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博士的“含金量”有多高?

鄭福良ZFL


雖然現在博士已經不像一二十年前那樣稀少,不少人的親友當中就有博士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自己就是博士,但總體而言,我國擁有博士學位的人,總數目前只有七八十萬,並沒有很多人感覺的那麼多。任何一個通過正規途徑獲得博士學位的人,都需要付出很多,都是值得尊重的。

具體到985博士,總體而言,這是博士這個本來就比較優秀的群體中,相對更優秀的群體。能獲得一所985大學的博士學位,都是經歷了多年的苦讀,特別是博士期間為了達到畢業的標準,而需要耗盡心力做出一定成果,寫出文章並發表,最後還得寫出經得起審查的博士論文並答辯過關。

何況,最近十年來,博士畢業越來越難,各個985高校對博士畢業的標準越來越高,延期畢業的情況越來越多,能夠畢業獲得學位,其中的艱辛,外人往往很難理解,但對當事人來說,讀博的過程,往往是一個“煉獄”般的過程,艱苦、艱難、艱辛,這些,註定了985博士學位必然具備、也應當具備較高含金量。

當然,985大學本身也是有差異的,這39所大學雖然總體都很好,但也有相對高下之分。這一點,從市場認可度來說,也很容易理解。

從就業市場的角度來看,同樣是進高校任教,一流985可以進入排名較低的985大學,或者進入比較強勢的211任教,比如北大清華及華東五校的博士畢業生。而普通985往往很難進985任教,除非有較好的成果證明了自身實力,也達到了985高校的招聘要求,比如有幾篇影響因子不錯的文章。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985博士畢業生無法留校任教的最重要原因,因為達不到留校任教的要求。

普通985的博士畢業生,更多的是進入普通211大學或者普通本科任教,要進入比較強勢的211往往都有難度或者有一些限制條件。比如,排名20名左右的985大學的博士也可以進入西南財經大學這種不錯的211大學,但往往只是聘任,要拿到正規編制往往有難度。而這類博士進入稍弱一點的學校則往往比較受歡迎。

我上面之所以把985博士分為一流985和普通985,是因為同為985博士,不同學校之間的差異並不很大,至少並沒有985本科及碩士的差異那麼大。

站在博士培養這個角度來看,一流985(通常指學校為內地top10)固然相對較強,但和普通985相比,也基本並沒有明顯的壓倒性優勢,大家同屬於一個量級的,都是內地大學中能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人才。

如果與國外大學做一個比較,內地985大學的博士,都無法同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相抗衡,這一點,即便是北大清華的博士也不例外。本土985博士的含金量較高,是內地能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人才,但放眼世界,實際上最多隻屬於二流水準,與國際一流水準的博士相比,無論是眼界、思維、創造能力,還是實際成果,往往都相去甚遠,這是由我國博士教育在目前相對較低的綜合水準決定的。

這也是我國名校往往對海外回來的國外一流大學的博士非常青睞,把大多數崗位都留給他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綜合而言,在國內,985博士是我國能自行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人才,含金量在內地較高;但如果放眼全球,我們的985博士最多隻是二流水準,甚至三流水準,含金量比起世界一流來看,還有很大差距。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三個985”的博士含金量高。本科、碩士、博士都是985畢業的,就是“三個985”。

理工科博士比文科博士的含金量高,不是高一點,而是高N倍。在信息化、智能化社會中,文科博士的見解,基本上跟老百姓差不多。

理工科中與信息、智能科技相關學科的博士最值錢,含金量最高。

經濟金融學博士,如果本科是985大學理工科畢業的,含金量就高;如果從本科開始就是文科生,這個經濟金融學博士就是假的,以後只能成為磚家。

智商低於150的,不要讀理工科博士或經濟金融學博士,否則自欺欺人,很痛苦。

文科生如果本科畢業能找到工作,就不要讀碩士博士,以免耽誤大好青春。


老劉192412625


這個要分類來說!

985高校博士

首先,能考上985高校博士本身就不怎麼容易,肯定是有一定水平的,這個不能酸!

但是我們要硬說“含金量的話”我個人感覺,要分類說!


第一,我們來說推免生

什麼叫推免生,就是那種一路保送上面的那種,一般這樣的9857高校博士出來,都是很吃香的!

因為根正苗紅,你要明白,這樣的都是本身就是985大學的,然後成績達到能保送的資格,屬於嫡系部隊!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

這種屬於含金量普遍很高的!




第二種,考試考上來的!

我們一定要明白,研究生和博士生,本意上就是一種在某一學術領域有一定研究和成果的代名詞!

但是正規考試考上來了,大多為普通學校的同學,因為他們沒有保送資格呀!

這些人考試很厲害,但是來的目的不是做學術,是為了鍍金然後出去找工作的!

所以,含金量遠不如名校保送生!

這也是為什麼,清華有金本科,銀研究,銅博士的說法!

很多人考上了,水一水,研究生,博士生就畢業了!




第三種,認定一個專業學習的!

這種人很少,但是存在!

有的人啊,本科學了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然後突然有一天醒悟,希望學點東西,幹自己喜歡的事情!

然後認定一個領域,考研,然後又考了博士!

這種人,自身的人脈資源可能很少,但是很可能就是一個苦行僧,一接觸,你就知道,這是一個肚子裡面有貨的人!

這樣的985博士生啊,少,但是含金量最高!




結語:

這樣分情況而言,比較合理。


由我答


總的來說,博士的含金量是高於碩士和本科生的。

雖然現在每所高校都會發布就業質量報告,報告中關於就業率的數據都很詳細,只有少部分高校公佈了薪水數據,挑幾家有薪水數據的給大家看看。

上海交通大學(數據來源於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在薪資方面,我校本科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78 萬元;研究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4.60萬元。本科生年薪集中於 9-11 萬元,最高可達 42 萬元。研究生年薪則集中於 10-13 萬元,最高可達 48 萬元。總體而言,薪酬與學歷成正相關。

四川大學(數據來源於四川大學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南京大學(數據來源於NJU2017就業報告)

從上面三所高校的2017屆畢業生的薪酬可以看出來,學歷與薪水成正比的關係,但各個學校間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上海交通大學和南京大學碩士、博士比本科畢業生的薪水略高,四川大學碩士的薪水比本科高一些,但博士的薪水高得比較明顯。

四川大學月薪8000以上的碩士只有不到20%,而南京大學超過70%的碩士年薪過10萬,只有19.3%。

但是具體到不同的專業或院系,博士生的“含金量”差別就比較大了。

看了10幾所高校的就業報告,只看到南大有各專業的薪水數據,就拿這個數據管中窺豹吧。

從表中可以看出博士平均薪水最高的是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其次是物理學院,年薪均超過20萬,最低的哲學系、政府管理學院都不到10萬。

另外,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育研究院博士的年薪比本科或碩士高出10萬。但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數學系、現代工程與就用科學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哲學系,博士的薪水均比碩士低,甚至有個別專業比本科都低。

所以說同一所大學不同專業博士的“含金量”還是差別很大的。我個人在日常的工作中,只要情商沒有太大的問題,博士的薪水後勁也還是挺足的,但是,沒有找到博士就業一段時間之後的薪水數據,不能妄下定論。


無憂精英網


說一個數據吧,全國近五年每年高考專科和本科錄取700-800萬人,碩士研究生每年錄取55萬全日製+20萬左右非全日制,博士每年招生人數在5萬~6萬。碩士研究生這兩年招生稍微有提高,但也就維持幾萬人的提高,提高不多。很多人覺得碩士招生人數提高了,那是因為全日制和在職一起考試錄取了,以前是分開的,五年前的碩士招生人數就在50萬左右。博士招生新增了博士點,但博士名額沒有增加。中國有14億人口,高學歷所佔比例遠不及美國和日本。還有,有人說碩士博士滿大街都是,那請問,你的家人親戚朋友裡有幾個,當然你要在高校,研究所,好的國企,事業單位或者500強等,高學歷的很多,因為很多隻招碩士甚至博士。所以,985博士含金量很高的,畢業後工作待遇也很好,有安家費,有的分住房,解決配偶事業編制等等。具體大家可以看各地高校給的招聘待遇。我有師兄師姐就是這樣的。


做科研的老夫子


單純985博士的含金量不太高,頂級學校的可能好一些

分析一下985,211對一個人今後就業,科研的影響吧

首先從考取985博士的難易程度來看,現在基本上都採取申請考核制博士,有個A基本上都能進各大985了。進985院校讀博的難度遠小於進985讀研,更小於本科就是985。

其次從博士去向分析985博士含金量。一般讀博為了進各大高校的較多,工作碩士就夠了,高校輕鬆,當個碩士生導師,再有個好平臺,那項目不斷,收入相當不菲。但進高校只看第一學歷和論文成果。985只給你博士文憑,科研成果和第一學歷還是看你自己的出身和天賦,對於重點院校招收博士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個211.兩個985!或者三個985甚至海龜,國外研究所工作經歷等等。本科不是211及以上院校的博士,進重點高校的可能幾乎為零。

最後分析一波985高校博士生對自己的認可度,哈哈。他們只會認為自己是在這個985高校進修。母校?想多了,他自己都很難承認這個985是他母校。😄。

總結一下:讀博士看的就是科研成果,好的學校科研平臺高,出成果的可能大。差的自然相反,985可以給一個相對好的平臺,但也僅此而已。另外為啥說頂級院校好一些,例如清北,因為我們這裡,從普通百姓到達官貴人,清北是神一樣的存在,不論你三個學歷都是什麼,只要有一個捱上了清北的文憑,那社會認可度都是很高的。


o追夢的小青年o


1、讀博士不易,且行且珍惜。無論你在以前階段的學習中多麼順風順水,博士階段都意味著你需要一個人在你研究的領域內做出獨創性的貢獻。這種獨創性沒有人能幫你,導師只能在大的方向上提點,具體到科研設想的提出、實驗設計、結果驗證都需要你自己完成。尤其是這樣一個循環走完後,發現做了很久做出來的結果跟shit一樣,挖空心思所謂的改進結果還不如原版。這種打擊你可能需要經歷無數次。一個設想被否定,下一個設想不知道在哪裡,這種絕望讀過博士的人才懂。

2、整體而言國內博士學位的含金量都在提高。五年前我入學時,畢業的博士一人能有一篇SCI就算很不錯了,到現在,每人好幾篇,做的好的還能有一兩篇TOP。國內科研環境競爭激烈,博士為了畢業找到個好工作,只能不斷練就發paper的本領。

3、985高校的博士整體當然水準很高。如果再具體一點,可以去看這個學校是否執行教育部統一的盲審系統。這個系統裡完全匿名,也就是說,你和你的導師都不知道論文會到誰手裡。再加上對於評價結果有嚴格的追蹤反饋,匿名評審的專家都會相當負責,沒有一定貢獻的論文是很難過這一關的。據我所知,國內目前排TOP的幾所大學的個別專業還沒有執行這一系統,當然水過去也會相對容易點了。


小一的猜想


現在不能只是說985高校博士的含金量高不高!其實如果能讀到博士,起點就已經比很多人高了。但現在學校分級很明顯,有世界知名院校,全國重點院校,985工程,211工程等等分級,比如說清華北大的博士那肯定相比國內其他院校畢業的博士肯定含金量會高,同時現在也是要看“出身學校”的,就是你的本科,碩士研究生的學校是不是全國重點院校,如果你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階段都是全國重點院校,那毫無疑問你的博士含金量是很高的,所以對於這個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來分析,不能只是單純一味的說985高校的博士含金量!


凌霄峰287


看到這個標題覺得不夠專業。中國學生已經讓這個社會里的不專業人士給洗腦。什麼985,211清華北大都是現在學生的理想大學。然後很少鼓勵學生根據他們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去學他們想學的專業。在頭條剛看2018年中國大學化學工程專業排名,比如說南京工業大學(不是985, 也不是211)但化學工程排名全國第4,而南京大學(985)化學工程排名全國第32名。那麼你說是南京化工大學的化學工程博士含金量高,還是南京大的化學工程博士含金量高呢?所以家長們應鼓勵自己的小孩子們選自己有興趣的專業發展,因為自己有興趣才能學好,才會有創造,才會有發明。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對國家和領域真正有用的國際級專業人才。不要一天到晚搞學校排名了。好好地發現自己小孩的興趣和特長,創造條件幫助他們發展。這樣我們才有希望培養出我們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mike2016


如果只從入學難度來講,博士低於碩士低於本科。國內的博士教育含金量較國際水平還是偏低,但本科的入學質量還是很高的。碩士推免佔很大份額,考研競爭數量較之高考更是低很多,而國內的985博士入學更是以科研考核為主,基本上一個正常的研究生有著讀博的志向,絕大多數都是可以上一所985學校。

從結果來看,985的博士較之985本科生,個人總體含金量還是前者居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