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製衣種花等項目幫定西無法外出務工群眾破解增收難題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2018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貧車間“建”到村裡 留守也賺錢!

位於定西農村的一個面積500平方米、設備齊全的製衣扶貧車間,8月1日還是一片平地,15日就建成投用了。15名貧困婦女在此接受縫紉培訓,上崗後月收入可達1800元。這是記者近日隨福州市政府代表團赴定西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活動時瞭解到的。扶貧車間是破解留守群眾增收難題的補短板項目,未來還有不少扶貧項目會相繼在定西落地。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 |

這個製衣扶貧車間位於定西市渭源縣上灣鎮,是晉安區與渭源縣的對口扶貧協作項目,晉安區通過獎補等方式參與項目協作。記者看到,婦女們正忙碌地操作著電動縫紉機,掛在車間牆上的“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標語很顯眼。車間負責人李建娥說,車間承接的加工活,有縫紉基礎的婦女經過培訓一般能勝任。“培訓從8月15日開始,要持續一個月,上崗後計件取酬”。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 |

除了製衣,種花也是適合當地婦女的一個就業項目。在位於渭源縣五竹村的扶貧車間裡,幾名婦女正在精心調整蝴蝶蘭花苗花向,過一段時間美麗的蝴蝶蘭就能售往全國各地了。車間女工郭文秀告訴記者,她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就在車間附近,步行只要10多分鐘。“以前沒上班,來這裡幹活5個月,每月工資有2000元,家裡收入一下增加了不少。正常車間都有七八人,就催花時忙一點,平常都還好,家裡有事也能顧得上。”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扶貧車間全智能化日光溫室今年10月可全面完工,建成投產後可繁育蝴蝶蘭65萬株,年實現純收益520萬元,可吸納當地貧困婦女50人務工。“每人每年務工10個月,年人均可增收2萬元,實現脫貧致富”。

據扶貧協作前方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扶貧車間是他們赴寧夏固原市專門考察學習閩寧扶貧協作模式後決定推廣的。“這個模式著力引導福州市勞動密集型企業或手工工藝型企業到定西市考察投資,建立分公司或加工車間,帶動無法外出務工的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同時,這一模式還可以培養一批帶動力強的村級企業,形成示範效應,從而推動東西部扶貧協作向市場參與、多方協作、互利共贏的激發內生動力並重的新階段轉變。

記者還了解到,僅在上灣鎮侯家寺村,他們就統籌幫扶資金建成扶貧車間3個,可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帶動430戶農戶連續分紅15年。在近日舉行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對接會上也有一個扶貧車間項目上臺簽約。泉州鑫榕製衣有限公司將投資2000萬元,在上灣鎮物流園區建設一個扶貧車間,配套生產設備,主要從事學生制服、運動服、童裝等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推進黨的建設

新的偉大工程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扶贫车间」制衣种花等项目帮定西无法外出务工群众破解增收难题

長按左邊二維碼

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