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唐朝雖然是我國曆史上公認的最強大的朝代,但是它卻也避免不了宦官專政亂政之事。在唐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上總的來說,有兩位宦官曾經權傾朝野。

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第一位宦官是高力士,高力士自幼入宮,因為被皇宮中姓高的太監收為義子,所以他也改姓為高。因為高力士長得比較英俊,所以得到了武則天的喜愛,但是後來因為一點小錯而受到了武則天的懲罰。後來高力士專心侍奉唐玄宗,因為參與平定韋后之亂有功,而被特封為太子太保,當時的太子就是唐玄宗。而李隆基又向皇帝請求讓高力士侍奉在他左右。唐玄宗李隆基稱帝之後,高力士有因為參與除去蕭至忠等人有功,所以被李隆基破格提拔為青光祿大夫,後來李隆基對高力士愈加恩寵,賞給他的金銀財寶不計其數。

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後來逐漸權傾朝野,大臣們傳遞給皇帝的奏摺都是高力士先看過之後再呈遞給唐玄宗。唐玄宗讓小事都由高力士自己決定,大事再來找他。高力士最輝煌的時候皇子公主都稱他為阿翁。安史之亂的時候,他也一直陪在唐玄宗身邊不離不棄。安史之亂之後,唐玄宗成了太上皇,失去了所有的權利,而是當時的皇帝也害怕唐玄宗在搞什麼事情,於是就把唐玄宗的心腹都排擠去了外地,高力士身為宦官也不例外。後來高力士聽說唐玄宗駕崩之後,自己也吐血而亡。高力士被人們稱為千古第一賢宦,可以說是名傳千古,萬世流芳。

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唐朝第二位權傾朝野的宦官,叫李輔國,他是在唐玄宗年間入的宮,但是在40歲之前毫無作為。後來因為盡心侍奉太子而成為了李亨的心腹。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被迫南逃,並安排太子阻擋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追擊。這時李輔國也以國家民族大義勸太子李亨留下來 勸他在抵抗叛軍的時候深入民間,收攏民心,為將來登基打下基礎。後來李輔國又勸太子李亨迅速稱帝,以求安定民心。於是李亨就在他的勸說之下決定稱帝。尊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李亨見李輔國對自己忠心耿耿,自己能當皇帝也全依仗他,於是就把李輔國當做了心腹之臣。

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玄宗又回到了長安,但是現在他已經是太上皇,整天過著無所事事,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李亨和李輔國卻非常害怕唐玄宗搞什麼事情,於是就把唐玄宗的心腹都排擠出了京城,其中就包括高力士。後來李輔國又通過不斷打擊異己,拉幫結派,使自己的權力越來越大。朝中大事幾乎都要先經過他的手,然後再報給皇帝,就連宰相想面見皇帝也要經過李輔國的安排。後來唐玄宗病重,李亨幾次想去看望他,但是被李輔國多次阻止未能成行。

唐朝兩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一位名揚千古,一位遺臭萬年

李亨駕崩之後,唐代宗李豫即位,他在剛開始時在表面上表現信任李輔國,卻在暗中聯絡朝中大臣和宦官,奪其兵權,罷免相位,後來安排人把李輔國深夜刺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