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藝術有高雅低俗之分?

徐徳惠


藝術的高雅和低俗之分,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此時的高雅藝術,彼時可能就是低俗的藝術了。反之,此時被視為低俗的藝術,彼時就可能變成了高雅的藝術。


比如,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詞總集:《詩經》中的勞動人民創作的歌謠,在當時是被認為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野語村言,是受到當朝的統治階級所鄙視的。在當時的統治階級看來的高雅藝術,在今天卻已經是枯澀難懂,除了專業的研究者去看他之外,已經沒有什麼人問津了。而被當時的統治階級所鄙視的野語村言,今天卻依然煥發出強盛的生命力,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等詩句,在今天仍然在廣泛的使用。

所以,所謂的高雅的藝術和低俗的藝術,一般來說,只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芝麻問答:孤獨的人


孤獨的人209381559


藝術的本體和客體其實都是人,創作者和欣賞者都是以人為本,沒有人的藝術創作是為了給豬🐷來欣賞的,不過動物創作的一些確實有,像什麼大象畫畫、海豚🐬畫畫,媒體倒是報導過。故而,所謂藝術的“高雅”於“低俗”實則都是人為差異導致的!


現在一提到藝術,脫口而出兩個成語“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對應的也就是高雅和低俗,二者最大的差別主要有兩點,一是呈現形式不同,二是受眾群體不同。



就拿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來舉例子,維也納新春音樂會是公認的高雅,什麼管絃樂器、打擊樂器、鍵盤樂器等等,反正一般人聽不懂,去聽的都是所謂成功人士,能不能聽懂也不知道,反正感覺是挺投入。再看我們民間的曲藝形式,著名的就是東北的二人轉,絕對的接地氣,城市劇場、田間地頭,隨時隨地都能演,內容也就是男男女女、家長裡短,但確實也可樂,人們普遍接受、喜聞樂見。但那些自詡為“高知”人士卻認為俗氣,甚至是惡俗!



再來看繪畫,當四下無人時,都願意看看金瓶梅、春宮圖,翻翻日本浮世繪,這是人性。但當我們走進故宮博物院、走進盧浮宮,看著這些歷史遺存,儘管也有不少赤身裸體,但就是覺得大氣恢宏,高雅至極。

何為高雅,何為低俗,其實都在人心!


金小主666


說真的,這個問題,我回答了不少次了,其實藝術在於一個欣賞人的眼光,通俗來講,這個東西或者畫作,你說好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你說不好,確切有他的不足,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金。

獨特的眼光:說一說藝術,有多少人懂真正的藝術,那麼作家還畫什麼,難道一幅畫作賣幾千萬的就是高雅藝術?問題來了,這個問題,值得去深思,好的藝術,就好比,伯牙遇子期,知音難求,遇到的不是緣分,而是對你作品的欣賞,3歲小孩的鴨梨有可能光禿禿的,50歲的老先生的鴨梨可能充滿著韻味,這就是存在必合理,我們用一個幼稚的眼光去欣賞,肯定覺得3歲小孩畫的這也叫畫,可我們為什麼不能換著方式理解,一個孩提的眼裡,鴨梨的美不是世俗,而是清奇的乾淨,50老人的鴨梨,顯得無力和無奈的壓抑,一樣的作品,可能會被不同的人灌溉無數的定義,可不同的眼光並不能證明藝術的俗雅之分,就好比一個人,漂亮不漂亮,美不美,在於欣賞的那個人,俗語說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樣一樣的。

辨別是非的心:這種辨別是非的心,我們可以理解為聰慧,比如說古人的詩句裡,字裡行間的愛意,或者不能言語的國仇家恨,我們能說這種作品是低俗嗎?不是有句話嘛!高雅低俗之分,不藏於山市,而存於眾觀。簡單來講就是你以為就是你以為的以為,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看什麼東西不管對人對事,不能片面,歷史後面的故事誰又知道,藝術的高雅低俗在於創作的本身,以藝術的眼光去欣賞不同的側面(女人),你會看到的不是某種電影表現的惡俗。


心情符號電臺


看舒服了就是藝術,看了想舒服了是人之本性,看了自己不舒服還給別人不舒服就是低俗!



鄉土緣生態


我喜歡聽郭德綱,借用他的話回答



車身攻城獅


藝術哪來的高雅和低俗之分?

有這個想法的人,思想本身就落了下乘了!

一切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經過提煉、昇華後又高於生活!藝術的高低、雅俗之分僅僅指代藝術家個人的思想境界,和藝術作品並無關係!

難道彈鋼琴的就一定比拉二胡的高雅?喝咖啡的就一定比吃大蒜的高雅?

難道吃西餐的就比下館子的高雅?我說那是裝逼你能信嗎?

歌劇就一定比民間小調高雅?宮廷畫就一定比民間畫高雅嗎?。。。

討論這個問題純粹就是浪費時間!


萬物皆明


原本人們對藝術是沒有什麼高雅低俗之分的,雖然藝術內容多樣、風格多樣,但是至始至終都以愉悅人們的心靈為宗旨,陶冶人們的情操,提升文化素養,沒有網絡媒體的時代藝術是絕對的高雅,完全是表達“真善美”,然而世事多變,

自從網絡媒體發達時,藝術就開始被俗氣“汙染”了,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深有體會,為什麼曾經高雅的藝術會被“汙染”變得

低俗呢?那是因為某一部分人抓住了人們“享受精神生活”這個人性弱點,從而對藝術弄虛作假、走捷徑,比如出現了用對口型的方式演繹歌曲,這是音樂藝術的低俗,

至於繪畫藝術和攝影藝術也是低俗的重災區”,古人的中國畫畫裡就好像仙境一樣,連畫只蝦看起來都是活生生的,而現在的中國畫看到更多的只剩下墨水了;連“西學東漸”的油畫藝術幾乎都是以赤裸裸的

人體畫為主了,接著而來的是人體攝影,

其實藝術從高雅到低俗,並不是因為出現了赤裸裸的人體藝術,要去承認人體繪畫和人體攝影都屬於人體藝術,只不過現在還沒有個標準來衡量人體藝術的範疇、裸露界限、倫理尺度,然而“赤裸裸的人體”卻已經蔓延在人們的視線裡,產能過剩就變低俗了。


都在信誓旦旦的說“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可為什麼藝術都成了暴利,而且“假畫、假字、假音”隨處可見,這可以說明藝術有高雅和低俗之分了吧,藝術可以教會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能力。


詩夜城主




畫家俞果


怎樣理解藝術有高雅低俗之分?

首先,藝術沒有高雅低俗之分

思想才有高雅低俗之分

你之所以覺得藝術分了高雅低俗那是人的思想導致的

其次,要如何理解?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但比較容易理解。江山社稷,朝代變更不是美人的錯,可為什麼會說她禍國殃民?那是人類的思想在作怪。

思想決定行動,行為導致後果,所以不必理會那些無稽之談。


花小牧


藝術無分雅俗,雅和俗各有群軆。所謂雅,乃文化群軆高者謂之,而所謂之俗者是百姓平民之賞者,此無分高低貴賤。賞者,受其藝術造詣而定。往往高雅孤寒,而俗而遍佈。成廣大群軆者還謂俗文化。此俗無貶低之意,謂之親民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