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電影《你好,之華》是中國版《情書》,你如何評價?

讀劇慧眼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假如這個劇本不是由巖井俊二來拍,而是換一個普通的中國導演,最後的效果會是什麼樣?我能想到的詞是,尷尬和狗血。

巖井俊二的功力就在於,他能夠以舉重若輕和自然流暢的手法,將初戀的感傷和青春的懷舊娓娓道來,把觀眾帶入故事的情境中,以至於喉嚨哽咽、眼眶潮溼。

《你好,之華》的劇情幾乎是《情書》和《四月物語》的混雜式翻版——拒絕與被拒絕的愛情命題,從校園到社會的人生變故,死亡的憂傷與愛之永恆的輝映,形成了一種濃烈的生命感悟。

尤其是那些熟悉的場景:坐在白色窗簾下的男孩、放學後在街頭漫步、圖書館的工作、夜燈下反覆修改情書......組成了校園生活交響曲。這是我們最初認識的巖井俊二的樣子,即便現在他換個場地,換一群人,還是那股味道。

可惜的是,我們的環境不是很爭氣,缺少日本城鎮那種乾淨靜謐的氛圍。影片中有大量的外景,但街頭顯得骯髒雜亂,置於冬日的荒涼中,更顯頹廢。也就是說,花很美,但花瓶差點。

胡歌扮演的浪子形象,在人物關係邏輯上缺乏說服力。後廚切白菜的,很難與女大學生髮生交集,起碼也得是個打飯的吧。他能娶到之南,很可能是在身體上動了粗。以之南的聖女性格,只有以自毀來祭奠純情。

周迅在片中發揮的地方不多,她與扮演自己小時候的演員,在性格上差別太大,從搞怪到淑女,形象不夠連貫。片中,她基本上是個串聯型的角色,像報幕員一樣走場的,角色的魅力也就平淡了些。

晨晨在母親去世的反應,和《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的少年一樣。一開始,他們不相信這件事,或者是自動排除了,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被某個事情觸動,就會陷入崩潰。這是片中最動人的地方。

愛情片永遠會有市場,關鍵是如何創新,如何定義風格。《你好之華》在巖井俊二的作品群裡不算是最好的,但是對於國產愛情片依然有啟迪。有時候,並不是越濃烈的表達越好,而是如何把濃烈化為平淡自然,要像水一樣,輕輕地流入心裡。


陳令孤


劇情簡介【這是一個關於錯過的故事。有人慌張地見面,有人簡單地告別。姐姐袁之南離世的那個清晨,只匆匆留下一封信和一張同學會邀請函。

妹妹之華代替姐姐參加同學會,卻意外遇見年少時的傾慕對象尹川。往日的記憶在甦醒,但再次相見,已物是人非。】

該片在豆瓣評分7.3,由日本導演-巖井俊二所拍攝,陳可辛監製!周迅、杜江、胡歌、秦昊、張子楓等人出演。縱觀全片岩井俊二用文明的手法把現實中醜陋粗鄙的一面打磨拋光,只萃取精華,壓著拍,賭著拍,讓角色們悄悄的謊言成全了彼此。含蓄留白,優雅體面,讓電影自然而然的透露出了一種高境界的疏遠感!這絕僅僅是《情書》的升級版,更像是昇華版,把《情書》中的心心念念和所有的遺憾都集中在了《你好,之華》裡。開頭的葬禮葬禮和結尾的“情書”首尾呼應!是對生命的的惋惜也是向死而生的希望寄託。









瞅叔電影


很好 沒有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