 保羅-皮爾斯

2009年湖人志得意滿,科比得到個人職業生涯的第四枚總冠軍戒指,休賽期湖人放棄阿里扎,簽約那時還叫阿泰斯特的慈善世界和平。這一舉動是為了詹姆斯做準備何嘗又不是為保羅皮爾斯準備的呢?可見皮爾斯有多厲害。皮爾斯進攻多依靠自己的腳步,後撤步投籃等手段很少見其在空中飛來飛去

4、 阿泰斯特

“野獸”這個名字可不是亂叫的,訓練營能把喬老爺子的肋骨撞斷導致復出時間延後,也能在賽場把哈登打成腦震盪。阿泰依靠自己強壯的身體以及意識奪得最佳防守球員。

可你也能常見他快攻中上籃不中扣籃不中等情況。


老蔣胡謅


喬丹、科比、卡特這些打球飛天遁地、動不動就隔人暴扣的人被冠以在天空打球的名號。

與之對應的,打球較少利用驚天彈跳,技術基本都在地板上展示的球員就稱之為地板流。代表人物有以下幾位


地板流PF:扎克·蘭多夫

身高2米06,體重118公斤的蘭多夫是大前鋒位置上最著名的地板流。

身體強壯如熊的他很少暴扣,一般都是運用與他體型不相稱的細膩腳步和柔和的中投終結進攻。

即便是隻能在地板上打球,蘭多夫的進攻技巧非常實用。進入聯盟第三個賽季(03-04)就得到了場均20.1分,在開拓者的最後一個賽季(05-06)更是達到了場均23.6分。

雖然身高不高,彈跳不足,但是蘭多夫的籃板能力非常強。與其他籃板狂魔驚人的彈跳爭搶不同,他是通過自己靈敏的籃板球嗅覺和兇悍的卡位能力獲得籃板球。

除了生涯前兩個打替補的賽季,職業生涯15年一直保持了場均10個籃板左右的能力。10-11賽季更是得到了場均12.2籃板,全聯盟第三。14-15賽季33歲高齡的蘭多夫仍然得到了場均10.5籃板的數據,全聯盟第七。


地板流SF:保羅·皮爾斯

1998年被凱爾特人在首輪第十位選中的皮爾斯,是小前鋒位置上地板流的代表。身體素質勁爆,曾與詹姆斯、安東尼、阿泰斯特並稱聯盟四大強壯小前鋒的皮爾斯很少飛天遁地的打球,並不是不能飛,而是技術主要以地板為主。

背身單打是皮爾斯的拿手好戲,與其他人靠臀部發力不同,皮爾斯是利用它強大的背部肌肉一邊向內線發力一邊感知防守人的動作。靠著這手絕招,10-11賽季的皮爾斯投籃命中率達到了49.7%。

即便是投三分,皮爾斯也貫徹了他地板流的打法。與其他三分高手利用彈跳獲得高出手點的習慣不同,皮爾斯的起跳高度不高,並不可以追求出手點的高度,出手速度也不俗愛快。但是就是這樣的“坐地炮”招牌式三分,讓他在09-10賽季或得到41.4%的三分命中率。


地板流SG:詹姆斯·哈登

沒錯,就是登哥。身體比一般小前鋒還強壯的登哥是得分位裡的頭號地板流代表。

雖然登哥有能力奉獻精彩的暴扣,但是登哥更喜歡養生的上籃。

登哥的上籃並不強調喬丹、麥迪那般的飛天拉桿,而是利用身體對抗之後穩穩命中。

哈登的對抗能力非常強,尤其是在運動中。即便是上籃過程中遭遇身體對抗,他還是能在終結一擊時穩定出手。


龍門百曉生


地板流顧名思義就是腳不離地的打法,在NBA有很多身體素質、彈跳力、爆發力都非常出色的球員,所以我們經常可以在NBA看到各種不可思議的扣籃,當然NBA也存在另外一類球員,他們因為身體天賦並不那麼出色,或者受過大傷,或者年齡大了,但是他們卻有著精湛的技術和紮實的基本功,同樣在NBA打得風生水起。

地板流球員因為跑跳能力不足,所以他們通常依靠節奏的變化、假動作、背身等來完成進攻,防守端則主要依靠意識、卡位、提前判斷來防守。地板流球員的職業壽命都比較長,因為他們的打法讓他們不容易受到大傷。

下面介紹NBA幾名地板流打法的代表:

哈登

哈登身體素質並不差,但是他卻熱衷於地板流打法,他的下肢力量非常足,球感、節奏非常出色,並且還有各種假動作,是目前NBA聯盟把地板流打法運用的最好的球員之一。

保羅皮爾斯

皮爾斯被稱為進攻萬花筒,三分、中投、背身、後撤步都是他的得分利器,他全身都是假動作,雖然動作不快但極其逼真,經常能夠把防守他的球員騙得暈頭轉向。

安德烈-米勒

典型的地板流球員,高大型後衛,有很強的背身單打能力。速度不快但對節奏的把握非常好,能組織快攻,腳步靈活多變,靠經驗防守,洞察能力極強。34歲高齡時還能依靠自己出色的地板流打法得到52分。


可樂籃球


給你舉個例子吧!以前火箭的姚明,如今CBA的斯科拉都是地板流,靠的是技術,不是靠身體,NBA裡的霍華德就是一個反面,身體素質比較好。就不是地板流,奧拉朱旺也是地板流,腳步技術都比較好,當然也有技術和身體都比較好的。

森林狼的中鋒唐斯就算是身體和技術都比較好的。


倚樓侃球


顧名思義,就是腳不離地的打法,身體素質不佳,或者不願意跳,但是基本功、技術紮實,就像現在的哈登,胖迪奧,斯托克頓等,應該是很多種風格的。不過地板流並不是坦克流,像以前阿泰。

其實現在的飛天流老了,身體素質不行了,噸位慢慢變大,都會漸漸變成地板流的,畢竟不可能一直在天上飛吧。所以技術好的是比身體好的擁有更長的職業生涯的,畢竟老了不會對自己實力影響太多。像現在技術粗糙的小喬丹就是一個例子!


起個名真不容易


技術好,藍球基本功紮實,但是身體素質不好的球員。有多種類型吧,站樁型的如海耶斯,靈巧型的去斯托克頓等。

與現今的小喬丹這種技術粗糙,但身體勁爆的球員相反,但是地板流是很實用的打法,不必大開大合,雖不暴力,但賞心悅目,而且對自己的身體體力消耗不大,就算過了巔峰期也有一戰之力,不想現在的小喬丹,如果沒了身體素質他該怎麼辦?

所以,高空流是不長久的,最後都會迴歸地面的!


說說體育


說實話,地板流打法不好看,不過如果有史蒂夫納什,和德雷克斯勒就不一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