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11月11日,来自世界各国的约70名国家领导人云集巴黎凯旋门。

在这场精心准备的主场外交中,法国总统马克龙借机重塑强势总统形象,号召建立欧洲军队,并明确指出是为了防范俄罗斯的“威胁”。

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法国总统马克龙

按理来说,这应该让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但出人意料的是,普京对此回应称,俄罗斯在打造“欧洲军队”这件事上的立场一定程度上“与法国一致”,他还认为这是“一个积极进程”,可以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尽管普京的回应十分淡定,轻松化解了外交上的尴尬局面,但近期由于北约军演、中导条约等事件,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仍难以转圜。渴望成为欧洲新“领袖”的马克龙,在美欧嫌隙逐渐加深的今天,又该如何面对普京?

各有所需

数月前,欧洲国家领导人集体决定强化国防合作,但面对建立“欧洲军队”的提议,仍有不少人投了反对票。

“如果没有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就不能在欧盟与俄罗斯的边境地区保护欧洲公民,欧洲需要更多的靠自己来保护自己,提高主权意识,而不是只知道依赖美国。”在法国纪念一战系列活动之际,马克龙表现出了作为欧洲“领袖”的强势立场。

与其说这一表态是针对俄罗斯,不如说是针对陷入分裂的欧洲。欧洲外交关系协会主任伦纳德认为欧洲陷入“部落主义”,裂缝越来越多即将支离破碎。

德国总理默克尔长期被视为欧洲近代最强势的领袖,在她表示放弃连任之后,这个“挑大梁”的重任或许就将落在马克龙身上。但目前法国失业率再次逼近10%,经济增长率下滑,马克龙个人支持率跌破30%,并还有进一步下滑趋势。

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马克龙与默克尔

为了塑造强势领袖形象,马克龙一直推动建立欧洲联军,去年欧盟出资数十亿欧元成立欧洲防务基金,以发展自身军事实力,提高欧洲的战略独立性。法国也已带头成立一支欧洲9国联合部队,主要特色是能快速进行联合军事任务、从战区执行协助撤退行动或救灾。

“欧洲是一个强有力的经济联盟,他们‘自然’想在国防安全领域实现独立。”普京在回应时表现得极为克制。

在开启新的任期后,普京把发展经济作为优先任务,势必要推行多元化外交战略,包括改善与西方关系。近期,美欧分歧加剧,这无疑让俄罗斯看到了拉拢欧洲的机会。正如俄罗斯一名专栏作家所言,虽然之前都称“俄罗斯和西方”,现在必须区分“俄罗斯和美国”与“俄罗斯和欧洲”。

跌宕起伏

2018年可谓是欧俄关系充满戏剧性的一年。

3月,前苏联特工谢尔盖在英国索尔兹伯里“离奇中毒”,23个国家追随英国联合驱逐了200多名俄罗斯外交官。这场外交风波过去没多久,默克尔与马克龙相继到访俄罗斯,俄欧关系迎来回暖契机。

但近期北约军演、《中导条约》等事件再让双方关系急转直下。

10月5日,法国谴责俄罗斯在全球发动系列网络袭击,形容这是“严重并令人感到担忧”的事。

法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法国与其盟国及其它被列为攻击目标的国际机构站在一道,反对这种网袭行为。早前,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荷兰和美国已经就此指责俄罗斯,并透露俄罗斯试图对“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发动网袭,指俄国必须为此负责。

事件发生20天后,北约“三叉戟接点2018”联合军事演习在与俄罗斯接壤的挪威举行,这是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演。俄防长绍伊古24日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表示,目前北约军事活动达到了冷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对俄罗斯的军事威胁日渐增强。此前俄刚刚结束大规模军事演习。

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北约“三叉戟”军演

军演期间,普京再就《中导条约》对欧洲作出严重警告:“如果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在欧洲部署条约所限制的导弹,莫斯科将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

欧洲媒体的回应也十分强烈。“欧洲必须为《中导条约》斗争”, 德国《自由新闻报》称,普京的威胁并不是耸人听闻,欧洲必须保护自己。

亦敌亦友

就在俄欧双方接连军演、剑拔弩张之际,普京率先表达了对话的意愿。

在巴黎接受采访时,普京就北约大规模演习的提问回答称,“至于演习,我们也进行演习,但是我们尽量不在北约国家边界附近进行大规模演习。我们在东部进行的最近一次重大演习,距离北约国家边境几千公里。”

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俄罗斯总统普京

普京总结道,“但总的来说,我们冷静地对待此事,我希望,对话始终都需要,而且将会在这里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但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是欧洲主要能源供应方,德法等国一直谨慎处理和维护对俄经济政策,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欧盟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欧洲从俄进口额高达1451亿欧元,其中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也在推进“北溪2号”天然气管线建设,并且与美斡旋,确保美新制裁法案不会危及欧俄能源合作。

马克龙当面“挑战”普京,后者的回应出人意料

但欧洲内部对于改善与俄关系也存在不同声音,以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为代表的中东欧国家始终把俄罗斯视作“威胁”,主张加强防范和遏制。此外,欧洲精英层内部也长期存在“贬低”和“仇视”俄罗斯的心态。

面对美欧关系变局,欧洲正谋求更大的“战略自主”,并在外交上寻找新的伙伴,俄罗斯能否成为欧洲的下一个合作目标,让我们静观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