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如何看待這句話?有沒有真實的案例?

老農民說事


農村老話“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是根據農村裡的生活常態,提煉出來的生活經驗。

總結成了一句俗話,有書君覺得“久病孝子離”與“久病床前無孝子”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未必就完全符合現代人的生活境況。

而“家興出惡狗”則隨著時代變遷,法律的越來越完備,已經逐漸淘汰出局了。

“久病孝子離”,實際上說的是孝心的長久問題,許多人面對病人的照顧少了一份耐心,細心,恆心。

當然長久的面對熬夜,洗屎端尿,翻身擦洗,還有經濟上的壓力等等,難免心生無奈與厭煩,導致逃避責任。

但也有不少人能自始至終保持一顆至純至孝的心,忍常人之所忍,做到始終如一,數年如一日為病人全身心投入,做到真心實意孝義永不離。

有書君村裡的小李對待生病的後母,就能做到不離不棄,至純至孝,用實際行動反詰了這句農村俗語,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孝道。

小李生來不幸,親生母親在小李十二歲時因為一場火災奪去了寶貴的生命,父親帶著他這個拖油瓶。

又當爹又當媽拉扯著他,漸漸長大,小李經常看到父親長吁短嘆說命不好,自從母親去世沒見過父親的笑容。

有一次,小李看見父親和鄰村的張寡婦坐在村口聊天,眼睛裡有了光彩,臉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來了。

小李半大小子,而且十分孝順,細心的他看出父親的心思,請了村裡的媒婆,替父親提親,就這樣十五歲的小李有了後母,一家人又活過來了,總算有了一絲生機。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好景不長,三年後,小李父親下小煤礦採煤,那天早上下礦,就再也沒上來。

天踏了下來,小李後母當時懷孕六個多月,聽到這個消息,昏了過去,不久孩子也沒保住,在早產時大出血,差點要了命。

因為傷心,身體出現了大問題,本就寡言少語的後母患上了抑鬱症。

十八歲的小李成了家中頂樑柱,他本可以像村中其他小夥一樣,背上行囊外出打工,但為了後母,他既要辛苦種地維持一家生計,小心謹慎對後母,還要為她買藥,囑咐吃藥。

看到後母情緒不對,還得守在身邊,開導她,端茶送水悉心照料。

四個年頭過去,後母在小李的精心呵護下終於走了出來,小李這才放心外出打工。

這在有書君家鄉傳為佳話,所以說久病孝子離,在有書君看來未必正確,真正的孝子是久病決不離。

像這樣的孝子新聞裡報道過許多:安徽淮南職業技術學院的嚴大偉帶無臂母親一起上學,孝感天地;29歲的閔現傑帶著患有精神病的母親外出打工6年,孝心無價;

73歲高齡的齊成林老人用小推車推母親散步,孝舉感人……

這些事例無不說明百善孝為先,有孝心的人永遠把親人放在心裡第一位,自己吃苦受累從無怨言。

所以“久病床前無孝子”“久病孝子離”並不是至理名言,也不是現代社會呈現的正能量,應該說不具普遍性。

當然也有因為親人久病,少了耐心,無人照料的事件發生,不過現在大多數人都還是會善待生病的親人的。

因為這很可能會導致遺棄罪,而且也為世人所不容,被人戳著脊樑骨罵不孝子孫,所以“久病孝子離”在現代社會已趨於少數。

“家興出惡狗”這種狗仗人勢的現象在封建社會時有發生,家庭富有的人家能養的起家丁,奴僕。

這類人往往仗著主人地位權勢為非作歹,自以為有靠山,可以魚肉人民,氣焰囂張。

記得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容嬤嬤仗著皇后的權勢,對小燕子紫薇格格用盡手段,施盡酷刑,完全是狗仗人勢。

還有那些皇親國戚仗勢欺人,活脫脫的演繹了“家興出惡狗”這句俗語。

而在現代法制社會這種現象是不太會發生的,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般家中興旺發達起來的人,都懂得投資教育,讓後代成為文雅的儒士,富二代勵志者已不在少數。

其實家庭興旺也與一個家族的文學素養相關,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財富,他們也懂得珍惜當下生活,不違規不逾矩,不必要仗勢欺人,給自家惹麻煩。

所以在現代“家興出惡狗”已經沒有市場了。

所以“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這些農村俗語時過境遷,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法律法規制度的健全,已不適於現代生活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先給大家講一個“久病有孝子”的真實故事。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和我們是鄰村,他退休後沒幾年,八十六歲且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就癱瘓在床了。

從此,母親的吃喝拉撒,全靠別人照顧。剛開始,遠嫁的女兒隔三差五的就會來看望母親,並幫母親洗澡、洗衣服等。可是時間長了,女兒因為也有自己的家庭負擔要支撐,漸漸地就來得稀蔬。照顧母親的責任就幾乎落在了老師身上。

這樣老師每天不僅要給母親餵飯喂菜、端屎接尿,還要定時給母親洗澡洗衣服,換洗床單等等。並且天氣好了,還要把母親背到房子周圍走一走,轉一轉。



他的母親癱瘓兩年後,已經連兒子都認不出了,老師每次端飯去,母親高興就吃一點,不高興就像小孩子一樣鬧脾氣,必須要把她哄高興了她才肯吃飯。為此老師經常像照顧小孩子一樣哄母親,母親一高興把飯吃了,還會說上一句話:“這個老闆是誰啊?對我才是好唉!”

這句話傳遍了周圍很多村子,直四年後他母親去世,老師一直都是這樣對母親好。為此周邊村民教育孩子經常拿老師當活教材,說母親對老師的養育之恩,老師一分不少地都給予了回報。直到現在都還經常有人提起。

農村每一句話都有真理的一面,但也有侷限性,“久病孝子離”這句話也是一樣的。有很多農村兒女,因為要為家庭負擔奔波,當老人久病後,嚴重影響到了家庭生計,而又沒有經濟實力像城裡人一樣請保姆來照顧。



久而久之,就會陷入兩難,一邊是肩上擔子還重,奔波的腳步不容片刻停留;一邊是養育之恩的老人躺在床需要兒女盡孝。“養兒防老”,農村對老人的贍養,又幾乎都是靠兒子一方,這樣時間一長對老人的照顧就會開始不耐煩起來,甚至還會發脾氣。於是就有了“久病無孝子離”這樣的說法。

可是通過老師的例子,我們也分明看到“久病有孝子”的人也還是很多,這取決於兒子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家風家德、甚至整個村子的風氣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並不能把“久病孝子離”當成真理來推行。



至於“家興出惡狗”這句話,我認為是這樣。大家都知道幾個狗在一起都喜歡打架,即就是狗咬狗。

在古代,農民家庭人都吃不飽,養出來的狗自然是有氣無力,毫無精神。而家庭興旺的人家不愁吃,不愁穿,這樣的人家養的狗自然是力大無比,精神飽滿。

當這種狗在一起的時候,富裕家庭的狗憑藉體力、精神上的優勢,對窮人家的狗有恃無恐,進行各種無理欺負,於是就有了“家興出惡狗”這樣的說法。


歡農


一:久病孝子離

在我們村裡,住著一位老人,老人以前是木匠,膝下有四子三女。這幾年來,老人靠後代的救濟與國家的救濟,他總共存了3.7萬元,這個消息早就成為了我們村裡不可公開的秘密了。然而,老人的身體一直不好,前年的時候,老人被查出了肺癌,今年初更是查出了慢行支氣管病。每次他到村裡閒轉,遠遠就能聽見他發出的“沉悶”的氣喘聲,老人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

夏天的大熱天,是所有農村老人對生命的一次大考。今年七月頭,由於天氣過於熱,老人終於躺在了床上,過著足不出戶的“修煉”生活了。在這期間,他的四個兒媳婦除了每兩天準點把飯送到老人跟前後,就沒有其他的對老人的安慰了。

而且,老人的四個兒子中,有兩個兒子在外面打工。以前,凡是老人身體出現異樣的時候,他的這兩個兒子會立馬放下手中的工作,回來看望老人。可是,今年的7月頭,老人病在床上,我就沒有看到他兩個兒子回來看望他了。

當老人提出要住院療養的請求時,他的四個兒媳婦異口同聲的說:“住院可以,沒有哪個兒子再在夜裡去輪流照看,要想在夜裡照看他,除非讓他的三個女兒守護著。”然而,老人的三個女兒,我在7月上旬就沒有看到她們回過孃家。也許,在老人的幾個子女心中,他們早就想好了這麼一個理。“老人今年89歲,死也是死的過的”。這就是久病孝子離的最好佐證。

二:家興出惡狗

“狗仗人勢”與“家興出惡狗”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我們村裡住著一個大戶人家,他家裡的人十分的喜歡養狗,而且,無論是好狗還是壞狗,只要在他家裡養過,幾乎就沒有不咬人的。

他家餵養的狗,每次村裡有撿破爛的拾荒者來了時,只要經過他家門口,他家的狗就使勁的咬。有一次,他家的狗還把拾荒者的大腿咬下了一塊肉。但是,他家人在處理這件事情時,卻顯得趾高氣揚。不僅沒有給別人適當的補償,還說別人活該,也沒有對狗進行必要的馴化。

直到某一天,他家的狗把我們村裡的一位“村霸”的兒子咬傷後,我就再也沒聽見他家的狗咬人的消息了。


凡農深一度


久病床前無孝子,在農村是常見的事情,我的一個朋友家就是這樣的,他老公爹媽生了姊妹4人,兩個女兒,兩個兒子,他老公的爸爸媽媽都80多歲了,公公行動不便,婆婆中風後癱瘓在床,需要人照顧,可是他丈夫的倆個妹妹誰也不願意照顧老人,他們答應只要她們照顧父母給她們錢,外面保母給多少錢也給他們多少錢,可是她們就是不願意,她們情願到外面打工也不願意照顧自己的爹媽。她和老公要上班,老公的弟弟已經離婚了,有兩個孩子都在讀書需要錢,所以也出去打工了。沒辦法他們就找了一個保母在家照顧她公公婆婆。她婆婆已經癱瘓一年多了,他們每個星期都要回去看公公婆婆也覺得很累。有的時候真的很無奈,她說哎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啊。 第二個家興出惡狗,在農村指的就是那些家庭殷實的大戶人家,為了看家門都會養一條狗,狗很兇的,如果有人要去他們家,狗就會跟著主任後面齜牙咧嘴的叫,農村人都說狗仗人勢。


手機用戶荷葉清香123


“久病床前無孝子”講的就是一種世態炎涼和親人間的冷漠無情,親生子女都很難做到對久病臥床的父母盡孝道,更何況外人?農村老話“久病孝子離“聽起來讓人非常寒心啊!


小編最近遇到一件事情,一個朋友的朋友剛剛離異後又重組家庭,原本覺得好日子又來了,兩人相親相愛還有共同的事業——多肉養殖。但是意外發生了,女方因為用汽油不慎將自己點著,燒成50%三度燒傷,面目全非,氣管切開住進了ICU,各種抗感染治療以及後續的植皮手術和術後恢復,可謂遙遙無期,這時“重組的愛情”瞬間崩塌,男方既不拿錢保證治療,又沒有溫暖的陪伴與安慰。但就像以前父母們常說的:孩子就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別人不管你我們怎麼能不管,於是拿出棺材本錢只為了孩子能保證治療,睡在稍微舒服的水床上,一天自費部分近萬元,房子都聯繫要低價出售,以解燃眉之急,但是後續的花銷也是個天文數字。“久病床前不孝子”,但孩子久病身邊就只能有父母嗎?答案十隻有九是肯定的。


另外“家興出惡狗”講的是“狗仗人勢”的道理,總是在一些影視劇裡看到一些地主家的狗總是“凶神惡煞”的樣子。當時的佃戶辛苦到頭一年都吃不上飽飯,但地主家糧食一般卻都非常充足,就連家禽、家畜都能有專門的伙食,可以說吃得非常好。這樣狗精氣神足,長得也非常結實,一份神采奕奕的樣子。如果看見有陌生靠近,都是仰天狂吠的。但在吃不飽飯的農民眼裡那不是狗仗人勢嗎?有時候不經意間的純粹路過都會被莫名其妙地被亂咬一頓,誰心裡會痛快?


駿景農業


農村老話"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

久病孝子離,意為久病床前無孝子,不是孝子離,而是孝子也有家,也有事業。二者顧不上,久病照顧得沒那麼周全。久病孝子離那還成什麼孝子呢?那不是逆子嗎。理解問題要一分為二,中國是禮儀大國,尊老愛幼是傳統。敬老愛老是小一輩應盡義務。


家興出惡狗,說的是狗仗人勢,一般狗忠於主人,主人叫它幹啥它就幹啥。家興出惡狗說人不如狗,沒有一個好東西。

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在現實生活中是大有人在。久病兒女不能在身邊照料,不聞不問,甚致連老人醫藥費都不出。那談什麼孝子呢?與家興出惡狗有什麼區別。案例我就不列舉了,身邊人,身邊事。人在做,天在看。人人都有老,人人都有小,上要尊老,下要愛小,將良心比自己心,心安理德才好。常回家看看,父母在,家還在。有時間多陪陪老人,使老人有個安享晚年,無病無災便是福。圖片來於網絡。



有緣人153832681


【床前無孝子,久病孝子離】

村郎看法:父母病,身為人子,當盡力而為,無論結果與否,都可問心無愧;若有力而不為,便是喪盡天良,肩上幾兩肉,擔不起“孝子”稱號。


【家興出惡狗,家敗出惡子】

村郎看法:家興未必出惡狗、惡子,若門風端正,家教森嚴,子女便知禮、懂禮,即便狗有犬吠之聲,也是家族旺盛之勢;若門風不正,家教鬆懈,子女容易恃財欺人,惡犬也會借主人之勢亂吠亂咬。


【真實案例】—“床前無孝子,久病孝子離”

大多數人應該對下面這個故事耳熟能詳:

某一村落有戶人家,家裡有一個生了病的老人。兒子兒媳都比較孝順,常年伺候癱瘓在床的老孃。可是隨之時間流轉,老人病情越發嚴重,需要不少藥錢。兒子兒媳受夠了沒日沒夜的“端屎端尿”以及高昂的藥錢,於是在某一月黑風高之夜,趁老人熟睡,商量道:“明日將生病的老孃背後後山扔掉。”

第二天,男人找來了一個揹簍,和女人一起把老人放到揹簍裡。老人似乎知道兒子要幹什麼,但是卻不吭聲,只是眼裡滿含淚水。男人突然跪倒在地,大聲哭道:“娘,兒子不孝了!”說完,便狠心背起揹簍裡的老孃,向後山走去。

這個村的後山,夜晚常有狼群出沒,男子揹著老孃上山,把老孃放在一堆狼吃剩下的骨頭處,轉身離去時,又重重磕了三個頭。過了幾日,男子上山查看,卻發現老孃早已被狼群吞食。

雖然這是故事,但在實際生活中,有多少人是這個“男子”,大家捫心自問!


【家興出惡狗】——“家興出惡狗,家敗出惡子”

有時候,人就是“狗”或者“人不如狗”,實際案例數不勝數,只提一些字眼便可知道:“借父母勢,在學校欺凌同學”“借父母勢,在社會上為所欲為”“憑藉父母寵溺,在家無法無天”。

家庭、社會、學校,經常有仗勢欺人、人不如狗之事,何足為奇?


村郎,農村子弟,喜歡農風農俗農事,願手中筆做鋤,服務於農民朋友!關注村郎三農館,瞭解種植、養殖、民風、民俗,如有其它問題,下方評論,村郎抱拳,望大家右上角點擊關注、點贊支持!


村郎三農館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又有民間俗語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同樣一個“孝”字,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面。一面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優良傳統,一面又是優良傳統與社會現實的嚴重衝突。



“久病孝子離”真實案例:

1、鄧明建是四川閬中人,在廣州打工。其母已有70多歲,中風導致行動不便已有近20年。在這期間,鄧明建將母親接到身邊,一真對她悉心照顧。但其母因忍受不了病痛折磨,於2011年5月16日要求兒子給她喝農藥結束生命。鄧明建起初並不答應,但在母親不斷哀求下,一時心軟只好同意,上街買了農藥助母親安樂死……

案發後,幾乎所有認識鄧明建的人都難以相信這個老實巴交的孝子竟會殺母。70多名鄉鄰、工友向警方遞交求情信,反映鄧明建20年如一日贍養照顧偏癱母親的孝行。



2、楊九,雲南盈江人,在廣東東莞打工。2014年1月,已經好久沒找到工作的,怕養活不了自己和癱瘓母親的楊九,因為一點小事,一時失去理智,在一間簡陋的出租屋內將母親用菜刀砍傷,以為母親已被砍死,楊九用剃鬚刀切腹割脈自殺,希望母子倆一起解脫,所幸兩人只是受傷。

據楊九的工友反映,楊九一真對癱瘓的母親悉心照顧,實在是無法忍受生活的重壓才會崩潰失去理智。經醫生確診,楊九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久病孝子離 ,像針般刺痛著人們的神經,只有經歷過才能知道久病床前行孝的不易,才能知道生活是有多麼的無奈。

家興出惡狗 。

以往在農村,雖然很多人家都會養狗看家,但因為大多數人家都不富裕,家裡的口糧養活一家人已經是緊巴巴的了,根本就沒有餘糧去餵狗,狗狗們都是有一頓 沒一頓的。所以那時農村中的大多數狗都是一副有氣無力,蔫了吧唧的樣子。家裡來個陌生人都沒力氣叫,往往就是看一眼又一邊躺著去了。



而一旦哪戶人家家中比較富有,能把狗兒餵飽了。那狗狗就有力氣展示它的本性了,雞飛狗跳那都不在話下。家裡來個人了,熟人還好,頂多低吠兩聲。若是個陌生人,那肯定就狂叫了,厲害的還要撲上去。

其實,按我的理解,“家興出惡狗”這句俗語的中的“惡”倒並不一定是“不好、壞”的意思,倒更多的覺得是有“兇猛”之義。


陌上花開且緩歸


之前在我們村裡,有一個出了名的孝子,每逢過年過節,他都會那好多好吃的營養品帶給她的母親,可是後來她母親生病了,得了腦癱,治療了大半年花了不少錢,病情依舊不斷地惡化,最後,因為這件事這個孝子的家庭情況也越來越惡劣,乾脆放棄了把母親送到了養老院,後來兩年之後她母親就去世了。

農村老話一般都是時間長了,人們總結出來經典語錄,放在現在的生活中來看也是很有道理,那麼“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就是老一輩的人,通過幾十年的現實生活,總結而來的規律,它的意思就是說,老人家老了容易生病,而生病太久了就需要話費很多的錢來治療,現在藥費、住院費又非常昂貴,怕是再孝順的人也承擔不起高額的藥費呀,受生活所迫,怕是會忘記養育之恩,甚至拋下生病的老人。



那麼後半句的意思就是說,家門興盛久了,變得越來越有錢或者有了地位,家事順利久了,往往天就有不測風雲,家中常常會出現品質惡劣的人,影響了整個家門的形象。

一句話講述了人們在有錢的時候、沒錢的時候,都有各自的苦衷,都有來自生活的災難,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無論是物質生活是否豐富,人的一生都該經歷的還是要經歷的,也正應了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感謝你的觀看,有什麼想法可以跟我留言,另外,我還會繼續回答關於農村方面的問題,請大家多多支持點贊和點關注哦!


生活巷


“久病孝子離,家興出惡狗”、或“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貪家中無賢妻”等這些諺語是用簡單通俗的句子反映深刻的意義。

“久病床前孝子離”大部份人都理解為久病的父或母床前都沒有孝子;的確從行為上看是這樣的;但是我們從心理分析就不一樣了,當父或母剛生重病時,心理上從緊張一適應一接受的過程。

剛生病時把親人照顧得非常好,是因為希望親人的病儘快治好,這時無論是金錢、個人精力都沒有消耗很大。親人生重病了一段時間,財力和個人精力消耗到一定程度後,只能盡心照顧,用有限的財力和有限的精力不可能全力以赴去照顧,也就是說心有餘而力不足了。親人生重病時間大長,為治好生重病的親人傾其所有後,只能接受現實了。這時作為病人由於不願過多的拖累親人,以及病痛的折磨也表現出煩燥易怒等情緒以達到疏遠彼此的目的。因此,這句話並不能簡單地從意義理解,而是看事實過程是怎樣的。才可以下結論。

至於實例無非是想證明“久病床前孝子離”其含義的正確性;看事看本質,看人看行為。只要盡心盡力照顧父母,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就是孝子。

“家興出惡狗”的意思是興旺家庭就會養出惡狗,因為狗仗人勢,所以狗也非常兇猛。現在無論貧富在農村或者城市都有養狗者。這句話用在舊社會是比較合適,因為舊中國的社會制度相對是為當權者以及富人制定的,平民百姓無發言權,地位極低。當官者及地主惡霸都有家丁和狗看家護院,貧民百姓飢不果履是沒有條件養狗的。

現在社會法律是公平的,並不是為某種特定的人而制定的。做官的稱為人民的公僕,他們沒有家丁以及惡狗看家護院;也有富人養狗看家,他們不可能把狗放出來亂咬人,因此也不能稱惡狗。

時代在變遷,社會在進步,有些俗語只有在當時社會適用,到現代社會就不一定合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