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是什麼意思?

老張談三農


農村老人常說''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是什麼意思?這句俗語是很有道理的,這是經過多年的經驗累積,雖然看似很平淡,其實也不只是一些隨口說說而已,是在我們不注意的前提下,經過計算之後得出的結論,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二十四節氣其中的意義巨大,是我們對於節氣的深刻理解得出的經典解讀。對於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是很有道理的。



有一些說法是立春在春節之前的,加上春節等於兩春夾著一個冬天,被叫做兩春夾一冬,也被叫做雙春年,立春較早,對於環境空氣溫度都有很大的不同,也被稱之為“兩春夾一冬,無被也過冬”一直被譽為是標準的暖冬說法,暖冬對於農業生產是極為不利的,暖冬會造成雨雪的減少,天氣的乾旱對於農業生產極為不利,由於氣溫居高不下,病蟲害也很容易滋生,來年的農作物也必定會減產,所以農村也有俗語叫做“雙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


其實真正的雙春年不是這樣理解的,真正的雙春年指的是農曆,一個年之間遇上兩次立春,其實我們有時候往往很注重陽曆,而這裡指的雙春則是農曆,比方像2017年立春在2月3日(農曆正月初七),而2018年立春在2月4日(臘月十九),陽曆看似一年一個立春,而按照農曆來說,一個立春在年頭,另一個立春在年尾,正好符合兩春夾一冬的說法。

對於雙春年,天氣變化對於我們的生活確實是有很大的影響,冬季如果不寒冷,對於生活和農業生產,都是很不利的,只不過現在的環境已經不是原來的環境,天氣也已經不是過去的天氣,很多時候現在的天氣真的讓人很難以琢磨,有時候這些老話俗語也有走眼的時候,就連發達的天氣預報都有失誤的時候,這些俗語老話也只能作為參考參考,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我是渭北虎哥,一名從事裝修行業多年的草根創業者。

農村俗語:兩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說的意思就就說,假如這一年當中的冬天,頭尾遇到兩個春天,那麼這個冬天就肯定是一個暖冬了。

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我們的正常的年月裡,立春是一年一次的,但由於我們國家是兩套年曆表(農曆和陽曆)。而在農曆年中閏月的年份居多,所以就會出現一年當中出現兩個立春現象。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的農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自己總結出來的結晶,那麼到底兩頭春暖不暖烘烘?也不是那麼絕對的,這個是隨氣候的變化而定的,如果說立春在春節之前恰好遇到暖氣流提前到來,那肯定是個暖冬了。所以在農村也有:兩頭夾一春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所以,個人認為農村的這些俗語能就穿下來也是有它的道理,畢竟是勞苦大眾的人們經過常年的總結,得出來的結晶。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我們更應該相信科學多一些。

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不足之處勿噴,覺得還行,轉發評論,點贊關注。


渭北虎哥


農村老人說“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俗語大多是農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雖然看似與世道脫軌,但仔細揣摩仍舊很有道理。

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現在的冬天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冷了。記得以前冬天要下好幾場雪,厚度能達到20公分,現在最多的也是10公分以下

以前農民根據經驗總結出“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這裡面的春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意思是如果在農曆一年當中的開頭和結尾分別都有立春,也就是兩個立春,這一年的冬天就會非常暖和。

今年(陽曆2018)是狗年,年初沒有立春,因為立春在去年的臘月19,明年的立春剛好是臘月30,也就是說不存在兩春的情況,所以今年的冬天會很冷。

那麼這個預測到底對不對呢,還有幾個月,請大家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紅叔三農關於“兩春加一冬,必定暖烘烘”的解釋,歡迎點評,也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更多三農的知識。


紅叔三農


它說的就是在農曆的這一年裡面,如果年開始的時候還年結束的時候,有兩個立春的話,那麼這一年裡面的冬天可能是比較暖,沒有那麼冷,但是如果只有一個立春,那麼多天可能就會有一點冷


農城小妹


農曆一年之內年頭,年尾有兩個立春的話,這一年就會比較暖和,今年只有一個立春,是在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照這種說法來看的話今年冬天是不會暖烘烘了。


農村羔羊


這句話意思就是(比如去年就是臘月二十幾,和正月初幾,這就叫兩春加一冬。


廉潔農民


有兩個立春的話,今年就會比較暖和!


紅運鄉村


就一年有兩個春,天氣就沒有那麼冷,比較暖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