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稱“25萬左右買日系車,14萬左右買德系車”,這是為什麼?

小二子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25萬左右買日系車,14萬左右買德系車”,這是為什麼,說實話我還真不太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不過從基本上來判斷這就是一句廢話,完全沒什麼道理可言。

如果有25萬你會選什麼車,可能更多的人會去買德系,邁騰,帕薩特,途觀,途觀l,都在這個區間內。2018年九月份,中級轎車銷量榜前四位分別是邁騰19287臺,雅閣18598臺,帕薩特15810臺,凱美瑞14628臺,而國內十大暢銷suv中途觀l也是力壓奇駿,榮放等,總得來看德系還是比日系更佔上風。

在14萬這個級別就應該買德系嗎?像卡羅拉,逍客,xrv,繽智也都是非常好的選擇,而且銷量也都非常好,卡羅拉每個月買3萬多臺,它的經濟性,可靠性,保值率都是這個級別的標杆車型。xrv外形時尚,空間寬敞,動力輕盈,綜合實力很強。所以即使在14萬的級別也沒必要一定去買德系。

德系和日系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德系車外形中庸,大氣,空間大,底盤硬朗,操控更好,動力強勁。日系的穩定性較高,經濟省油,舒適性好。買車最重要的還是看個人需求,不管是哪個車系只要符合你注重的那個點我覺得就可以買,可能你有25萬但你的訴求是動力,底盤和商務那邁騰當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也可能你有14萬想買個suv,逍客和xrv也都是備選方案。

以價格和車型來作為一輛車能不能買的標準或者接線那真是太可笑了。買車一是喜歡,二是實用,僅此而已。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網友的邏輯恐怕是這樣的:

如果手頭有10多萬的話,那麼買車不就得圖個面子嘛。日本車有什麼面子可言啊,當然是德國車咯。畢竟它看起來比較“高級”嘛。

而到了20多萬的話,買車就得更多考慮實用性了。你看20多萬的日本裸車基本可以拿到雷車、謳歌跟奇瑞王的低配版,這些車還能送保養,然後耐操度似乎比德國車強一點,所以說要選擇日本車。

但問題在於,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實際上大多數同價位的車子在質量方面並沒有顯著差異。絕對不可能出現什麼我買奧迪Q3只能開5年,買個雷車CT就能開15年的事情。

而且呢,即便現在網上有很多人鼓吹日本車,包括我自己都一時衝動買了輛雷車,但真的從機械性能來看,同價位的德國車還是比日本車要強的。尤其是最近幾年吧,日本豪華車品牌的誠意不夠啊,你看雷車不就是各種換殼凱美瑞、換殼榮放嘛。相比起來德國車的折扣也非常大,往高一點說,據稱現在525li都到了一個讓人有錢就想買的價格了。至於奧迪這邊的A4、A6、Q3、Q5啥的折扣力度也不差,綜合性價比而言,也許我會更加青睞於德國車哦。

但說到底,買車還是圖一個自己開心。畢竟車是自己開的,不是拿來給人看的。


三叔侃侃


一名專注於汽車的藍孩紙


第一次聽說這個“25萬左右買日系車,14萬左右買德系車”,覺得是無稽之談,藉此問題談談我對這兩大巨頭的想法吧。


國外的汽車世界比較有地域性,像韓國是遍地的現代,日本是遍地的豐田,本田和雷克薩斯,法國遍地的標緻,而我們國內的汽車世界也有比較明顯的地域性,在北方,能看到的車輛多數車輛是SUV,德系車,這與北方人的性格和環境有關。德系車以結實的車身和嚴謹的做工聞名於世,車主根本就不會去想“14萬左右買德系車”,最基本的家用車像邁騰、速派、速騰、帕薩特、途觀這些德系車北方車主都是照買,耐開。


而在南方,特別是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可以說是日系車佔主導位置,相對廉價的車價擁有高性價比的車,是南方車主買車重點考慮的一個方面,天氣好,路相對還行,就會想要買空間大的,外觀好看的,油耗低的車輛,造就日系車在南方車主心中有著不可忽略的地位。


你認同這句話嗎?歡迎在下方評論,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專注汽車的藍孩紙


買個十來二十萬的車談什麼面子,喜歡買什麼車就什麼車了,日系應該南方比北方賣得好,大眾則相反。每臺車都有優缺點,也不用爭來爭去,反正省油耐操,可以遮風擋雨就是輛好車了。至於關於日系黑得再多的不耐撞那還是看命吧,什麼車撞上去死不死還是看人看命,命運掌握在駕駛人的手上


用戶68025741


"25萬左右買日系車,14萬左右買德系車",這是為什麼?這句話也是頭一次聽說,借這句話說說對日系車和德系車的看法吧。



德系車和日系車,是國內最受歡迎的兩個汽車派別,在國際上也是久負盛名,備受青睞,自然也有優點多多。


我們知道德國地大物博,生產的汽車注重性能,底盤紮實,不限速高速公路是一個有力的證明。並且歐洲環保法也是世界最嚴苛的,對排量有限制,因此德系車多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符合環保法要求的同時也會有不足,那就發動機對機油和燃油挑剔一些,維護保養成本自然也要高一些。


相反,日本是一個多山島國,並且資源匱乏,日本能夠發展到今天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在日本,道路依山而建相對蜿蜒(日本的漂移文化也是因此而來),高速限速110km/h,自然對汽車的性能要求不高。因為資源有限,產品非常注重質量和能耗。日系車給人的感受就是非常的工具話,非常的可靠,駕駛樂趣相對少一些。



日系車和德系車都是在不同的環境下生產出來的,都帶有"地方"特色。日系車和德系車,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即可。


小強說說車


由於本人的孤陋寡聞,我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僅僅代表個人的看法,大家別噴我。

日本國土小,資源少,基本上跑不了高速,一般都是中低速。所以他們節油的思想很早之前就存在了,所以不管是油耗一直是日系車的優勢之一,另外日系車也很保值,是什麼造就了日系車油耗低,無非就是整車質量輕,變速箱升擋積極,發動機熱效率高這些,而低端日系車由於成本限制,後兩點基本上做不到,只能做到整車質量輕,這就是為什麼有老司機說日系車上高速發飄的原因,當然這也是僅限於低端車,而德系車的代表大眾的低端車,捷達,桑塔納就不會出現發飄,底盤穩,加上之前老捷達桑塔納留下來的口碑,所以也就是說德系低端車比日系車感覺上好點的原因,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同級別,德系車在油耗上也是高於日系車的。

另外,由於日本人和中國人同屬於亞洲,身體素質都是差不多的,日系車的人體工學更符合中國人,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日本車坐起來比較舒服的原因之一。

至於哪個有面子就見仁見智啦,25萬能買到的日系車無非就是雅閣天籟凱美瑞阿特茲等等,撇開阿特茲主打運動的車,其他都有油耗低,乘坐舒適,維修保養便宜,之前改款之前,改款之前,改款之前!這些日系車代表都是以自然吸氣為主,保養成本比較低,而同級別的德系車基本以渦輪車為主,這樣一比較日系車的後期維護成本就拉開了,而14萬左右,基本上能買到的都是A級車,A級車剛剛我提到,日系車與德系車各有優勢,各有千秋。加上國人對德系品牌情有獨鍾,所以就有了14萬買德系車的說法了


一起來車評


這個說法我部分贊同。個人觀點:十幾萬不如買國產車,二十幾萬首選日本車,三十幾萬日系德系都行,超過四十萬買德系車。德系車從機械到品質普遍高於日系,但是二十多萬你談什麼品質和機械科技含量?這個價位的德系很不正宗。而低於二十萬,即便是以耐用個穩定著稱的日系也是簡配簡配再簡配,不如買個國產的。


話多話不多


這是要笑死我嗎?

25萬左右買日系,邁騰帕薩特長期中級車榜單第一第二怕是假的。。。。

而且日系三劍客,雅閣凱美瑞天籟。除了現在凱美瑞剛上市高配賣到了25,其他的就算雅閣,連頂配都不敢賣到25萬,天籟17萬都可以買到。

所以說不是25都買日系車,而是他們連20萬左右都賣不過德系車,25萬怕是更沒幾個買的。



那些花兒丿


我買車時留意了小區的各個牌子的車,留意的都是有7,8年車齡以上,聽聽發動機聲音,留意車主細節,有的車主經常打開車頭查檢或加點機油,或經常在樓下打電話給修車師傅說水溫高等,或經常看到鄰居週末開車到維修廠,我叉買了豐田車。


U哥西利


我不想意淫,只用事實說話。25萬級別的車,大眾邁騰的銷量甩其他同級車幾條街。難道是我眼睛不好,還是喜歡意淫的同類沒有調查就胡言亂語。本人也是大眾邁騰車主,並不是選邊站,我只用事實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