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方臺鄉宋家溝位於呼蘭區東北方向大約40華里。是一個擁有600多人口的小村莊,屬於丘陵地帶。由於地勢不平,加上常年雨水沖刷,所以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溝豁,故名宋家溝。

宋家溝東臨二八有黃土山;西依方臺鄉僅距八華里。北靠阿堡村;南面松花江。這裡有山有水,有溝有橋。春天草青青,夏日綠油油;秋季金燦燦,冬至雪皚皚。一年四季,景色分明,風光如畫!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2018重陽節那天,天晴日朗,秋風瑟瑟。由秀濤開車,愛群、行哲、樹春和我,一行五人,直奔松花江北岸——黃土山腳下。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三人從二道溝東邊開車進入宋家溝。我和行哲一路邊走邊拍,徒步翻越黃土山走到宋家溝。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有人說,人到七十歲,才過重陽節。

值此,2018我70歲(1948年生)之際,呼蘭“四大名山”我都親臨其境了。一是臺屯團山子,二是對青山(老伴娘家),三是故鄉康金井(原名“太平山”),四是黃土山(姥姥家——方臺)。除了團山子,都是“親家山”。可以說,我是在姥姥家(方臺宋家溝)過的第一個重陽節。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宋家溝一條街道。

“老牛自知黃昏晚,不待揚鞭自奮蹄。”

還是讓我們看一看宋家溝如詩如畫的風光景緻,純樸厚重的風土人情吧!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村西頭是全長216米的宋家溝大橋。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豐收了,農民用四輪車往家運玉米。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我們向村西頭走去。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遇到一對老夫妻正在扒包米。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穂穂玉米歲歲情。

謝謝老鄉給的帶漿的嫩包米。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在屯西我們遇見了正在收割玉米的五位婦女。我給她們起個名叫“五人幫”。不是“幫派”的“幫”,是“幫助”的“幫”。就是五人組合在一起,五家挨戶收割。既提高了勞動進度,又減輕了勞累寂寞,是個好辦法。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為五嫂群像題照

……悠然

榆葉金黃屏遠山

群雕風采秋色間

紅衫綠袖舒心笑

詩意絕勝下夕煙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恬美宋家溝

斜陽無意罩遠山

美景宋家似墨妍

阡陌豐收妝野秀

巾幗踏樂下夕煙

一一易衡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今天收割完了。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我和“五人幫”合影留念。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收工了。

她們走在回家的路上。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紅菇娘,可甜啦!你嚐嚐?還治病呢!”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留個影吧!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走過白樺林就到家了。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有時,為了拍好一個鏡頭,我們尋找角度,搜索光線,不惜在地上摸、爬、滾、打。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讓我們留住這美好的瞬間。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家在三道的姑娘、姑爺回宋家溝幫爸爸媽媽秋收來了!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豐收的玉米,堆滿了大院。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姑娘、姑爺開著四輪車回孃家幫忙秋收。這不,忙了一天了,吃完飯了,天快黑了,該回三道溝自己家了。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手臂的黑影擋住了他的臉龐,但他那憨厚可親的笑容,已經印在了我的腦海。雖然我們初次見面,但我們卻像老朋友一樣久別重逢!小夥子,祝你好運!再見!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二道溝在黃土山南山根下。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這棵老樹幹,儘管無枝無葉,失去了綠色生命,但它也不願倒下,因為它的根已深深扎進了泥土裡。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邊走邊拍,一路風光。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我和行哲翻過黃土山就到了宋家溝了。

——(行哲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知道這是啥嗎?

對!氣包。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小時候,一不對勁差了氣,老人就用氣包熬水讓我們喝。你別說,真好使!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這是什麼?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樹上有個“老鴰窩”。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又是一條溝。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老樹皮?有看頭!

——(愛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宋家溝南邊的水稻田。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孤軍奮戰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勝似閒庭信步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懸崖上的收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你見過這麼高的蘆葦嗎!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麼哦!來了幾位陌生的客人”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金秋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深秋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金色世界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頭羊護衛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撒歡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小憩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牧羊曲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宋家溝小橋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天邊飄來故鄉的雲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農民在用塑料布罩秋香菜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一汪清水碧如藍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豐收的玉米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啊,朋友再見!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美麗的夜色多沉靜

(翔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步東坡原韻為宋家溝月夜題照

——悠然

紅葉正美秋滿枝

豐糧盈院雀先知

燈火依然難入夢

一溝明月正好時

——(秀濤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我愛宋家溝,我們愛宋家溝。愛這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愛這裡的生靈生命,愛這裡的父老鄉親!我們還會來的……

——(樹春攝影)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把我10年前的一幅習作《事事如意》,贈送給宋家溝。不僅僅是因為這裡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更是因為宋家溝人熱情善良,勤勞智慧。祝你們年年豐收,人人快樂;家家幸福,事事如意!

呼蘭河攝友:李愛群、陳行哲、戴秀濤、韓樹春、張 翔

2018年10月17日 重陽節

圖文紀實宋家溝——一個真實鄉村的影像記錄(作者:張翔等老師)

閱讀 19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