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錢多多算是明白了

懶是原罪,想買保險,懶得研究

愛是寬容,我上唄,寫完評測寫攻略

繼兒童保險閉眼投保攻略之後

成人版的也來了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狠話」說在前頭

大人的世界很複雜

成人保險當然也沒有兒童保險那麼簡單

收支、負債、健康、年齡、人生規劃…

都會影響我們的保險規劃

沒有任何一套保險方案是百搭的

但看完本文,買保險將不再是看天書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別急買,先看成年人投保思路

買保險前沒明白這些,一切免談

我需要什麼保險?

每年花多少保費?

保額多少合適?

……

▎先給誰買?家庭經濟支柱

最需要優先保障的是家庭經濟支柱,也就是家裡賺錢最多的人,俗稱“頂樑柱”。

並且,保障最起碼要覆蓋家庭責任期。

啥叫家庭責任期?簡單而言就是上有老、下有小,主要承擔家庭經濟責任的20-30年,一般是從結婚生子開始,一直到子女獨立、自己退休。這段時間內,家庭經濟支柱身故或重病,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巨大的收入危機。

▎買哪些險種?取決於面臨哪些風險

不妨先想想自己面臨著哪些風險: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意外險、重疾險、壽險、醫療險,請叫它們家庭經濟支柱「四件套」,基本可以全面覆蓋到我們可能遇到的極端風險。其他如養老保險、分紅險、教育金等,買完「四件套」再考慮。

▎該買多少保額?

保額高了保費會貴,保額低了吧,又怕保障不足。

錢多多介紹一種常用的方法——家庭需求分析法,根據不同家庭的實際需求來計算各險種適合的保額。

• 壽險買多少?

壽險保額≈家庭負債及貸款+子女教育費用+父母贍養費用+預留生活費-現金存款-可變現資產

壽險主要用來應對家庭經濟支柱突然身故或全殘時,整個家庭面臨的財務危機,因此,壽險的保額需要考慮萬一沒了“頂樑柱”,會給家庭留下哪些收支缺口,也就是“未來需要花的錢-已有的錢”。

• 重疾險買多少?

重疾大致保額≈治療費用+康復費用+收入補償(起碼3年)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上表為最高發的6種重疾治療及康復的大致費用,可以看到平均治療康復費用大概在30萬左右。再考慮上至少3年的經濟收入損失,建議重疾險保額至少50萬。

• 意外險買多少?

意外險保額≈壽險保額

意外險的身故責任保額計算與壽險方法一致,同時還需關注意外醫療的保額,在總保費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意外醫療保額越高越好。

• 醫療險買多少?

百萬醫療險保額:100萬差不多了

成年人我們推薦買百萬醫療險(土豪之選高端醫療險在此不討論~),對於百萬醫療險來說,100萬保額夠用。如果保障差不多,保額五六百萬、直衝千萬,保費也蹭蹭漲,果斷棄之。高保費換取高保額,真得病了你花得完嗎?

▎該拿多少錢來買保險?

最終買多少保額?還是要回歸到保費預算。在合理的保費支出下購買足夠高的保額,否則,買保險買到生活拮据怕是有點過分。

拿出多少錢買保險才算合理呢?其實沒有一個通用的準則。

業內常講的“雙十定律”,給出了一個參考,家庭總保費支出佔家庭年收入的10%為宜。

不過,由於每個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情況有別,錢多多覺得,重點是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比例可考慮在5%-15%左右適當調整。

▎定期or終身?消費or返還?

意外險和醫療險通常是一年期消費型的短期險,相對比較簡單。

重疾險和壽險這種長期險,則需要考慮更多些。

• 保障定期還是終身?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總結

重疾險:預算夠一定買終身,否則買定期

壽險:普通家庭買定期,大佬可買終身

• 消費or返還?

其實,消費型和返還型也沒有嚴格的定義,這裡嘗試作下區分,幫大家更好地進行選擇。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具體選擇哪一種?錢多多的建議是:

• 如果你的預算有限,或是自己有良好的儲蓄和理財習慣,建議優先考慮消費型重疾險,保費便宜、負擔較輕,省下的錢可用於理財或自我投資,收益會更高。

• 如果你的預算比較充裕,同時自己又沒有良好的儲蓄和理財習慣,那麼可以考慮返還型終身重疾險,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儲蓄型重疾險,一生未患重疾,身故也可以獲賠一筆錢。並且因為是終身型產品,後期現金價值會比較高,高齡可選擇退保,領回現金價值養老用。

• 返還型定期重疾險,也就是在一定期限內,即便不得重疾,到期也返還保額。這種通常保費較貴,槓桿率偏低,錢多多個人比較不推薦。

▎各年齡段特點不同,不必一次求全

人活一輩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各個年齡段,所承擔的家庭責任不同,經濟能力也有差別,保險規劃應當是一件持續要考慮的事,而不能想著一次求全。

下表總結了不同人生階段的特點和投保建議,大家可作為參考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現身說法,來看3份保險搭配方案

這3個案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看完就會買了

不看此章錢多多拒絕聊天喲

方案中的產品都是評測的推薦款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案例分析:剛步入社會,收入尚不穩定,且在一線城市,生活開銷多,建議每年保費不宜過高。未婚(是否單身未知),無需過多考慮家庭責任問題。

保險思路:意外險+消費型重疾險+百萬醫療險。重疾險儘量選擇較長的繳費年限,減輕每年保費負擔。

方案參考: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方案解析:

方案中的三款產品,均為各險種中性價比較高的產品,保費便宜,對於初入社會的青年而言保費壓力不會太大。

重疾險選擇消費型重疾險瑞泰瑞盈,性價比高,保障期限和繳費年限靈活,可以結合自身經濟條件適當調整。

整個方案保障比較全面,總年保費4889元,約佔年收入的5%左右,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壓力,省下的錢可以趁年輕更好地投資自己。

補充建議:

• 如果覺得年交保費過高,建議將終身重疾險更改為定期,保30年或保到60歲;

• 如果想做高重疾險保額,也可以再搭配一款短期重疾險,比如一年期的微醫保重疾就不錯;

• 如果是加班頻繁的互聯網從業者,意外險可以考慮安心保險的安意保50萬綜合意外保障,包含20萬元的猝死責任。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案例分析:張先生屬於家庭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擔子重,主要面臨的風險是疾病或意外造成的高額醫療費用、以及身故或傷殘帶來的收入損失。

張太無收入,主要的風險在於疾病或意外所需的醫療康復費用。

保險思路:張先生作為經濟支柱,應優先保障,建議的搭配為:意外險+消費型重疾險(80萬左右)+定期壽險+百萬醫療險;

張太太目前沒收入,暫時無需配置壽險,重疾險保額也可以稍低些,主要是:意外險+消費型重疾險(30萬左右)+百萬醫療險。

方案參考: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方案解析:

• 意外險,因張先生平時出差較多,意外險可選擇眾安全面無憂百萬綜合意外,交通工具意外可以在50萬主險基礎上獲得雙倍賠付。此外,意外醫療報銷不限社保費用,且保費也不貴。張太太無需頻繁出差,小蜜蜂的保障基本足夠。

• 重疾險,為了將張先生在家庭責任期的重疾保額儘量做高,同時不至於保費太貴難以承受,方案中採取了定期重疾險搭配終身重疾險的方法,且兩款產品均為一次賠付型。

張先生若在60週歲前不幸罹患重疾,將得到80萬的保額賠付,不僅可以用來支付康復、護理費用,最主要是可以彌補患重疾後幾年,整個家庭的收入損失。

張太太目前沒有收入,因此重疾險可不用過多考慮收入補償問題,選擇一款30萬保額左右的消費型定期重疾險比較合算。後面如果張太太再復工,可以相應增加保障。

• 定期壽險,50萬的定期壽險,主要保障張先生退休前賣力賺錢的30年左右,萬一在此期間張先生不幸離世,賠付的50萬不僅足夠償還房貸,同時可以幫助老婆孩子渡過難關。

• 醫療險,好醫保·長期醫療,保費便宜,且6年保證續保。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案例解析:劉先生家庭屬於比較典型的雙經濟支柱家庭,夫婦二人共同構成家庭的收入來源。因此,兩人均需要配置定期壽險,不過劉先生保額要比太太高些。因收入和預算相對充裕,重疾險可以選擇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保障更加充足。

保險思路:

劉先生&劉太太:意外險+多次賠付終身型重疾險+消費型定期重疾險+定期壽險+醫療險,劉太太在重疾險和定期壽險的保額上可以適當低於劉先生。

方案參考: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方案解析

• 意外險,劉先生夫婦均在外企上班,出差可能偏多,工作節奏快,因此可選擇全面無憂意外險的白金版,身故傷殘保額100萬,交通意外雙倍賠付,同時包含猝死保障25萬,418的價格也相當實惠,一人來一份。劉先生可再多搭配一款意外險,提高身故或傷殘保額。

• 重疾險,劉先生家庭保險預算相對寬裕,因此建議可投保一款多次賠付終身重疾險哆啦A保,同時再搭配一款消費型定期重疾險,這樣在主要賺錢的階段,可以得到較高保額的充足保障。這樣,在70週歲前,劉先生和劉太太就分別可以享有100萬和80萬的重疾保額。

• 定期壽險,劉先生作為家裡收入較高的人,壽險保額相對劉太太也高一些。為了達到兩百萬以上保額,需要搭配兩個定期壽險產品,保障期間主要為家庭責任期的二三十年。擎天柱和金鐘罩均為測評表現優秀的產品。劉太太因是不吸菸標準體,投保唐僧保定期壽險的價格非常合算。

• 醫療險,方案中選擇了眾安尊享e生旗艦版中的質重特需個人版,雖然價格貴幾百,但罹患惡性腫瘤或良性腦腫瘤,可以到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特需部、國際部、VIP部接受治療,享受到相對高水平、高效率的醫療服務。

以上方案中的產品只是參考

還有更多推薦款產品可選、可替換

那麼就進入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更多推薦款產品,按需自取

以上案例呢,主要是方便大家理解前面提到的投保攻略,方案中列舉的產品也並非一定適合你,下面的內容能真正助你選出合適自己的產品。

正好距離之前產品評測也過去好一陣子了,有些推薦的產品已經下架,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好產品,下面就將之前推薦的產品拿出來,和新產品放一起對比下。

小聲bb:結論和精華在表格裡~

➊ 意外險

意外險,意外身故或傷殘,保險公司會一次性賠付一筆保險金。意外險通常還包括一定的意外醫療保障,報銷我們因意外受傷而產生的醫療費用。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評測推薦產品如下↓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 綠色底為相對優勢項,紅色字為相對劣勢項。

注:① 之前評測推薦的小米綜合意外險下架了,更新後的產品意外醫療免賠額200元,因此不再作為推薦。 ② 小蜜蜂意外險實際就是上海人壽的大金剛意外險,不過投保渠道不同,名稱和保費也不同。

選購建議↓

• 預算有限,追求低保額得到較全面的保障,建議選擇小蜜蜂全年綜合意外保險。

• 預算有限,同時看重意外醫療不限社保費用報銷,可選擇眾安全面無憂百萬綜合意外,頻繁加班的白領人士、看重猝死保障的,可投保這款的白金版或者是安意保,分別包含25萬和20萬的猝死責任。

• 預算充足,經常出差、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商務人士,可考慮眾安個人綜合意外保險和史帶星享百萬人生,後者價格稍貴一點,但包含非常可觀的住院津貼。

➋ 重疾險

重疾險,就是在你首次確診合同中約定的重疾時,賠付一大筆錢。這筆錢,主要用來補償治療康復費用、護理費用和長期不能參加工作造成的收入損失。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評測推薦產品如下↓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 綠色底為相對優勢項。

選購建議↓

• 總得來看,單次賠付且不含身故保障的消費型重疾險,保費比較便宜,非常適合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優先保障重疾風險;多次重疾賠付的產品,一般也包含身故責任,保障更充足,同時保費也更貴,約是單次賠付產品的兩倍,預算充裕可選。

• 預算有限,追求性價比,可優選成人及兒童終身重疾險和瑞泰瑞盈,保險責任簡單,輕症重疾各保一次,保費相對便宜。女性可優選瑞泰瑞盈,費率較低。

• 礦工、潛水員等高危職業人士,可優選瑞泰瑞盈和崑崙健康保,這兩款產品對被保險人的職業沒有限制。

• 如果身體有點小毛病,可優先考慮康樂一生C、健康一生A和哆啦A保,這三款均上線了智能核保功能,可以方便地獲知自己能否投保,且不會留下相關信息。

• 如果看重投保人豁免功能,可優選康樂一生C、御享人生或長生福,這兩款產品可附加投保人重疾/輕症/失能/身故豁免,非常適合夫妻互保,如果夫妻中一方得了輕症或重疾,那麼另一方的保費也不用交了。

• 經濟充裕,且看重中症保障和重疾不分組,可考慮長生福,增加了中症保障,患指定中症可獲賠50%保額,最多賠付2次;同時重疾可不分組最多2次賠付,是一大亮點。

➌ 定期壽險

壽險主要是家庭經濟支柱、需要贍養老人的獨生子女等人,為自己準備的“身後錢”,當肩負重任的自己不幸身故,會獲得一大筆賠付,用來幫助家人渡過難關。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評測推薦產品如下↓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 綠色底為相對優勢項,紅色字為相對劣勢項。

選購建議↓

• 身體有點小毛病,或者是吸菸人士,可以考慮投保百年定惠保、金鐘罩、支柱保、擎天柱或瑞泰瑞和。

• 如果是身強體健、不吸菸的人,可優先考慮唐僧保或渤海人壽,後者的健康告知會更嚴格些。

• 軍人、高空作業人員等危險職業,可優選支柱保或瑞泰瑞和,對投保職業無限制;

• 如果希望投保較高保額,可選擇金鐘罩或擎天柱,線上最高可投保至200萬保額。

➍ 醫療險

目前主流的醫療險是百萬醫療險,當你因為疾病或意外就醫,醫療險的報銷可以涵蓋你在醫院花的大部分費用,且一般不限社保目錄。

這種醫療險存在1萬元的免賠額,所以賠付的概率不高,但也正是因為免賠額的存在,使得保費不至於過高,人人都能買得起,可以有力地應對高額醫療費用的風險。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評測推薦產品如下↓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 綠色底為相對優勢項,紅色字為相對劣勢項。

選擇建議↓

• 看重性價比,好醫保·長期醫療、微醫保和尊享e生都可選。

好醫保優勢在於6年保證續保,且6年共享1萬免賠額,降低了理賠門檻,但保額不及尊享e生和微醫保,不過在保費上也明顯低些。

尊享e生優勢在於報銷不限於公立醫院,且增值保障更充足,如有需要還可附加惡性腫瘤等指定疾病的特需醫療;微醫保也不錯,100種重大疾病保額高達600萬。

• 如果看重產品的穩定性,可選復星鋼鐵俠,唯一一款5年期醫療險,保障上更安心,並且二級及以上是醫保定點的私立醫院也可報銷,不過健康告知略嚴格,投保時需注意。

• 如果你就是更偏好大品牌,覺得大品牌才安心,可以優選平安e生保plus,不過這款的劣勢在於沒有住院醫療墊付,看病花再多的錢,都需要自己先付上,之後再報銷。

• 如果身體有點小毛病,首先看能否通過好醫保相對寬鬆的健康告知,若不能通過,則可選擇四款有智能核保的產品進行線上核保,哪一款核保結果好就選擇哪款。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你可能還想問

我有社保,公司還有補充醫療,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需要。

先說社保,作為政府提供的基礎保障,社保只能是“保而不包”,下有起付線,上有封頂線,社保用藥目錄外的自費藥、進口藥等,統統不予報銷。

再說多數公司的補充醫療,好處一般在於能報銷門診費用,平時的小病小傷都能報銷,利用率很高;但侷限也比較明顯,就是報銷額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在5萬元以內,如果遇上嚴重疾病需要花費高額的住院醫療費用,補充醫療的作用就杯水車薪了。

所以,需要在已有保障的基礎上,看自己還有哪些需求缺口,再配置合適的商業保險進行補足。還是那句話,社保加商保,生活更美好。

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理賠的時候會衝突嗎?

重疾險、壽險和意外險的身故/傷殘部分,屬於給付型,也就是滿足了合同約定條件就能拿錢,和其他產品在報銷上沒有衝突。

比如不幸遭遇意外去世了,如果同時買了壽險和意外險,兩個都能拿到賠付。

意外險的意外醫療部分和醫療險,則可能會有重合的部分,因為屬於報銷型,實報實銷,拿到的賠付不會超過所花的費用。

舉個隔壁老王的例子

老王買了份好醫保·長期醫療,1萬元起賠,一般醫療最多可報銷200萬。

同時買了份小蜜蜂尊享款意外險,100塊錢以上就能賠,意外醫療最高能報銷5萬。

這天老王出門,不小心摔骨折了。

住院社保報銷完,自己花了5000塊,沒有達到好醫保1萬的起付線,這時候就可以用小蜜蜂報銷免賠額之上的4900,兩款產品沒有衝突。

但如果社保報銷萬,自己還花了5萬塊,就會有重合的部分了,並不能重複報銷。

老王這時可以先用好醫保,報銷1萬免賠以上的4萬塊,然後再用小蜜蜂,把好醫保的1萬免賠給報銷了。最後,老王自己還是隻花了100塊。

終極一問:推薦的保險在哪兒買?

保險公司官網和第三方保險平臺。

第三方保險平臺比如:支付寶、微保、開心保、慧擇網、齊欣雲服、小雨傘、中民保險網、向日葵、700度等。

肯定還會有人問:網上買保險靠譜嗎?

靠譜啊…無論是互聯網保險,還是線下買保險,都只是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的渠道,就跟你選擇去家樂福超市或天貓超市買水果一樣。

電子保單和紙質保單具有同等法律效應。如果發生理賠,最終來核賠、給付理賠的是保險公司,跟業務員、代理人、購買渠道沒有關係。

耗時半年,測了幾百款保險,給你一份投保大清單

錢多多希望

你右鍵收藏後

一定要抽時間看

靜心梳理家庭預算和保險需求

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份保險方案

出門旅遊都捨得花時間做攻略

關乎幾十年甚至終身保障的保險

為何要一拖再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