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工地

在80年代以前,天津人喝海河水。當時有一句順口溜叫“天津三大怪”:恆大煙見抽不見賣,公交車沒有騎車快, 自來水能醃鹹菜。一是說恆大煙在市場買不到,抽恆大的人都有路子。二是說公交車人多,上下車摽門,速度慢不如騎自行車。三是說飲用水是鹹的,當時還有一句歇後語,“海河水——閒遛兒(鹹流兒)”。

70年代末,京津冀乾旱嚴重,海河流域水源奇缺,九河下梢的九河有八條斷流。北大港、團泊窪、於橋等為天津供水的幾個大型水庫,水位降到死水位以下。地下水抽吸過度,引起地面下沉一兩米。天津第一發電廠被迫停止發電,紡織、印染、造紙等用水大戶面臨停產威脅。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工地

海河水位只要再降20釐米,水源就徹底斷絕了。天津的生活用水,由原來每人每天70公升降到65公升,水質又極惡劣,泡茶是苦的,熬粥是鹹的。很多“70後”的天津人都還記得住大雜院,排隊到衚衕裡的水龍頭前接水的場景。趕上水流小,隊伍能排出半里地。也就是說,這個時候,作為第三大城市的天津,連又鹹又澀的海河水,也快斷流兒了。

國家研究了二十年天津的用水問題,最後終於下決心從灤河調水。灤河在距天津幾百裡外的河北省遷西縣和遵化地區,引灤入津,就是把灤河上游、河北省境內的潘家口和大黑汀兩個水庫的水,引進天津市。1981年8月,引灤入津工程立項,1982年5月11日,水電部部長錢正英按動電鈕,打響引灤入津工程第一炮。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開工典禮

引灤入津工程的引水渠,全長234公里,需治理河道100多公里,開挖64公里專用水渠,全部工程開鑿出的岩石達140萬立方米。全線隧洞、泵站、管道橋樑等工程項目共有215個,其中包括穿越我國地質年齡最古老的燕山山脈的引水隧洞。

全長9.69公里的景忠山隧洞油鐵道兵負責施工,這是引灤工程最長的引水隧洞,地質條件差,地下水長流,塌方沒個頭,石如豆腐渣,誰見誰發愁。那個年代沒有先進的機械設備,只有人力小斗車,景忠山隧洞這樣的石質,按通常開挖速度一天最多掘進一米,如果兩頭並進,需要17年挖通。施工人員決定“長隧短打”,同時開鑿17個通往引水隧洞的支洞,加上進出口,開闢36個工作面同時掘進,用了一年零四個月將隧洞打通,日掘進6.8米,該項工程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工地

部隊戰士在施工現場附近臨時搭建起木板房。下井掘進的戰士非常艱苦,七米高、六米寬的隧洞,用管子搭起三層架子,一排人在三層架子上打風鑽,有水時滿身泥,沒水時被塵土嗆得難受,必須帶防塵面具和安全帽。

深冬時節,燕山雪花大如席,氣溫降到零下二三十度,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喝酒。兩個連隊負責一個工作面:一個連隊專打風鑽放炮,炸出三米後上洞休息,另一個連隊清理現場碎渣,用小車向外推到斜井,再用大型捲揚機向外拉,用汽車運走,連續工作幾天幾夜是常事兒。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天津人喝上灤河水

隧洞地質條件惡劣,風化石很多,小塌方天天有,隧洞頂有泉水如下雨一般,地上有活水,時時要向外抽水。洞下管理非常嚴格,有專人觀察洞上的情況,如有意外,立刻發出警報。但即使如此,仍有事故發生。

許多老兵退伍的時候,工程還沒結束,沒有一個人離開工地。後來部隊下了死命令,逼著這些老兵走,有些老兵打好揹包,明天就要上車走了,晚上還要下洞,幹最後一天活。很多老兵最後走的時候,把領章、帽徽摘了,揹著揹包,順著河沿,走到洞口時,還集體敬個禮。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紀念郵票

20萬人次天津市民參加了義務勞動,許多文藝工作者到施工前線慰問。詞作家萬卯義1982年在工地寫了《灤河的浪花你去哪兒》;1984年央視春晚,於淑珍唱了《灤水香茶獻親人》,代表天津人表達對引灤入津建設者的感激之情。

1983年9月5日上午8點,潘家口水庫、大黑汀水庫和引灤樞紐閘依次提閘放水,灤河水翻山越嶺,通過輸水乾渠經遷西、遵化進入薊縣於橋水庫,再經寶坻至宜興埠泵站,分兩路進入天津市區:一路由明渠入北運河、海河;另一路由暗渠、暗管輸入芥園、凌莊、新開河三個水廠。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引灤入津浮雕

9月11日,灤河水流進千家萬戶,天津人民喝鹹水、苦水的歷史從此結束。有人等不及燒開,便對著水龍頭喝了一通;街道給每家發了一包茶葉,過去天津人用鹹鹹的海河水沏茶,幾乎忘了茶葉的味道,用灤河水沏茶,清香浸脾。

1988年9月10日,引灤通水五週年之際,天津三岔河口岸邊矗立起一座雕塑,題為“母子盼水”,下面是鄧小平題寫的九個大字“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引灤入津工程結束了天津人喝鹹水、苦水的歷史,也為天津人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引灤精神”。(文:何玉新)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海河引灤入津紀念碑

80年代引灤入津,改變天津人“自來水能醃鹹菜”的歷史

海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