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房價漲了就升值?能抗膨脹就不錯了

本文是昨天文章主題的加深,是一篇理論+乾貨分享。文中會涉及一些基礎經濟常識包括貨幣發行量、通過膨脹等,如果覺得枯燥,看懂昨天文章也可。另外,我也不是主修經濟,如果客官覺得此文“大放厥詞”,也請好心指教~

1、2000-2017年央行M2投放總額

什麼是M2?

M0是社會上的現金

M1是M0+企業的活期存款

M2是M1+全國定期存款

如果把國家比作一個小賣鋪,M2的增長就是貨幣總量的增長,GDP增長可以簡單看做貨物數量增長。如果M2增長大於GDP增長,也就是貨物的增長跟不上貨幣總量增長,貨少錢多,貨當然就漲價。
連雲港房價漲了就升值?能抗膨脹就不錯了

從上圖,可以發現:貨幣大規模氾濫是從2009年開始,就是那個“四萬億”。貨幣氾濫後,大躍進運動隨之開始,一路高歌。

2、 連雲港房價

本來,我想彙總連雲港2000-2017年成交均價。迫於沒有相關數據,只能彙總2010-2017年房價(價格有上下10%的浮動)。
連雲港房價漲了就升值?能抗膨脹就不錯了

很可惜沒有2009年之前的數據,對比不是很強烈。根據上表數據,漲幅最大的是2016和2017年,其次是2013年和2011年,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3、相比上一年M2總額、房價環比增幅
連雲港房價漲了就升值?能抗膨脹就不錯了

近8年,M2增幅全部大於房價增幅,2017年得益於去槓桿M2增幅降低。8年來,M2增長近3倍,連雲港房價增長了近1.5倍,什麼意思呢?這裡就要解釋一下“通貨膨脹”的概念了。

貨幣增量大於生產效率增量,就是錢多貨少了。經濟上學稱為,這叫作通貨膨脹。錢多了,如果收入漲幅沒趕上通貨膨脹漲幅的,叫購買力下降了。有一種理論就是是M2增幅=GDP增幅+通貨膨脹增幅,因為創造的GDP增幅會消耗一定的貨幣增幅。

4、(M2增幅-GDP增幅)即通貨膨脹增幅,與房價增幅比較
連雲港房價漲了就升值?能抗膨脹就不錯了

如上圖,8年來連雲港房價只有2013年、2016和2017年跑贏通貨膨脹,其餘時間均抗不過通貨膨脹。這也解釋了很多人的觀點:三四線城市(非一二線城市周邊,環城市群)的房子迫於人口、產業結構等因素沒有多少投資價值,只有居住功能。當然,上圖統計的房價增幅並不代表某些板塊增幅。有些板塊的優質核心樓盤能夠跑贏通貨膨脹,這就需要我們去分辨。

至於為什麼2016年、2017年房價增幅高於通貨膨脹,除了過去兩年“百年一遇”的樓市行情外,M2以及GDP增幅降低也是一個原因。我們知道,國內經濟正在由拼速度轉變為看質量即“脫虛向實”,也就是GDP速度不會太快。另外,迫於國際環境,之前貨幣大放水的情況也不會輕易發生。

這也直接證明了2018年中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總結:

其實,本文就是給大家普及下經濟常識。畢竟對於目前連雲港這樣的城市,研究樓市還不需要搞得如此複雜看貨幣、金融等。簡單點的話,看供需、人口和資源分配。

個人覺得,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懂點經濟常識防防身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