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的宋明兩朝為何“無力”實控西域?而滿清為何拼死必拿西域?

Norahs


應該說:清政府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都要“拼命”奪回西域(新疆)的。李鴻章就認為:新疆沒什麼收益,每年的駐兵費用卻不少,主張放棄,把經費都用來發展海軍,對付日本的威脅;但左宗棠卻認為一旦失去新疆,甘肅、寧夏等地就大受威脅,因此一定要奪回來!經過激烈爭辨,慈禧接受了左宗棠的主張。左經過比較充足的準備,出兵西征,規復了新疆。今天看來,左公真是為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新疆佔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且不說其戰略位置的重要,其資源就極豐富,是一塊寶地!若當時失去了,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英、俄兩國瓜分,英國殖民統治結束後,其掠取部分就被印度拿去了;俄國若奪佔新疆,那就由蘇聯“繼承”,對我國寧、甘、陝等地的威脅更大了。

至於明朝為什麼不守西域呢?那是一:當時新疆的資源價值沒有被發現,象李鴻章一樣,認為得不償失;二,當時新疆境外沒有強敵,只要守住嘉峪關就行了,內地可保平安;三,明朝與北方蒙、滿等族的麻煩事不斷,也實在顧不上。至於北宋,那更不用說了:寧、甘、青之地被西夏所佔,宋軍連吃敗仗,只要西夏不來侵擾已經謝天謝地了,哪裡還顧得上比西夏再西的新疆呢?


阿斌270202161


宋朝無力控制新疆是因為契丹人佔領著燕雲十六州,這使得契丹人的十萬騎兵頂在腦門上,宋朝不得不在都城開封擺上同樣兵力的軍隊在那裡。當時北宋政權在開封駐軍12萬,在雁門關駐軍8萬,沿著幽州一線佈防軍力總和也大約有10萬人。就這麼一個小小的軍事行動就去了宋朝30萬的部隊,使得宋朝根本沒有力氣去開疆拓土。

其次,當宋朝跟契丹緩和關係以後,宋朝的西北方向又被西夏佔有,這不僅切斷了宋朝向西伸展觸角的能力,還讓宋朝丟失了西部的戰馬產地。從此,自保都是個大問題。

至於明朝則是因為一件事搞砸了。當時以蒙古人為主的瓦刺政權與大明政權在土木堡爆發了戰爭,戰爭的結果是明軍30萬精銳部隊全軍覆沒,並且連皇帝明英宗都被俘虜。皇帝被擒直接導致大明國威威風掃地,各西域各國紛紛獨立歸順瓦刺。明朝沒有了那30萬部隊後元氣大傷,不僅沒法去管教這些地方,連自保都是問題。自此明朝開始衰弱,直到弘治時期才又重新崛起,但是這時候西域已經獨立好長時間了。


優己


因為宋明兩朝的敵人不在新疆,而清朝的對手卻在新疆。

宋朝從北宋立國一直到南宋滅亡,其對手一直是北方的遼金元西夏。

因為西夏存在河西走廊,所以西域可以說與宋朝隔絕了。

明朝也是,在他276年曆史裡,與蒙古人打了兩百多年,與滿人打了幾十年。

他的對手都在北方,所以明朝與西域政權並沒有利益糾紛。

而清朝就不一樣了,新疆的準格爾汗國與清朝爭奪東亞霸權,打了上百年的仗,可以說勢同水火。

所以清朝對新疆比較執著,因為新疆有他的敵人,而且是大敵!



瀟湘夜雨li


宋朝在西夏問題無法解決前,是無力進入西域的。

從上述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西夏是攔在中原和西域的攔路虎。


明朝之所以不去控制西域,主要是因為西域對其沒有威脅。

多數時間西域諸國對於明朝持友好態度,明朝儘管沒有控制西域,但是西部邊境基本太平無事,主要的威脅來自北方蒙古、東南的倭寇、西南的土著,後期來自東北的滿清。



清朝之所以要控制西域,主要就是準噶爾汗國的噶爾丹、策旺阿拉布坦等力量均威脅到了清朝。

為了保持帝國的安全,有必要徹底擊敗準噶爾汗國,否則帝國西部邊疆永無寧日。


象眼觀天下


自西漢鑿空西域至左宗棠西征,正式在西域行使管轄權的王朝有,兩漢,曹魏,西晉,唐,元,清。唐之前,西域各個民族部落先後向中原政權發起挑戰,匈奴崛起於漠北,鮮卑緊隨其後,羯氐羌五胡亂華,以後柔然對峙於北魏,西域都是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第一站,先在西域站穩腳跟,而後東侵。過甘隴而擊關中,窺潼關而望洛陽!這麼說吧,明都北京是天子守國門,守的是北線,漢晉唐都長安亦可以是守國門,守西線。清與前朝不同於,沙俄從東到西的侵略遠非遊牧可比,失去西域,意味著中原門戶大開,結果不是賠款,是亡國


門前有顆梧桐樹1


宋朝當時確實軍力較弱,加之遼和金都跟宋交戰,西域又貧瘠,宋實力不濟,根本無暇西顧。而明在建國初期,洪武,永樂時期軍力強盛,但是認為西域乃不毛之地,沒有價值,也就沒有徵服西域的打算。到明朝中後期,西域的瓦剌,韃靼騷擾明邊境,侵入內地,這時的明朝只是被動應付,根本無力征服西域了。


北地君


不是無力,而是無需,你要是告訴滿朝文武,這些地方都是金礦。那結果就不一樣了。

漢人王朝的普遍觀念是除了中原祖地,其他都是苦寒之地。當官都沒有人願意去的地方。


凌亂64144


宋朝重文輕武,別說西域,能自保就不錯了。


老普82402271


是漢人左宗棠力保,如果沒他那有新疆,滿清是被逼的,如果不答應,滿清早亡了!


風行天地間


滿清看來,回疆蒙部就是和沙俄的緩衝地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