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有一個人,不吃巧克力、冰激凌,也不喝可樂,每天堅持低脂飲食和健身。兩個月後,他胖了17斤,還得了脂肪肝。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健康界國際”為大家分享的這部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來自澳大利亞導演Damon Gameau。他把自己當小白鼠,連續60天每天攝入含有40勺糖的“健康食品”,就是為了找出糖對人體的影響……

在影片《王牌特工 2:黃金圈 》中,朱利安·摩爾飾演的反派在看到咖啡中加糖時說過一段話:“糖的成癮性是可卡因的八倍,每年因吃糖而喪命的人比因毒品而死的人還多五倍。但吃糖是合法的,所以,儘管加吧!”

這段臺詞並非危言聳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把糖和煙、酒並列為腫瘤的三大誘因。今天,“天下好醫”為大家分享的這部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來自澳大利亞導演Damon Gameau。他把自己當小白鼠,連續60天每天攝入含有40勺糖的“健康食品”,就是為了找出糖對人體的影響。(福利:後臺回覆關鍵詞“糖”,可獲取這部電影的觀看二維碼)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糖和脂肪,誰才是罪魁禍首?

關於糖的第一份報告,出自公元前8000年的新幾內亞。當地有一個傳說——當人類愛上甘蔗的莖後,就徹底改變了。

在12世紀,糖傳入歐洲。由於糖的珍貴,很快成了貴族地位的象徵。在茶或咖啡里加入糖被認為是一種高級款待和“炫富”工具。據說,伊麗莎白一世非常愛吃糖,因為吃太多,她的牙齒都變黑了。

然而,1955年一件事情改變了人們對糖的看法。時任美國總統的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深受心臟病折磨。關於心臟疾病問題的研究就此走進了大眾視野。科學家們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脂肪是心臟病的根源,另一派則認為糖才是罪魁禍首。

在過去的20年中,兩派科學家進行了激烈的爭論。最後“脂肪派”獲得了勝利。此後,低脂運動在全世界各地全面展開,很多“健康食品”都打出了“低脂”的宣傳口號。

但是,食用低脂食品真的就可以保證健康了嗎?人們的腰圍依舊在變粗!這時大家這才意識到,脂肪可能已經被冤枉了大半個世紀,或許人類健康的真正殺手是

糖!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甜蜜”的挑戰

21世紀,隨著糖逐漸滲透到我們的食物供給,它是否影響了我們的健康?每天攝入多少糖才是健康的呢?勇敢的Damon決定通過試驗來尋找答案。

現代人平均每天攝入的糖量大約40勺。接下來60天,Damon每天都要攝入40勺的糖。這40勺糖必須包含在加工過的健康食品中,不能是軟飲、巧克力或冰淇淋等“垃圾食品”。

實驗期間,Damon的一頓早餐是這樣的:甜味早餐穀物(含糖約 7.5 勺)、低脂酸奶(含糖 約4 勺)、蘋果汁(含糖 約9 勺)。

僅僅一頓早飯,就吃了大約20 勺(約 80 g)糖。可見,攝入 40 勺糖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

同時,Damon需要堅持食用低脂食品,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量,每週至少跑步兩次,每天在健身房鍛鍊10分鐘以上。

Damon還請了一支專家團隊,來監測整個實驗過程中的身體變化。

糖的種類

要了解糖對身體的影響,先需要了解一下“糖的家族”。糖的種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葡萄糖:

我們食用某種食物的時候,它們會分解成我們體內的能量來源——葡萄糖。麵包、蔬菜、糧食等都會轉化成葡萄糖,為我們的大腦、細胞以及其他身體器官提供能量。因此,沒有葡萄糖,就沒有人類。

2.乳糖:

乳糖是哺乳動物攝入的第一種糖類,它們存在於母乳中。芝士、牛奶以及酸奶中也有乳糖。

3.蔗糖:

在所有的糖類中,蔗糖是最有爭議的一種。蔗糖就是我們喝咖啡時加入的方糖。這種糖由兩種成分組成:50%的葡萄糖加50%的果糖。蔗糖就像好比糖類家族裡甜美的“小公主”,但是它同時也是隱藏的“小惡魔”。蔬菜、蜂蜜、水果、漿果以及許多瓜類中都含有果糖。一些科學家認為,果糖有可能導致各種疾病。

“偽裝”的糖

糖的身影無處不在。你可能沒有看到它,但是如果你從標準的超市貨架上移除所有含糖的食品,那就只剩下20%的貨物了。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動圖來自《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來看看這些所謂的“健康食品”的含糖量:

一份麥片+酸奶+果汁,就已經達到了大約20勺糖的量。

一杯冰紅茶,含有大約9勺的糖。

沙拉醬含有4茶匙糖。

暢銷全澳洲的“新西蘭老乾媽”辣醬Marmite,雖然口味呈鹹,但每份都含有7茶匙糖。

更別說熱賣的巧克力醬,每一口吃下去,都相當於2茶匙糖。

快餐店調配的濃縮果汁, 1 杯就含有 134 g 糖:相當於 4 個桃子 + 9 個橙子 + 30 個檸檬 + 30 個草莓中的糖。

驚人的變化

實驗結束後,Damon的身體發生了驚人的變化!這還是在沒有食用巧克力、冰激凌、碳酸飲料等“垃圾食品”的前提下。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圖片來自《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1. 變胖

Damon的體重增加了 17斤,腰圍粗了 10 釐米,整個人開始變得越來越“油膩”。他的脂肪大部分都集中在了腹部和腰部。

2. 各種疾病

通過體檢發現,Damon 的谷丙轉氨酶已超過安全範圍,還得了脂肪肝,有可能導致 2 型糖尿病。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已達到危險水平!很可能誘發心臟病。

3. 精神萎靡不振

Damon 的情緒變得不穩定,也很難集中精力,常常陷入一種喜怒無常的情緒中。吃完甜食心情就好,不吃就抑鬱,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飲食了。稍微運動一下就很疲憊,很難再保持之前的運動狀態。

4. 皮膚變差

Damon 的皮膚變得粗糙暗黃,開始長出痘痘,醫生告訴他,很可能是肝功能出了問題。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糖之罪

1.脂肪停止燃燒

糖進入身體後,分成了兩個部分:果糖和葡萄糖。兩者都會進入肝臟。

進入肝臟後,葡萄糖被有秩序地處理著,它們有的會立即轉化為能量。有的會被儲存起來,就像備用電池一樣。當我們攝入糖分,一種叫做胰島素的激素會被釋放。血液中葡萄糖越多,被釋放的胰島素就越多。胰島素在處理葡萄糖時,會讓脂肪細胞聚在脂肪周圍,攝入過多的糖分實際上相當於關掉了脂肪燃燒的過程,這是十分危險的。

和葡萄糖不同,肝臟裡沒有處理果糖的系統。很快果糖就會轉化成脂肪。一些脂肪會留在肝臟裡,導致胰島素耐受性和糖尿病風險。肝臟裡的脂肪還會被送到血液中,轉化為甘油三酸酯,讓身體肥胖,造成動脈阻塞和糖尿病。

肥胖還會導致多種疾病,比如糖尿病、心臟病、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血壓還有可能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症。

2. 吃糖上癮

更可怕的是吃糖,會讓你上癮!糖原本就不是一種“食物”。當人類還處在覓食和捕食階段時,人們的身體急需富有甜味的食物來補充身體的熱量,這造成了人類大腦本身就對糖有著天生的渴望。吃糖讓人上癮,這種成癮機制和尼古丁類似。一個科學團隊曾用小白鼠進行了“糖癮”測試。實驗發現,小鼠對糖的依賴竟然比可卡因還大。

我們看到甜食時,比如一杯奶昔,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會讓人產生強烈的慾望,大腦會對我們說:快把它喝了!喝下去後,大腦就會釋放內啡肽,讓我們感受到無比愉悅和滿足。然而,這樣的快樂並不會持續太久,它需要下一次“吃糖”來觸發。準確地說,糖給人帶來不是快樂,而是“燥鬱”。糖吃得越多,你就會越想吃。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圖片來自《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健康貼士

在國外,吃糖是要交稅的!(然而,智商卻不收

真人真事!每天低脂飲食+健身,60天后他胖出了脂肪肝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對含糖飲料徵稅,如英國、法國、匈牙利、比利時、挪威等。

試驗結束後,Damon又重新開始戒糖,他的身體各項指標又開始逐漸的恢復正常。現在開始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為時不晚!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人類每天攝取的糖以不超過50g為宜,儘量控制在25g之內。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你準備好“戒糖”了嗎?

1.日常儘量不喝各種甜飲料。喝咖啡、牛奶、豆漿儘量少加或不加糖。

2.直接吃水果,而不是榨成果汁。把水果榨成果汁,就相當於把水果裡的糖提純,纖維素去除,完全失去了吃天然水果的好處。水果不要當早餐,也不要晚餐後吃。儘量避開西瓜、芒果之類高糖水果。

3. 小心“營養麥片”和各種“糊粉”類產品中d的含糖量。如果某種產品號稱“低糖”,那麼要看看它是否達到營養標籤上說明的低糖標準(100毫升液體中的糖含量是否低於5g)。

1. That Sugar Film (2014)

2. A History Of Sugar – The Food Nobody Needs, But Everyone Craves(The Conversation)

3. How to quit sugar(BBC good food)

4.《解讀糖的發展史:帶來全球健康危機的“小妖精”》

5.《糖之罪,你應該知道的若干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