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病了走了,從痛苦中走不出來,該怎麼辦?

聞子665


沒有人能幫你,也沒有人的語言真正能勸慰你,痛苦不會消失,只會隨著時間慢慢的我們會變得接受現實了,哭也只是偷偷的一個人去想念他們了,有孩子嗎?,有孩子就必須走出去,我也曾想過跟他一起去死,可是兒子沒了爸爸再沒了媽媽,他怎麼辦?我必須活著,而且必須又當爹又當媽的,好好活著,活的比原來還要好。身負兩個人的責任,責任重於一切,為了逝去的愛人,為了兒子,為了父母,你不用堅強,那些只是安慰別人的話,你需要做的就是演給親人朋友們你是堅強的,而我們自己,只能偷偷的想念,偷偷的抹淚,保重朋友,為了逝去的他們。


於瑜漁


愛人病了走了,從痛苦中走不出來怎麼辦?我來說兩句。

兩口子從年輕走到中老年,一個鍋裡撂勺子幾十年,雖然也有磕磕碰碰,但畢竟是床頭吵架床尾和,心裡都還裝著對方。只要誰有個頭疼腦熱的,那還真是結記得不得了。

現在,其中一個人走了,剩下寂寞孤獨愁,怎麼不讓人悲痛欲絕,思念萬分呢。

現在一個人,缺少了夫妻之愛,怎麼生活呢?跟著孩子吧,隔代如隔山,你說什麼他們聽不進,說的少了不理睬,說的多了嫌膩歪。不說吧,又忍不住。弄不好,孩子給你弄兩句,你還真的下不了臺。受了氣給誰說?還不是對著那一口子的畫相默默發呆。

自己住吧,白天看太陽,從東方升起看到落在西方;晚上不是數星星就是數月亮。星星多了數不完,月亮只有一個,數來數去不見長。這種生活,豈是孤獨二字所能概括得了。

孩子們呢,週一週日忙上班,週六週日家裡要幹活,遇到五一、十一陰曆年,還要出去逛一逛,怎知道家裡還有個老爹或老孃,在把祖孫來嚮往呢!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另一口子走了怎麼辦,我勸你抓緊再找一個吧。同齡人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習慣,走到一起有話兒可說。還可以二十四小時做伴,互相照顧,互相體貼,就是有個頭疼腦熱的,也能互相有個照應。真正做到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共同度過寂寞無聊的老年生活。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我也是一個單親家庭,丈夫病逝,我真的無法生活。自己又是一個病人。小孩也有病,當時我天天流淚,就是天踏了,我真的爬不起來,但又有誰為自己呢,自己倒下,孩子怎麼辦,老天把我還留在人世,我就得活下去。

也是為了愛人,他走了,但我們的孩子還要有人照顧,兒子回家我還能給他一個家,為母親也有溫暖,時長心痛,只能自寬自解。世上事事難料,誰也不知今後怎樣。但活著在苦,在累也只有堅強!

丈夫走了,何嘗不想,他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有他我才幸福,可現實就是殘酷,生死由命,誰能有辦法阻止!

當時我真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是黨的政策救了我的家庭,小孩有國家醫院治療,兒子也能自實其立。我也安心一些了,人真的命運捉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你說另一半走了,你只能堅強,好好的活著,你在痛也沒有用,人死不能復生。人不可能同時離逝,怎有前有後!都有歸塵的一天,難過時在野外散散步,自勸自己。晚上看看電視,寫寫自己的感受,一定有孩子。可以和孩子聊聊天。時間也向流水,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心痛慢慢會好的!

祝你早日走出痛苦!開心快樂走完餘生!





日月星晨86


大千世界,無所不有,夫妻本是同林鳥,各自奮飛有先後。人生在世生死難免,不是妻子失去老公,就是丈夫失去妻子,家中留有老人和孩子,另一半的負擔很重的。尤其是三四十歲五十歲的中壯年男女,在生活中失去了伴侶他(他)會孤單寂寞,吃不好睡不香,對身心傷害很大。我身邊有些中年男女失去伴侶,他(她)趁中年年紀不大,再組合家庭,又迎來了幸福。我鎮袁大發今年57歲前十年他老婆和人爭吵服藥身亡,留下兩個10來歲的孩子,他又當爹又當媽,又不能經商做賣買,生活過得不是滋味。鄰村女人李玉菊55歲,前十年他丈夫外出務工不幸落水身亡,留下了三個未成年的女兒,一個女人還有婆婆生活過得困難。2010年兩個通過別人介紹組合了家庭,李玉菊在家照顧五個孩子,而袁大發經商做生意,兩人組成一家五個孩子有兩個務工,一個高中兩個考上了大學,現在他們過得很開心。如果失去了另一半,年齡容許你也可以成家,為逝者撫養老小,他(她)會含笑於九泉,你如果勞累折磨自己他(她)死也不眠目。死者已逝,生者自重,要自強自律過好每一天。(文中化名)。







關注社會情感文化


夫妻倆和睦相處、彼此相親相愛一輩子,其中一人因病而走,作為夫妻的另一半,難捨難分,傷心和痛苦那是可想而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姻緣前世生、種子隔年留;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知……這些都是說明夫妻倆走在一起是多麼的不容易,又有誰不珍惜這份感情呢?有兒有女,有的還有孫子,想死也死不成,想活又難從痛苦中走出來,磕睡來了睡不著,肚子餓了吃不進,眼睛哭腫淚流乾,不死不活的日子怎麼過?還得堅強、堅強再堅強!夫妻倆已經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彼此關照有佳,話又說回來,都老夫老妻還有什麼滿足不了的呢?不是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死,畢竟只是願望而已,倆人總得一先一後,說實在話,先走的人也不想走,那是閻王爺在催,後走的人不想活,那是閻王爺卻又不想收,這都是命,半點不由人。天仙配神話劇中的七仙女,也是捨不得,捨不得董永也要舍,離不得董永也得離,雖是神話,但現實中確實值得借籤。其實,失了愛情還有親情和友情,要化悲痛為力量,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坎,勇往直前才是道。老夫老妻的倆老口,先走的一個在未死之前更應勸告自己的心愛之人,要求他(她)日後要好好的生活下去,儘量要他(她)答應承諾,樂觀而走,走得坦然。倆人相處一輩子,不可能沒有矛盾和缺點,多想想倆人的不愉快之事,多到倆人經常走的地方走一走,多在憂悶之時哭幾場,多看看兒孫滿堂的場景,多想想別人跟你一樣是如何熬過這段苦日子,多想想這一生對得起老伴,沒做虧心事,問心無愧就是了,不要整天象掉了魂似的,人是鐵飯是鋼,該吃的照吃,該喝的照喝,從少量多餐開始,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從痛苦中學會走出來,生者的堅強是讓死者安息的最好表白!


大王19966


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最愛的人走了,你陷入無邊的痛苦中走不岀來,你能問大家說明你的性格中還有積極的一面,你想走岀來,只是一時半會走不岀來而已。我想你們一定很相愛,夫妻幸福美滿,他她是你全部的寄託,他她走了,你受不了,你的心一下子空了。你要這樣想,人生本身就是個死亡的過程,只是早晚而己,再相\\愛的人也會分開。從現在起學會獨立,自己給自己寄託,把自己的心填滿,使自己慢慢變得心理強大。把悲痛留給時間,時間是個好東西,它會讓每一個痛苦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走出來。你要這樣想,如果你走不岀來,他她在另一個世界又咋能安心,為了你心愛的他她,你也要走岀來,不然你就真憂鬱了,人生太短,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你只有好好地活著。獨立自強,熱愛生活,他她在另一個世界才能安心,你那麼愛他她,只有健康,陽光地活著才是真正的愛他她,願你儘快走岀悲痛,做回自己。


江湖上人1980


你的愛人走了,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死亡,是每一個人都無法迴避的事情。它就像我們每天睜開眼都必須要面對生活一般,無論你想或者不想,都必須要面對並且去經歷。

什麼是死亡?

死亡就是心跳呼吸停止、細胞開始分崩離析、思維活動停止、物質形態逐漸湮滅。

什麼是死亡?

死亡就像睡著了一般,你睜不開眼,說不了話,動不了身體。

什麼是死亡?

死亡就像你還沒有出生時一般,什麼也不知道,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痛苦、最讓人不能接受的便是人都有一死。

而我,作為一名常常見證死亡的急診醫生,卻有著自己不同的看法:死亡並不痛苦,痛苦的是艱難的生活。死亡對於患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有時候甚至是一種解脫,但對於愛著患者的人來說卻是常久難以解脫的苦難。

這或許,便是人同其它生物的不同之處吧。

有時候,我甚至會異想天開的想:或許這個人世間根本就沒有死亡,那些停止了心跳呼吸的人們只不過是去了另外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不一定是天堂,因為根本就沒有天堂。

這個地方正是我們的腦海心間,那是遠比天堂美麗幸福的地方。

所以,你不必難過:因為死亡對於她來說是一種解脫。

相反,你應該更加堅強勇敢、你應該更加樂觀的去繼續生活,因為你的妻子雖然離開了這個浮沉的世界,卻住進了你的腦海心間。

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重要,更幸福嗎?


最後一支多巴胺


親人離去,面對人生最沉重的打擊,任何安慰都顯蒼白無力。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無論坎坷泥濘還是一路坦途,結局都是死亡,每個人都殊途同歸。

中國人普遍怕死,就連最想得開,覺悟的人,都會說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春上村樹曾說過,死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是另外一種存在形式。怕死是因為我們缺乏宗教信仰,從來沒有一個萬能的上帝告訴我們,只要好好的活,死後靈魂就可以進去天堂。我們也不太相信生死輪迴,就是固執的跟死亡作著各種抗爭。另外,我們的文化中,也沒有太多對死亡的解釋,於是,死亡就變得更加神秘而可怖。

其實,如果多讀一點哲學或者宗教方面的書,把死亡看做生命的一部分,像對待自己一樣看清它,理解他,安撫他,或許就能跟死亡做成心照不宣的朋友。

誰都會離去,誰的離去都讓至親的人悲傷難過,但我相信沒有那種傷可以不被時間沖淡。之所以還有那麼濃烈的痛,是因為你們之間曾濃烈的愛值得一份痛,所以,承受吧,直到時間把你療愈。


每日三思不亂於心


摯愛的人走了,的確是刻骨銘心的傷痛,要想一下子從悲傷中走出來,太不容易了。深表理解和同情。兩人的感情越深,留下的另一半就越痛苦,更加懷念兩人共同生活的點點滴滴。不過你應該反過來想一想幾乎所有的伴侶都有另一半剩下的時光,不管你愛還是不愛,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去了的一半肯定希望話著一半生活得更好,如果你不開心他(她)也會在那邊擔心你的。為了你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能夠安心,你必須想辦法使自己從痛苦中走出來。比如多和朋友聊聊天,多出去走走,多想些開心的事情。時間是治療創傷最好的老師,把自己的心解開,讓以後的生活重拾快樂。


白開水192465319


小書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心理諮詢。可以從下面兩個心理學流派來介入:

1、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抑鬱症患者由於沒有在精神世界充分的完成與已喪失客體的哀悼,實現與客體分離所以致病,甚至因為無法分離,最終也隨之走向死亡。愛人病了,走了,自己痛苦的走不出來,意味著一個重要客體的喪失,痛苦自是必然。要想走出痛苦陰鬱就需要在專業人士的陪伴下,在痛苦中沉浸並充分完成對重要客體的哀悼,實現精神上的分離,將痛苦昇華,令心靈得以療愈,從而開始新的生活。

2、存在主義:存在主義心理學研究的四大人生主題包括,死亡、孤獨與自由、生命的意義、責任。通過圍繞主題陪伴來訪者去領悟死亡與分離帶給自己對生命新的更深厚的理解,重新尋找和建構人生的意義及價值,化悲傷為力量,以自我負責的態度再度出發,最終走出痛苦。(《泰坦尼克號》式的心路歷程)

~書到用時方恨少,此處有經兩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