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芳華”:司法行政中的“紅燭精神”

司法行政中的“紅燭精神”

他的“芳华”:司法行政中的“红烛精神”

蔡健 閔行區司法局江川司法所科員

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會有多少人在你的內心留下深深的足印?會是最親近的家人、最可靠的朋友,亦或者是最密切的同事。細細數來,影響我們一生的人會有很多,能讓我們牢記於心的卻也就那麼幾個。

去年的年初,我脫去穿了三年之久的警服,離開了大牆之內,投身到了司法行政工作中。初來咋到的我被分配到了我曾今三年寒窗苦讀的故地——江川路街道,主要從事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雖然三年的從警生涯讓我對於特殊人員的管理或多或少有一些心得體會,但是對於社區矯正這一新工作還是存在著一些茫然。老王的出現,讓我對社區矯正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開始逐漸適應了社區矯正這一新挑戰。

說到老王,其實我更想尊稱一聲王老師,因為他更像一個帶教師傅一般,教你如何去處置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曲折。老王早年從軍,從軍隊退伍之後,來到了閔行區檢察院參加工作。之後因工作調動,從檢察院來到了閔行區司法局政治處工作,最後在區司法局落地生根,工作至今。或許是早年當兵時經常寫作的緣故,老王不僅寫的一手的好字,寫起文章來也是侃侃而談,似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意境。老王的好文章不僅源於他愛寫作的習慣,同時跟他熱愛看書也是息息相關,老王常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在他的辦公室內,你不僅可以看到政治理論的書籍,還有各式各樣貫穿中外的文學名著。說起政治理論來,那可絕對是一本“活字典”。老王還是上海書法家協會的會員,經常參與到一些書法比賽,私下裡我們都會戲稱他為“全能王”。

老王的“勤”不僅是他對讀書寫作的熱愛,更是一份對司法行政工作執著的心,以及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還隱隱記得去年的此時,全區推進標準化司法所建設,依照標準化司法所驗收的要求,要將司法所的行政工作資料分門別類。這個工作量對於資料齊全的司法所來說,是一件十分輕鬆的工作。但是對於我這個剛接手社區矯正才幾個月的“新手”,要找出前幾年存封的資料,還是很花時間和精力。通過翻來覆去的查找,始終找不到兩個社區服務場所的簽約協議,這下讓我一下子犯難了。一旦缺少了這些資料,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司法所的標準化建設的驗收。與自己的“前任”專職幹部電話溝通了解下,才知曉那兩個簽約協議是當初老王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時候簽約的,而且還是好幾年之前的事情。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試試看心理,我叩開了老王辦公室的大門。走進老王的辦公室,他正在認真做著法宣的工作。見到我進門,讓我坐下,問明瞭來意,他也有些不確定的告訴我要找找看。當他打開書櫥的那一剎那,我瞬間就驚呆了。在他的書櫥裡密密麻麻存放著牛皮紙封面的歷年工作資料,也是老王這幾年來在江川參與司法行政工作的點點足跡。老王告訴我,這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資料的整理和歸檔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參與司法行政工作,有時候拿出來細細品味自己之前的工作,即是一種對之前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未來工作的一種更高要求。老王的一席話讓我深有感悟,作為司法行政工作者,不就應該抱著這樣一種對待工作一絲不苟的精神,去處理我們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的,“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作為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是我們守衛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而老王就是那道堅守在司法行政崗位的最後防線。最後,我也十分幸運的在老王那堆積如山的資料裡,找到了已經有些微微泛黃的協議,順利的完成了資料的收集和歸檔,這也是得益於老王給予我的幫助。

老王也是一個古道熱腸的人,凡是交給他的任務沒有辦不到的時候。今年的年初,全局開展迎春活動。局工會給老王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用老王最擅長的書法為大家寫春聯和福字,這可忙壞了我們的老王同志。為了趕在活動前把所有的春聯和福字準備好了,老王可沒少加班加點。偶然間去找老王閒聊,進門密佈著春聯和福字,無論是桌子、椅子還是地面上,都已經找不到挪腳的地方。老王還樂呵呵的說,為了不讓大家的春聯和福字相互碰觸,能夠徹底把墨水曬乾,他的家裡也被這春聯和福字“攻佔”了。在活動的現場,老王也大秀了一波書法才藝,引得臺下無數“粉絲”為之鼓掌叫好。

這就是老王——我們江川司法所的王愛萍同志,一個永遠堅守在基層崗位上的“老同志”。有人或許會問,年齡也大了,好好的政治處副主任不當,跑來基層幹工作。但是在老王的眼中,卻是另一種想法。來基層,能夠更加貼近我們的百姓,司法工作就是要走進一線,才能更好地為我們的人民服務。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我們全體司法行政工作者的心聲。其實,在我們的司法行政工作者中,有許許多多像老王一樣的老同志,他們默默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司法行政工作的光輝樂章,用他們紅燭般的精神感召著一代又一代的司法行政工作者。

*此文獲評上海“我與司法行政共成長”徵文三等獎

供稿:閔行區司法局政治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