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嗜賭遁入空門,誰料不知悔改竟靠詐騙還債

女子周某今年62歲了,定海人。原本,她也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有丈夫有兒子,可多年前,因為周某沉迷賭博夫妻離婚,此後,周某帶著兒子一起生活。其實,周某也並非為了賭博完全不在意親情。家庭破裂後,周某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心灰意冷之下,2004年,當時49歲的周某到了普陀一家尼姑庵,成為了庵裡的一名尼姑。尚在中年,人生卻已經慘淡,至此本該有所覺悟,戒掉賭博,回頭是岸。但周某還是抵擋不了賭博的誘惑,時不時地溜出尼姑庵,混跡於一些賭場,而且越賭越大,更糟糕的是,每次豪賭基本十賭九輸,一輸就是上萬元,很快把所有積蓄都輸光了。沒錢的時候,周某想起了找人借錢。在尼姑庵附近有一個村子,村民裡有不少老年人,平時都是庵裡的香客。

她因嗜賭遁入空門,誰料不知悔改竟靠詐騙還債

在被周某“借錢”的所有人中,一家超市的老闆娘黃某損失最大,前後3次一共6萬元。周某先後三次到超市找黃某,第一次說庵裡的師傅生病了需要用錢;第二次說兒子得了血癌,要去北京看病;第三次說外甥酒後開車撞了人,要賠錢。周某到另一村民施某家中,說兒子得了皮膚病,要借1萬元看病,過了三天,周某說看病錢不夠,又借了1萬元。周某到村民向某家中,說庵裡要建造飯堂,缺少資金,並承諾,到時飯堂開建了可以把小工承包給向某做,扣除利息後借得2.64萬元。這些錢很快都在賭桌上揮霍一空。周某找了另一個庵裡香客芮某,以兒子開店需要資金為由,借了2萬元。

除了庵堂的善男信女,周某也向庵裡的師傅借錢。從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4月,周某以兒子生病要去上海治療為由,分3次從尼姑庵一位師傅那裡借得3萬元。從2010年6月至2011年上半年,周某一共找了19人借錢,總數額多達55.78萬元,這其中,有好幾人金額都在5萬元左右。而借錢的理由,都是諸如兒子生病、尼姑庵要修建、或者兒子開店需要資金等。

因為債務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周某知道自己一時半會無力償還,於是在2011年5月左右,害怕之下逃離了舟山。周某“人間蒸發”後,那些債主開始四處尋找她了,一打聽,才知道周某的兒子沒有生重病也沒有開店,尼姑庵也不需要修建,又氣又後悔,紛紛向普陀警方報案。此時的周某,已經去了寧波,並在寧波打工。背上了鉅額債務,周某這才真正後悔,希望可以在寧波賺一點錢還債,但當時的她已經50多歲,原本也是既沒文化程度又沒工作經驗,要還清55萬餘元的債務對她來說完全在能力範圍之外。等到債主們報案,周某早已音訊全無,因為害怕,她一直不敢與兒子聯繫。直到5年多後,也即2016年11月底,普陀警方才發現了有關周某的線索。當時,周某的兒子接到了一個電話,對方是從寧波北侖的一部固定電話撥出,民警推斷這個電話很可能是周某撥打,立刻趕赴北侖,這才抓獲了潛逃在外的周某。

去年12月7日,周某被普陀區檢察院批准逮捕。今年2月24日,普陀區檢察院對周某以詐騙罪提起公訴。周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手段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第六十四條之規定,普陀法院判決周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同時,繼續追繳周某違法所得人民幣55.78萬元。

最後在這裡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遇到他人以各種理由借款,務必仔細核實情況,謹防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