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立冬下雨一冬寒”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溫開元


農村俗語“立冬下雨一冬寒”有道理嗎?

在我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四立,立表示開始,而冬代表終結,立冬是代表著冬季的開始。立冬之後,氣溫開始急驟下降,萬物停止生長進入冬眠狀態,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也將正式進入寒冷取火的季節。這四個節氣在我國也一直是農民進行農事活動最重要的日子,在古代,連皇帝都會在這一天率領朝庭文武百官舉行祭祀活動。



我們都知道農村的諺語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在各個節氣之間,像“立春有雨淋,陰雨到清明”,說的就是如果立春那天有雨,那麼整個春天的雨水就比較多,一直持續到清明。這些諺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可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古代沒有什麼高科技能夠預報天氣,農民就根據長久以來掌握的天氣變化,就出現了與各種農事活動相關的氣候諺語,並以此來判斷未來的天氣情況和進行相關的糧食生產。

只是因為我國南北氣候相差實在太大,有些在北方的諺語到了南方就沒有效應了,特別是立冬的諺語,因為在南方特別是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就基本沒有立冬所說的雪雨天氣,也就很少存在寒風刺骨的時候。那麼像“立冬下雨一冬寒”指的是什麼呢?有道理嗎?



首先,“立冬下雨一冬寒”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雖說這些氣候諺語並不是絕對的準確,但經過幾千年的積累,既便有相差也不是很大了。要知道如今的天氣預報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準確率,那這些以前留下來的氣候諺語既便出點差錯也情有可原了。

再來說“立冬下雨一冬寒”,看字面意思就知道,這說的就是: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有雨,那麼整個冬季就有可能非常寒冷,也就是所謂的寒冬。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是:“立冬無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說的就是如果在立冬這一天沒有下雨,那麼整個冬天就有可能沒雨或雨雪會很少,也就是一冬睛;立冬如果下了雨,那麼在下個春季雨水就會多。可見這個諺語管的時間更長!


像這樣的立冬諺語還有:“立冬陰雨又起風,冬季雪花封狗窩”,意思就是如果在立冬這天颳風又下雨,那麼這一年的冬天就會非常冷,連狗都不願意出去。“立冬睛一冬凌,立冬陰一冬溫”,意思就是立冬那天是晴天,冬季可能是寒風凜冽的天氣,而陰天則冬天會比較溫暖。



從所有這些立冬諺語來看,他們所說的意思規納起來就是:

立冬晴、一冬晴;

立冬雨、一冬雨;

立冬陰、一冬溫。

大家說今年冬季的天氣會總樣?歡迎一起來分享所得!


小之草


立冬下雨,北方進入立冬後氣溫夜間較低 ,已經進入冰凍期。經過一場雨水後大地就會封動,冰封的環境會持續到大半個冬季。因此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nm水清則明


這種說法還是有道理的


小哥哥走鄉村


有點道理,這兩天西安一直持續降溫,而且還時不時的下著雨。


視覺的美


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不知道研究多少年的經驗,所以多少還是有些道理的


嗨我是大李


這種說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野蠻歐歐


立冬下雨的那年,就是今年東天要冷些,立了冬是已經開始進去冬天的季節了,慢慢的開始冷了


一抹彩霞546


有道理,北方冷空氣南下,下雨會更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