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紛紛表態支持中小企業貸款,民營企業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

昶健六八健生法


銀行的表態,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實在不敢恭維。因為,長期以來,銀行一直在表示,要加強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而且,多數銀行都成立了中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機構,出臺了相關政策。但是,說的與做的並不統一,說的很好聽、很動人,做的卻是另一套。特別是前兩年,信貸資金的絕大多數都給了開發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導致開發商和平臺公司都債務累累,中小微企業則不僅融資難,還融資貴,綜合融資成本都在15%以上,高的達到20%,甚至更高。

我們相信,銀行的表態是真誠的,只是,執行起來,卻未必像表態那麼真誠,而完全會站在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考慮,會繼續把資金明裡暗裡地投放給開發企業和少數大型企業。不然,多次定向降准以後,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矛盾會更加尖銳。

現在,如果要對銀行的表態有些信任的話,那就是決策層提出了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要求。這是一個能夠讓銀行改變經營思路的要求,也是一個能夠給中小微企業帶來希望的要求。因為,如果繼續像以前那樣陽奉陰違,就有可能會被定性為貨幣政策傳導不暢通,需要追究銀行的責任。因此,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將得到比較好的解決。是不是企業的春天來了,值得期待。


譚浩俊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也作為一個銀行工作人員,我認為心儘管銀行紛紛表態支持中小企業貸款,也並不意味民營企業的天就會真正到來。

銀行紛紛表態支持民營企業是一回事,具體落實到行動中又是一回事。這麼多年來,中央政府出臺了很多支持民營企業的優惠財稅金融政策,每次銀行都紛紛表態支持民營企業,結果這麼多年過去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局依然沒有破解。這表明很多銀行表態之後並沒有將表態真正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否則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早都解決了,根本不會拖到現在還來反覆提這個問題。

這也不能全怪銀行,換位思考一下,換著誰都會這樣,民營企業缺乏擔保抵押物,也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加之內部管理不規範,還有一些民營企業周全週期不長,生存時間也就3年至5年時間,加上一些民營企業信用觀念差,給銀行貸款增加了很大的風險。加上前幾年東南沿海民營企業破產潮、倒閉潮和跑路潮,已讓銀行飽受損失,存在畏貸、怕貸、惜貸、斷貸、抽貸、壓貸等現象,讓民營企業貸款陷入雪上加霜的地步。

由此,銀行表達支持民營企業只是表態,如果不落實到具體運行中,制約民營企業貸款的各種因素或障礙都沒有消除,民營企業春天仍然只是一種夢想。顯然,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的真正困難,還得政府、企業與銀行的共同努力;否則一切都將是一句空話。


財經深思


評論員門寧:

現在說民營企業的春天到了還為時尚早,畢竟民營企業的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缺錢”,只靠給予信貸支持,並不一定能夠解決民營企業的問題。

銀行過去不願意把錢借給民營企業,尤其是小微民營企業,是因為民營企業的經營風險大於國有企業,且履約能力低於國有企業,銀行作為盈利性商業機構自然不願意把錢給到民營企業,使民營企業進入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境地。

高層多次出臺政策,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放貸,但銀行的落實情況並不好。畢竟出現了壞賬,沒有誰會給銀行擔保。這次為了確保政策能夠順利落地,銀保監會主席甚至不惜給銀行們下了“一二五”的要求,目前深圳中行已經開展行動,向當地的民企增信。

我是相信民企這次確實可以得到更多的授信與貸款,但我覺著這並不算什麼重大的利好。

首先貸款的錢仍然要還本付息,企業拿到了貸款,除了要規劃資金如何使用,還要規劃資金如何償還。如果企業經營良好,增加槓桿意味著盈利倍增;如果企業經營不善,增加槓桿意味著虧損加倍。所以並不是給錢,民營企業的春天就來了。

其次,政策如果不能持續,這些貸款未來會成為民營企業的雷。企業不怕預見到的困難,就怕環境突然變化,現在的政策就是變化無常。原本凍在冰箱裡的民企感覺寒冷,突然就給扔到烤箱裡取暖,恐怕並不好受。如果未來政策再變,向民企放水的閘門關上,用了銀行錢的企業等於被抽貸,經營還是會出問題。

所以單純看這個政策,並不能算重大利好,更談不上什麼春天來了。

不過如果把將要實施的減稅降費、精簡流程等利好疊加在一起,對民營企業來說確實會輕鬆不少。我是相信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一定會實現,民營企業的處境也會大大改善,讓我們拭目以待。


首席投資官


民營企業貸款的這個春天,看上去近在咫尺,其實依舊有許多難點需要破除。

銀行紛紛表態支持中小企業貸款,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但在實際操作中,涉及到風險把控、利潤保障及虧損評估,轉化成現實動力,還不會一蹴而就。

因為民營企業貸款難的破題,是歷史因素、經濟因素、法律因素、社會因素共同造成的,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要根本改變,首先現在發出的積極信號非常重要,其次要真正落地於實踐還需要更多的探索。銀行做一個表態,立馬發生根本性改變,這既不現實,也不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地位得到大幅提高,但這種提高,也是漸進式的。從有益補充,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作用逐漸得到認可。而民營經濟在歷史上,不說不如國有企業,其實也不如外商投資企業,不管是稅收優惠,還是銀行貸款等等,確實在扶持方面還不夠給力。

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構成中的重要作用,大家應當比較明瞭。要知道,現在民營企業有一個“56789”的說法,“5”就是民營企業對國家的稅收貢獻超過50%。“6”就是國內民營企業的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均超過60%。“7”就是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過了70%。“8”就是城鎮就業超過80%。“9”就是民營企業對新增就業貢獻率達到了90%。

但民營企業佔貸款的比例,卻只有25%。而且民營企業貸款的利率,遠遠高於國企,如果包括一些灰色支出,可能利率達到倍數。

這種現象是非常不合適的。

現在,因為大家廣泛認識到,民營企業最近幾年投資劇降,民營企業陷入一個階段性重要的難關,導致國內經濟活力受到很大影響,所以包括央行、銀保監會等金融核心部門,有意識到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扶持。

但要真正實現“民營企業的春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重要的是,要提升民營企業的地位,特別是要提升中小微企業在政策、資源與服務方面的獲得感。


波士財經


剛和銀行的行長在一起吃飯,剛好聊到了這個話題,他說出了銀行真實的想法,他說:第一各家銀行必然會響應國家的政策宣誓,做出積極的姿態。第二,銀行的後綴都是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國有五大行具有國家政策的引領義務,其他股份制銀行包括地方性銀行都要自負盈虧,由於這次民營企業受傷較深,這些銀行為了自身的風險和利益其實是在觀望中前行,既想放開支持民營企業又怕風險回潮。第三,金融是實體企業的血液,金融是依附於實體企業的,所以銀行希望實體企業好起,重要的是穩定,這樣風險才可能預期,政策的不確定性不僅民營企業害怕,其實銀行更害怕。


銀河係信息服務平臺


寧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銀行的嘴!全世界最不講誠信的企業就是中國的銀行!忽悠民營實體企業還貸承諾給續貸的是中國的銀行,惡意抽貸後恐嚇威脅民營實體企業法人的是以興業銀行為代表的高層與公檢法高層有關糸的商業銀行,中國的銀行從業人員與高利貸人員內外勾結以票據貼現非法套貸等手段再高息轉貸給民營實體企業或高日息過橋!這些吸血鬼們把民營實體企業搞破產了、法人輕者老賴重者丟命後,吸血鬼們接著勾結各種資產管理公司把民營實體企業的有形資產以很低價買走再包裝高價轉賣,進一步肥了銀行部分內鬼、肥了高利貸者、皮包資產管理公司!可憐的創業幾十年的民營實體企業創業者,一無所有揹負罵名進入人不象人鬼不象鬼的非人生活狀態,何談對他們的尊嚴尊重?


申通安達


國家的政策非常好,出發點是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也看到了中小企業的困難之處,因為很多中小企業成本高,利潤低。競爭激烈,尤其是融資難、融資成本高,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可謂是久旱逢甘露!

國家也把資金落實給了銀行,銀行紛紛表示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但是由於中小企業往往存在規模小、風險高、效益差等特點,銀行也是嫌貧愛富的,銀行更喜歡給到第三方融資公司和小型擔保公司,以降低自己資金風險,導致中小企業拿到的資金有限,成本增高,對於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來說,可能會大打折扣!當然國家也一定會採取相關的措施!所以對於中小企業來講的確是個非常好的政策!



鄭州房產投資參考


聽其言,觀其行。家長開會子女們都很認真,也積極表態,但是做起事來肯定又花樣百出,所以嘛...凡事故事都有個美麗的開始...

但是我也相信實業的春天真的不遠了,因為2018年的立冬剛過,2019年春天真不遠了...回觀16/17/18三年,該倒的都倒了,硬撐的一批也劃上了句號結束了,但是還有一小批有背景的財團將在後兩年終結;到時真的是靠實力說話,真正做事的會迎來美好的春天...

銀行和地方政府也開始重新的審視和運作了,因為人口,人才,技術才是地方的重要支柱,只有鋼筋水泥混凝土沒有實業,沒有人才,沒有核心基礎是肯定不行的,不可能將房產當動物園來用,人是可以雙產出的,但動物不會雙產......



今慧享


我是辦企業的,這段時間銀行還是壓貸,但這段時間有好消息,有家銀行聯繫我們可以貸款,從大數據看到我們企業連續開票十八個月以上,納稅等級也行,網上提供資料後利息8釐9,等額本息,還要百分之四的保證金。原來是浦發銀行外包公司,說白了就是小貸公司!😊😊😊


邵林黃長建


民營企業需要銀行貸款的有以下幾種情形:a,瞎搞瞎投資的(上市的與準備上市的、決策失誤的);b,被大企業(央企國企及上市公司)及不良企業欺負的,被嚴重拖欠貨款的;c,因內部經營問題內外交困的;d,因市場突變(市場低迷或滯銷),造成大量庫存與積壓的;e準備或在進行轉行業與科研創新的。諸位看官與銀行家,你們看看怎辦?

銀行其實不貸給民營企業大體有以下幾種可能:a,比央企與國企風險大,特別是政治風險;b,利潤少,貸款利率低,比央企國企比房地產比上市公司;c,貸款額度小,煩。你們說對嗎?

真正的民營企業是不需貸款的,他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自己現在所處的地位及未來。需要貸款都是氣場大的與不想死心的,去想賭未來的那些。

民營企業最累最傷心的,只有他自己知道:社會地位太低(一流出國二流進機關事業三流進合資與上市四流進民企五流去啃老)與功績不被社會承認;各種法律法規的交互作用,讓老闆只有三個選項:發錢發股權發股票(發財),與自己操心操勞賠笑臉,還有一個就是破產與跑路。可以講大多數老闆也是當今的弱勢群體,隨時有可能被打敗或被自己打敗。

民營企業一般看得遠,如果他們失望,足以證明未來失去希望,這不是一兩句可講清的……

這次銀行表態支持,只是表態而已,誰相信?外行人外星人信,等要落實,企業已死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