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帶著閃光燈外拍人文,人造出自然的光線,雕刻出影像但質感


偶然在某個網站,發現一組人物肖像,感覺非常牛逼,瞬間激起了我內心那種攝影創作慾望。

比如這張,欣賞良久。下決心到某寶入手基礎的燈光器材。

作品拍自塔什庫爾幹,以家庭和村落為單位進行拍攝。作者為:郭雨濃。

據作者介紹,他攜帶的燈具是神牛的ad360二代和一個120m的非便攜八角柔光箱,然後攝影器材是索尼的a7r和尼康的50 1.8d

之所以選擇120m的非便攜八角柔光箱,是因為越大的柔光箱能夠發散出更加大面積,更加柔和的光線。

在拍攝的時候利用柔光箱的邊緣掃光,這樣落在主體上的光是漸變的光線。

我個人喜歡自然的光線,就是閃光燈和自然光融合,既讓整張照片有層次,也不會讓人覺得閃光燈的光很突兀。

作者介紹了一些個人經驗:1.一般先恆定iso,然後快門控制整個環境光,讓環境光稍微欠曝一點,

2.然後再決定景深,是否需要交代更多的背景,決定光圈大小。

3.當這一切都完成,才最後決定閃光燈的指數。

以上這些圖,後期相當少,幾乎就是導出圖統一色調。

可以這麼說,我們攝影進入玩燈階段,就是進入中級水平,開始與業餘拉開距離。

其實,現在的淘寶攝影,模特外拍,包括一些小清新寫真,因為時間關係,根本不用燈,全靠後期。美是美矣,但無法呈現因為光雕刻出的影像質感和層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