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飛花,芳腴馬鮫味正時

春事飛花,芳腴馬鮫味正時

  老底子時寧波人講“象山港裡馬鮫魚,清明前後正當時。” 四月初頭的象山港,鹹淡水交匯,氣候溫暖,適合東海的藍點馬鮫魚迴遊交配產卵。此時的馬鮫魚,渾身肥滿,肉質最為精緻鮮嫩、細膩,尤以每條三斤左右為上品,身價更是一躍十多倍。這裡的漁民為區別黃海或南海的馬鮫魚,專稱象山港的馬鮫魚為川烏。

民間諺語:山上鷓鴣獐,海里馬鮫鯧。這是對馬鮫魚的盛譽。然每年清明時節的馬鮫魚價格卻不菲,每斤價格總在二百元以上,前幾年為爭買一條魚一擲千金也是常見的報端花邊。

買正版好魚當然是為了好吃,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魚頭魚尾鹹齏煮,中間魚身抱鹽鹽” 是阿拉寧波人頂地道的吃法,本人覺得鹹菜燒那個川烏是交關讚的味道。先將鹹齏和筍切成細細的寸段備用,鹹齏要用大名鼎鼎的邱隘雪裡蕻鹹制的,筍用新挖的野山筍。將整條馬鮫魚剖開,切開來的肉質是粉粉的顏色,大魚還可再切成頭尾二段,橫著切上幾刀而不切斷。開火,水略燒開,放入魚塊,煮至七八分熟,撈出白沫兒,加入少許鹽,再把鹹齏筍絲到入鍋中再燜燒四五分鐘。吃川烏,講究清淡的原滋原味,不放醬油,也不必加糖、味精,上面可以略撒薑末、蔥花。湯汁不要多,也不要濃,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如此方能保持住馬鮫魚之原味。

燒熟後,揭開鍋蓋,透透鮮的魚香味漫延迂迴,這時就要與時間賽跑了,出鍋裝盤至上桌,不能超出十分鐘,不然那魚鮮的芳腴就打了折扣,魚香之氣再不能縈繞鼻端。在綠色的雪菜、白色筍絲幫襯下,魚皮閃著藍綠的光澤。扒開澆頭,魚肉已不再是粉紅色,而是淡淡褐色。挾起一塊魚肉,肉厚實而少刺,用不著擔心食魚之巧拙,會骨鯁在喉。箸上之魚肉精緻而糯軟,入口即化,回味卻是微微帶甜。青色的湯汁保持著一定的溫度,能最大限度地留得馬鮫魚的鮮香度,拿勺喝上一口,鹹菜的微酸,山筍的清香,魚肉的甜嫩交雜一起,誘惑著味蕾,別有一番滋味,無怪乎古人有“但莫過時而食”慨言,“一魚吃了終無愧”。

汪曾祺先生曾說:凡稱某處某物甲天下者,每為天下人所不服。但象山港的川烏應該無人異議,因為深諳馬鮫魚食法的寧波廚師極盡手藝,可將魚油煎、湯氽、清蒸、炒熘……。還會變戲法般再整出六道菜:魚頭煮制骨醬;魚肉捶成魚丸;或包裹豬肉蒸熟成魚包肉;和麵粉拌和製作特色魚滋面;魚皮炸成燻魚;剩下的骨架也能熬製一鍋透鮮香烹的粉絲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