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一個月給家裡要2000塊生活費過分嗎?

耐心的超人


“大學生一個月和家裡要2000塊錢過分嗎?”

答案之一:不過分。前提是家裡經濟條件允許,家長心甘情願。

必竟你是伸手要錢的那個,姿態放謙恭點兒,態度好點兒,給錢的人心裡多多少少會舒服點兒。

現在有些大學生靠勤工儉學、各種獎金已能夠達成經濟自理,也許還有些結餘。和這些同齡人比,差距這麼大,做人嘛,低調點兒總是沒錯的。

另外家裡支持你上大學是情意,你需要拿出點兒實際行動回報這份情意,讓家長心甘情願地支持你完成學業,一個家境一般的人家每月拿出2000塊錢不是小數目,父母生病養老都是要錢的,自己不攢點兒,事到臨頭天上是不會掉錢的。18歲不小了,也該學著為家裡多做些考慮。

如何回報這份情意?

用“優秀”回報。每個學期得獎學金了嗎?每年得“三好生”了嗎?得“優秀幹部”或“優秀團幹部”了嗎?參加過競賽嗎?獲獎了嗎?省賽、國賽參加過嗎?“市三好”“省三好”得過了嗎?發表過論文嗎?四、六級,“國二”都過了嗎?代表學校參加過科創、運動或文藝比賽嗎?畢業履歷“曾獲獎勵”一欄能填滿嗎?

按學費一年5000算,上學的月份3、4、5、6、9、10、11、12加起來8個月,加上7月和1月合成1個月,9個月18000加上一年的學費,一年23000,4年92000還是學費按最低標準算的,十幾萬啊,除了父母,恐怕找不出別人肯這麼傾力付出了。

多想想情意,親情會和睦的多,以後依靠家裡支援的地方還有很多,上大學才哪兒到哪兒啊。


阿娥你好


這要看家庭的經濟狀況。我兒子大二,我和老公是做生意的,經濟還算寬裕,每月給兒子1500,多給了他也不要,說是不會節制容易亂花,上個月多要了500,因為參加一個省裡的比賽,要買些作品材料,前幾天又退給我200,說是沒用完。暑假時回老家,一個侄兒的女兒也上大學,問我每個月給表弟多少生活費,我回1500,額外的開銷另給,侄兒嚇一跳的樣子,衝口說:這麼多?侄兒告訴我,他女兒每月才給800,從沒多給過。我聽了有點難過,800塊錢在大城市對一個女孩子是有點苦了,開學後我便每個月在微信上轉200給孩子,以便孩子能寬裕些。後來我問了兒子他們宿舍的同學每月都多少生活費,兒子告訴我:宿舍共四個人,一個3000,兩個1500,一個600,那個600的同學來自西部的大山裡,爸媽不容易賺錢,他本人非常節儉,從不捨得買肉菜吃,還勤工儉學,掙了錢還寄給家裡供養弟弟讀高中,他們同宿舍的三個人平時都是儘量的幫他。所以說,對於提問者的2000元多不多的問題,真不好回答,對於有錢的家庭,2000元實在不多,可對於經濟狀況不好的家庭,2000元可實在不是個小數目。願天下的兒女都能體諒父母的不易,量入為出才好。


蘭殿空間


看的很不爽,我稍微嘮叨一下

大二,女,河北,生活費每個月1500,生日過節呀爸媽還給發個紅包(200左右)

吃飯:食堂三餐,一天15元左右,我不怎麼吃晚飯。每週買水果25元。平時會喝奶粉麥片,還愛喝茶,再加吃零食,每個月200左右。偶爾有聚餐,一個月一次吧,大概50元。這麼說就吃這方面450+100+200+50=800

生活用品:我會買化妝品,口紅有4根吧,每個月都會挑些零碎的東西。差不多我的水乳一套是200左右,能用很久。彩妝(我化妝很淡)喜歡用日貨,眉筆、眼影都控制在100以內。這些肯定不是每個月都買,剛才看看了支付寶,差不多一個月開銷在200。

衣服:其實我的衣服大部分是媽媽給買的,自己實在買不起呀。我買衣服就是淘寶淘,要不就是cachecache打折的,要不就是日系風的小店,還有什麼小象,大概都是100左右一件。放假和媽媽再商場買,一般就是艾格,lagogo,拉夏貝爾,這些便宜的衣服,就不算生活費了。我很不喜歡在網上買的衣服,不去試買來就是不合適。所以每個月都會再添一件兩件吧,大概200元。

其他:就買點小零碎,比如我喜歡滴小玩偶,偶爾滿足下少女心。還有些小東西就不嘮叨了,大概100左右吧。還有手機費上網費一個月還有50呢

800+200+200+100+50=1350

這麼算我每個月1500是足夠滴,但是如果買了大件就是有省吃儉用的時候。比如上個月我買根香奶奶,害得我半個月沒敢捨得酸奶吃零食。我現在每個月能存下200多吧,有的時候能到400,日子過得還不錯,沒有經濟壓力也完全不攀比,平時就是正常的學習,也有自己的朋友圈,算是比較乖巧的小孩啦


老是吃太多的我


作為大學輔導員,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家長要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應該根據家庭經濟情況和孩子上學所在的城市來確定。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孩子又是在一線城市上學,2000元的生活費很正常。我們學校身處三線城市,而且學生大多來自安徽農村,學生的生活費基本在1200左右,也有的學生在1500-2000,這是一般家庭情況的孩子。也有的學生一個月花三四千甚至更多,這要看家庭的經濟條件。

對於大學生要2000元生活費的問題,要和學生本人溝通,讓孩子列出每個月的基本消費清單(大概明細即可),如果家長覺得有某些過度的消費也可以適當的降低生活費。要和學生溝通清楚,切不可強硬減少生活供給,因為現在校園貸非常便捷,但是學生無償還能力,很可能借1000塊錢,到後來要還到上萬甚至更多,當孩子還不起的時候容易走向極端,所以要在這個問題上妥善處理。

大學生生活消費的管控要以引導為主,可以和孩子溝通家庭的總收入和支出,讓孩子瞭解自己支出佔家庭總收入的比例,引導孩子理性消費。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學生,父母都是農民靠種地和打工為生,收入非常低,但孩子在學校消費非常高,而有的家庭很富裕,孩子卻為了幾塊錢和同學搞得不愉快。所以培養孩子的財商非常重要,是他們走向社會能夠合理消費的必修課。建議家長根據家庭收入引導孩子合理消費。


慧媽媽家庭教育


這個取決於你的家庭經濟狀況。如果要我說,2000元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真的過分了。

有的人可能不服,跑出來給我算筆賬,一天吃飯30元,買些零食和餐後水果,週末和閨蜜逛街買衣服,吃完飯看個電影,零零總總一個月2000也很緊張。

那我只能說,你給了自己一個高標準的消費門檻,要麼你有個有錢的爹媽,要不然你就自己掙。

我是2012年在長春上的大學,當時我媽給我的生活費是按學期結的。一個學期(4個月)加上往返的火車票一共4000元。

我並不是出生在農村家庭,父母都在國企,從小在家裡也是衣食無憂,但是並不意味著我要鋪張浪費。

這個是我和父母協商後的結果。整個大學4年,加上每個學期的獎學金和平時兼職賺的錢,生活也過的很滋潤,甚至在畢業時也有了自己的小金庫。

我曾經在大學兼職的時候遇到過一個小姐姐,她家在義烏有著工廠,家裡住著別墅,但是她依舊很節省,每個月的零花錢只有1000,也時常在外做兼職,兼職的錢全都資助給當時和她父親考察時雲南山村的一個小孩子。

畢業後就是當地支教。這樣的精神更應該值得大學生們學習。

我們看到過許多大學生因為愛慕虛榮欠下高額貸款的案件,也聽聞過因為攀比買iPhone手機而當街毆打父母的故事。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了追逐潮流,購買奢侈品,使得許多大學生形成攀比心理,很多家長不堪經濟重負。

總的來說,精神富有比經濟獨有更重要,這不是說要讓你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而是要讓大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多豐富自己更不是單單注重外表。


——END——

你大學時的生活費是多少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太過分了。要知道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一個月月收入才多少?!如果你家裡特別有錢,每個月要2000元生活費也無可厚非。但是,你這麼問,說明家裡情況也不是特別好。

一個大學生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應該想方設法為家裡減輕點負擔,靠自己賺點錢,而不是在這裡問出這樣的問題。我真希望你問的是:有哪些適合大學生的兼職?


記得我上大學那會,一有空就會出去做兼職,暑假寒假也會找一些短期工。上學期間生活費幾乎沒問家裡要過,畢業離校時還通過自己攢的錢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

在大學期間,我做過傳菜員,超市導購,發單員,商場宣傳員。那時候雖然掙得不多,但是每週多出去幾次,一個月的生活費還是足夠的,通過兼職自己也學到了很多,提前適應、瞭解了社會。

在大學只要你想賺錢還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現在,移動互聯網這麼發達,呆在宿舍不用出去,一天也可以賺不少。例如,你可以在悟空問題利用自己學到的專業知識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這樣既有收入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一舉兩得。你還可以申請幾個自媒體賬號,自己學著運營。或者當個電商導購等等。

網上可以賺錢的方法實在是太多了,就看你有沒有那份心。不要總是一味索取而不懂得感恩和回報,也不要再問類似的問題了,早點醒悟吧。一個大學生只要勤快點,不去攀比,通過自己的雙手還是可以過的很舒服的。

別怪我說話難聽,我只是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真心。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曾經也是一個大學生,我深知農村父母的不容易和心酸,那些年的學費都是父母辛辛苦苦一分一分精打細算攢出來的,能讓順利畢業真的已經很不容易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鄉間行者』紀錄農村生活變化,分享農村風土人情,傳播農村民俗文化,帶你從不同的視角瞭解真實的農村。


嚐鮮日記


我一個月生活費3000,偶爾買衣服什麼的不夠會要一點,不過一年也沒幾次,寒暑假能得到幾千塊錢用來玩,不過我都是攢起來開學用,因為有一個高中就在一起的女朋友,每個週末見一次面。

媽媽開飯店的,一個月能掙2萬左右吧,門市房一個月能租1萬多,爸爸前年當經理,一個月一萬,太累就不去了,今年幫別人招標,不用上班,就是跟著去招標,幹了2個月賺了10萬,平均下來這兩年月收入都能有4萬多,但是家裡每個月要還8000元貸款,而且這兩年又買車位換車,所以日子過得很緊,過年手裡就一萬塊錢。

沒上大學之前一直覺得2千3千不多,也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辛苦,總覺得這些錢對他們來說不算錢,上了大學因為每個月3000對於處對象來說不太夠,還不好意思管他們要,就自己去kfc兼職,後來發現太累了,賺錢真的很辛苦,就和女朋友說了一下,花錢節儉一點,最開始大一一個月應該要花5000左右,除去每個月3000生活費,還從小金庫裡拿錢,到了現在大二,每個月3000完全夠了,而且還能剩一些。


厲害滴樣子


這個問題這樣問,如果我生活在一個家庭,家庭好不容易湊夠我大學的學費,父母每月只有3000。4000的收入。我要2000過分嗎?

如果我生活在富商家裡,我需要每個月像家裡要2000的生活費嗎?根本不需要你問吧。



看出來題主還不夠成熟。問出這樣的問題。家人給你的生活費肯定是計算過的。希望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根據現在大學生的生活費標準,我算過一筆賬。按照目前的生活標準,早餐5元。中餐10元。晚餐10元。一天25一個月750。加上電話費。生活用品250元。一個月1000足以保證溫飽。

一般1200-1500一個大學生的生活沒有辛苦到什麼地步,如果是有計劃,每個月能存下一筆小額現金。這個標準都是學校食堂的標準。



大學生不能講究攀比。很多人到了大學,看著別人各種花銷眼紅。我覺得自己有多大力氣,拿多大的東西。別人比你花得更多,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賺取。

現在你可以下課去快餐廳打工,他們很願意招聘大學生臨時工。既然自己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自己去努力。而不是讓家裡人來填充自己的慾望。

做出大學生該有的骨氣。打工並不丟人,而且可以增加自己的社會體驗。為以後畢業做鋪墊。加油哦!


啟畫教育


大學生一個月給家裡2000塊錢,絕不過分,而且還要大大的表揚誇獎,真的是太優秀了,別人大學生都是花錢,他往家裡寄錢,這樣的大學生真的是別人眼中的孩子啊。

但是,你問的是大學生一個月給家裡要2000塊錢,這就稍稍微微有點太誇張了,多也不是很多,也就比普通同學多了千來八百的吧,正常的話,就拿我們班的同學來說,最多的也不過1500,最少的六七百,這就是生活費,你沒有看錯,兩千的基本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消費條件我都看在眼裡,就算多多點外賣,一天也沒有50塊錢。

可能是我們的大學在一個縣城吧,但學校的飯菜又能有多貴呢,我們學校兩素5.7,一素一葷7塊,不算很貴吧,而且早餐的話,也不需要很多,所以在吃飯方面,一個月也就七八百塊錢,最多啦,除非你家小孩吃的特別好。

我後來去南京的某一所大學,一葷一素也是7塊錢啊,不是很貴的。

至於其他方面,這得看孩子個人,愛購物,愛買其他東西,就難說了,但我覺得2000塊錢,還是挺多的啦,1500的生活條件就特別好啦。

有的家長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錢哦。

我們在學校都吃素,一頓飯也就5塊錢


小幸福的萌萌雷


我是從剛剛大學畢業出來的,很清楚學校裡面的物價,比起北京一餐外賣動輒二三十塊,學校食堂6塊錢管飽的飯著實感人。


大學生都已經成年了,家裡父母年紀應該也不小了。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加上前提條件:你家裡月收入多少呢?


如果家在小縣城或農村,家裡月收入不到5000,你還能舔著臉張口要2000,那就可以先不要上學了,先去好好學學怎麼做人吧!


當然,有的人命好,家境殷實,父母年入百八十萬的,那一個月兩三千的生活費是挺正常的。


生活費多少最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個人能力。我見過有的人上大學家裡給不起學費靠自己打工賺的,畢業後混的很好直接月入過萬的。


也見過有的人大學裡胡吃海喝漂亮姑娘換了一個又一個,一個月萬八地花,臨畢業家裡破產走投無路的。


這麼來看,你說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呢?


總結一下,家裡有錢的,建議悠著點花,不要把爹媽的錢不當錢,辛苦賺來的錢拿給自己作威作福撩妹蹦迪,也不大合適。


家裡一般的,沒關係,這更應該是你努力的理由,好好學習,精進能力,厚積薄發,將來讓你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富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