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父母都老的不能動了,農村裡還有種地的人嗎?你怎麼看?

高立欽


等我們的父母都老得不能動了,農村裡還有種地的人嗎?

這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不能讓人逃避的問題,雖然目前國家提倡大力發展農村建設,提升農村收入水平,但是現在確實農村種地的人越來越少了。

前幾天回農村老家,我們當地農村種植特產大米和經濟作物韭菜。相對比較而言種地收入還是不錯的,但是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下,見到很多種地的人都基本是40-60歲左右的農村中老年人在種地。年齡再往下的年輕人種地的幾乎沒有。

目前農村已經有了這個思維觀念,就是年紀輕輕的如果不出去打工,而窩在家裡種地基本就歸類為“沒出息”的那一類人

還有就是當地的年輕人外出打工一個月普普通通也能賺上2000-3000元,而窩在家裡種地一年,辛苦不說,最後也基本剩不了什麼錢。

所以在觀念和收益兩方面對比下,再加上農村目前流行的外出打工的趨勢作用,目前農村基本沒有年輕人在種地了。

如果我們父母這一批老人要是不能動了,那麼農村種地的人真的斷檔了。只能希望相關部門出臺一些相關政策,吸引專業的農業生產公司走進農村,承包並專業、機械化種植農村這片無人種植的土地。

大家那裡還有年輕人在種地麼?當地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多麼?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農村種地收入少的可憐,就拿玉米來說,單價不到1元每斤,拋開種子,肥料,還有人工基本不掙錢,主要是農業是個靠天吃飯的行業,就算大面積種植都躲不開自然災害,更不要說大山深處的農民少量種子,而且又沒可能機械化,全是靠人工,很老火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農民除了種地基本沒什麼收入,偶爾可以出去掙點小錢,基本都是手藝人,而且活少的可憐。大概就是從房改以後,有了商品房一說,大量的房地產蓬勃發展,才開始了可以出門打工掙錢,同一時間去南方工廠打工的也慢慢多了,那時候在農村要想去南方找活幹,都是親戚朋友帶著,關係不好還不一定帶,就是這種情況,為什麼大量農民都出走他鄉呢?就是種地太苦了,而且一年到頭基本沒錢。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農民有地都不願意種了,有好力氣的或者技術的都寧願外出,因為不管怎樣都比種地收入高。以前靠種地的日子真的是窮怕了。而現在都注重了下一代的教育,不管學習好不好的,都希望能多讀點書,為的就是以後不要再靠種地來生活。

所以漸漸的種地都不是傳統的農民了。


寧強漢子


有,但是比較少了,因為現在時代進步的很快,很多年輕人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留在村裡種地,而且年輕人在農村種地,除非能做大規模創業類型的!只是種種田,過過日子會被村裡人看不起!

我的村莊按房子不到100座,20多年前的時候人很多,很多年輕人還在種田,正是因為時代的進步,有能力的人慢慢都全家搬出去,如今常年住在村裡的也就20-30人!

他們的年齡幾乎在55以上,小一輩的都出門在外,有的房子也買在外面,只是捨不得農村的地,堅持要留在村裡,有的是沒有辦法出門!一輩子都沒去過外地!出去也生活不習慣!

村莊裡只有一戶人家,三代都生活在村裡,外面也沒買房子,他的父親六十多歲,母親也差不多,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姐姐已經嫁人,哥哥也成家有了一兒一女,他也成家了有兩個女兒,他是80後做事很勤勞,他是村裡唯一一個年輕人在家種田養家的人!有人問他,沒有想過出去打工?他說在家種地就挺好!



農民巖松


不要等我們的父母老了地沒人種,我們這裡現在的農村都把地承包給種田大戶了,將來的農村,散戶逐漸的拆遷恢復良田,大面積播種,飛機治蟲,電腦控制,一個人可以種上千畝萬畝,真正的實現科學技術種田,未來的農村將是一片新氣象,我們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強大!



華姐愛唱歌


等我們的父母老得不能動了,農村還有種地的人嗎?農村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也太現實了,現在的年青人叫他回去種地可能是性不大,因為種一年地,種子,農藥,化肥,人情往來都很大,而種一年的糧食又便宜賣不了幾個錢,除去成本,就剩不了幾個小錢錢了。所以都選擇了在外做生意或打工。有些家庭老人沒人照顧,沒辦法回去照顧老人種點地,農村大遍土地慌起了,現在有回鄉創業的搞專業合作社。把所有土地承包在一起搞特種種植。或創業養雞養豬也不錯。


中國農民冉隆和


現在在我們很多農村的地區,大家都可以看看還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呆在家裡,對一個城市來說,這個城市發展得怎麼樣,主要是看這個城市有多少年輕人?其實農村也是同樣的道理。

很多年輕人逃離農村去外面打工,無非就是不想種地沒有前途,作為8090後的我們,那還有多少人是留在農村的?更別說是像我們雲南一些偏僻的農村了,能夠留在村裡的年輕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少的可憐。

在外面城市裡呆時間長了,都會有一種潛移默化的想法:老家農村逢年過節回去還可以,要是回家種地那就太.........,這裡省略的就不說了,大家自己想想。

等到我的父母都老得不能動了之後,肯定還會有人種地,只是種地的人會少的超乎很多人的想象,農村的荒地將會變得越來越多。不要說那些不去種地的人,他們和我們都是同樣的想法,我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而已。


雲南成飛


農村的士地當然有人種。一是老人不能種,可以把地租給有勞動能力的人,讓他們經營管理;二是把土地轉讓給種糧大戶,讓他們種植。不僅獲得收益,還能增產增收。

國家制定的農村政策越來越好,再加上機械化種植,農村土地將充分利用,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


江山276911631


現在農村80後90後種地的特別少。60後70後是種地的主力軍。而50後種地的並不鮮見。雖然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種地不是那麼太辛苦了。但種地效益低是年輕人不願種地的主要原因。這就引發一些人的擔憂:未來地誰來種?地總會有人來種。一個是國家加大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力度;二是引導支持規模化種植,以提高效益。讓種地成為一個有獲得感的職業。吸引年輕人迴歸農村,也是鄉村振興的初衷。


秋色紅黃白77158224


這個永遠不要擔心,世界萬物金濟可以改變一切,真到沒人種的時候,連你都會搶著回家種地,到時候當老闆都沒種地掙錢就沒人打工了


煙花易冷889541433446


不要說等我們老了,現在已經都很少有人種地了,農村年輕出去務工,搬出去外面住!田地都是給人承包種植其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