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蘋果差距有多大?

我在最遠的地方


近年來,手機的更新換代飛快。對於生產手機的商家來說,它們競爭的優勢就在於它們的科技創新上了。華為手機從2003年發展至今,經過十多年的奮鬥,終於在2015年其品牌位列科技領域的第16位。更令人可喜的是,今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超過了蘋果手機,躍居全球第二位。那麼,華為和蘋果的差距有多大呢?

網友A:

華為,1987年成立之初,主要生產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無線網絡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無線終端產品,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通信科技公司。直到2010年,華為作為中國電信的合作伙伴,首次以中國電信首批推出了天翼3G智能手機,百日之內零售量突出了1000臺。此後,華為不斷在智能手機方面進行研發與創新。從2016年以來,華為手機的佔有率在不斷地增大。在2017年其手機市場佔有率穩居市場第一,是國產手機中的老大。

蘋果手機是蘋果公司研發的。並且蘋果公司主要致力於智能手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2007年1月9日,第一代iphone發佈並於6月29日正式發售。在此後的每一年,蘋果手機都會推出新的功能,更新換代特別快。

從發展的歷程上看,蘋果手機的起步是比較快的,並且其科研力量也是相當強大的。不過,華為雖然起步比較晚,也不是主攻智能手機研發這一塊的。但是,就其近幾年對手機研發的重視及其發展速度來看,其與蘋果的差距在不斷的縮小。

網友B:

從戰略上來看,蘋果公司注重供應鏈的管理。在完善供應鏈管理的同時,蘋果公司也在加強直營終端零售店的建設,以此來增強公司的營銷能力。有數據表明,蘋果的供應鏈管理和零售能力達到了世界的頂級水平。而華為把客戶的需求作為公司的戰略。如果把華為整體比作大樹,那麼客戶需求就是大樹的根。所以從戰略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存在著差別的。所以,華為在零售能力方面與蘋果是有一定差距的。

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首先聲明本次問題僅針對華為的手機與蘋果手機之間的差距分析,因題主以手機為切入點提出問題,故僅做手機方面對比。望各位理性討論。

1、一臺蘋果,十部華為

我們先來分析下兩者的銷量情況。

今年二季度,華為以全球5400萬的手機銷量,首次超越蘋果的4100萬,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手機出貨商,其二季度的銷量同比猛增41%。華為,的確實現了當初銷量超越蘋果的諾言,即便只是一個季度。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收入從來不是以銷量為指標。

據調查顯示,過去的二季度,蘋果淨利潤佔全行業62%,繼續保持強勢地位。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分列2-6位。其中,華為利潤佔比8%,OPPO 5%,vivo 4%,小米為3%。

我們做個簡單的算法,設蘋果均利為X,華為均利為Y,4100X:5400Y=0.62:0.08,故推出,X:Y≈10.21。是的沒錯,一臺蘋果手機利潤是華為的10倍多。再看看華為的利潤在國產還是老大的存在,一臺蘋果等於幾十臺小米利潤還是沒問題的。

因此,國產品牌同蘋果在賺錢能力上存在巨大並且難以逾越的鴻溝。

2、華為領先在哪裡

華為這邊我們請到了當紅炸子機,華為P20 Pro,大家掌聲歡迎。蘋果方面讓我們有請去年的旗艦iPhone X。小夥伴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最新的iPhone XS Max,我只想說12799的咖我們實在是請不動,請不動,請不動。

系統功能方面,安卓在這一塊具有天然的優勢,EMUI的功能自然是要比iOS的豐富。至少那啥,我能換主題呀。

我們再來比比相機,華為P20 Pro發佈時4000萬的相機著實把我驚呆了,我以為手機裡再也看不到這麼高的像素了。我們也知道高像素不意味著好的拍照水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白天條件,在不放大的情況下,蘋果和華為沒有體現出太大的差距,更多的是風格調教傾向的不同,蘋果更傾向於真實環境還原。

而到了夜晚,便是華為的主戰場。在夜景拍攝上,華為可以說是完勝蘋果的,亮度高,噪點少,暗部細節清楚,燈光也很少過曝。

而一旦開啟超級夜景模式,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還是晚上嗎我的天,亮度繼續提升一個檔次,明暗控制恰當,色彩鮮明。唯一缺點就是這個功能需要你手持手機幾秒鐘,且儘量保持穩定,最後的出片一定會讓你感到驚豔。

如果說沒開啟超級夜景前的照片,都可以歸結於華為相機硬件的領先,那麼這股開啟超級夜景後的驚豔,則全是華為技術實力的體現。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華為能將這種技術通過系統升級的形式推送到其他華為手機裡,顯著提高手機的拍照表現。此時此刻為華為點個贊。

拍照不是評價一部手機好壞的唯一標準,我們回到iPhone的主戰場,處理器性能。

切不可認為華為推出了GPU Turbo就能對蘋果實現彎道超車,實打實地說,以華為麒麟970的性能,落後蘋果A11一代以上。即便是目前新推出的麒麟980,無論是CPU還是GPU,同蘋果的A12同樣存在巨大差距。華為能扳回一城的,只有他的NPU。

我們不可否認華為這些年來在手機芯片領域的進步,麒麟逐漸從一個和同期競品相比性能低下的芯片一躍成為足以和高通競爭的高端芯片。但我們也不該妄自菲薄,目前的華為與高通和蘋果相比,還不夠優秀,尤其是功耗控制方面,還遠遠不及。

做一個理性的用戶,既可以看到國產的進步,也能看到當下的不足。在手機領域,華為與蘋果之間,仍隔著一段很長的距離。不僅是利潤遠不如蘋果,在產品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有所差距的。

至於所謂的銷量,我們也要了解,這是華為和榮耀全家老小几十款機型一同圍毆蘋果寥寥數款手機的結果呀。這就彷彿是長三角每年的GDP都比珠三角高,是的一市三省26市聯手打贏了廣東9個市,你開心了嗎。

光拿iPhone X來說,第一季度銷量為恐怖的1500萬,沒錯就是這麼貴的手機賣了1500萬,讓華為賣500萬臺保時捷定製版試試?因此,在品牌價值和品牌認可度上,華為還需要耐心培養身價。

iPhone X在iPhone XS系列發佈前仍是體驗最好的手機,這是軟硬結合的結果。儘管華為P20 Pro在拍攝和續航充電上存在優勢,我們也不能忽略iPhone X上的3D面部識別、處理器、屏幕等特性。或許,最大的差距在於系統。


找靚機


目前雖說華為手機在國內的銷量第一,全球第三,但是平心而論和蘋果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華為手機我曾經用過有兩部,分別是華為G7plus和榮耀v10,我先來說說G7plus這款手機,是我在15年十二月買的,我也不知道那會怎麼就買了這款手機,現在看來真的是沒有買對,性能方面,搭載的是驍龍615的處理器,大家也都一點,這顆處理器只是面向低端機的,在性能上非常的弱,記得那時候打遊戲都卡的不要不要的。


還有一點是手機系統升級方面,華為手機在系統升級上可以說是非常保守了,剛買回來還保持一個月升級一次的節奏,到半年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升級了,我不明白,這麼大的廠商,升級手機系統還這麼不給力,給人一種買完手機就沒事了,有種拋棄用戶的感覺,新上市的手機還好,尤其是老用戶,半年後你就別想升級系統了。

再說說榮耀v10,這款手機在發佈的時候,我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各種功能都有,價格也還比較合適,所以就準備去實體店看看真機,但是看到真機後,手機屏幕給我的感覺就是有一些斜紋拖影之類的,我回去查了下榮耀v10的屏幕材質,用的是和紅米同款的天馬屏幕,我知道後就不高興了,你一款三千多的手機,屏幕竟然和一千多的手機一樣,真的很無語呀。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我用過華為手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並沒有黑華為的意思,華為能做這麼大的銷量,也肯定有其非凡之處了。但是就目前而言,華為不論是哪方面都和蘋果有相當大的差距,大家也千萬別盲目自信!


千帆辰


iPhone x進步很大,基本mate10差別不大了。



她大叔521


華為和蘋果的差距非常大,不管是從消費電子上市場上,還是市值(估值)上,蘋果都遙遙領先。

蘋果市值已經突破10000億美元,是一直以來市值最高的公司,而華為儘管沒有上市,但根據思科的市值估算,華為市值不會超過3000億美元,二者市值差異巨大。

2017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榜上華為名列百強榜第70名!而第一名就是蘋果,從品牌價值上看,華為還是比蘋果弱很多。


2018年Q1的全球手機銷量數據顯示,三星以7820萬部排名第一,蘋果排名第二銷量5220萬部;而華為從數量上和蘋果還有差距,那就是3930萬部。



而手機均價同樣可以看出差距,在2018年手機平均售價中,均價最高的是蘋果達到5611元,三星排名第二,單價為4502元,華為均價是2714元,僅僅排名第六位(這還不算榮耀品牌均價),華為的均價比OPPO 和vivo 還低。在4000元以上機型手機品牌出售比例上,iPhone以75.10%的巨大優勢排名第一,利潤也非常高,佔據了手機行業70%的利潤。

華為和蘋果手機在技術上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並且蘋果對新技術的追捧,以及自己巨大的但供應鏈掌控能力讓蘋果非常高的話語權,所以蘋果創新流程和利潤率非常好。

除了核心技術差異,操作系統是最大的差異,華為的操作系統在半年後一段時間就不再升級,而且安卓系統本來就不流暢,而華為系統做的比小米差遠了。ios是目前遙遙領先安卓系統的,也是用戶選擇蘋果的原因。

你更願意用蘋果還是華為?


毛琳Michael


就手機行業來說,蘋果仍然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大哥,華為與蘋果之間仍然有很大一段距離。

但是不可否認,華為在手機行業的進步速度可以說是神速,無論是芯片,emui系統,還是攝像頭,外觀設計和材質等方面,都得到了海內外用戶的廣泛認可。

我個人認為華為旗下的手機和蘋果手機最大的差距在於系統,大部分購買蘋果手機,覺得蘋果手機好用的人也是因為用起來不容易卡,管理起來簡單。但是這個差距根本原因在於蘋果系統是封閉的,而安卓系統是開放的,封閉的系統必然更加容易管理。但是互聯網的本質還是開放和分享,安卓系統也在不斷地調整優化,這個差距在近幾年裡,肯定會迅速拉近。

最後想說的是,歷來被拿來與蘋果相提並論的都是三星,現在也有很多人開始拿華為和蘋果一較高下,這對華為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認可。希望國產手機越來越好,無論是華為,小米,魅族還是一加,一個良好的行業環境絕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百家爭鳴。


明球球球


其實吧 我挺沒有發言權的。因為我沒用過華為手機。嗯,果4用了3年 三星S4用了一年 果6用了4年。說說感受:果4跨時代神級作品 不評論了。三星S4 辣雞中的戰鬥機。果6用到現在,期間摔了無數次 壞了三次。內屏 電池 聽筒 不過自己都給修好了 現在依然在服役(真耐用)剛開始非常好用,現在麼將就能玩手遊(吃雞 農藥)但是現在感覺果6非常不適合果人使用了。我的意思是很多軟件根本用不到,下載程序也非常不方便,看著其他手機出的黑科技 說不羨慕是假的。試玩過X和MATE10 講真話 遊戲感覺不出來有什麼差距(畢竟是人家手機 也不能總玩吧?)但是論方便 感覺還是MaTE10更勝一籌。下部手機決定Mate20了。好不好用只有自己才知道。就像你不用三星S4 你就不知道它有多辣雞一樣。


冰封jkDe薆


我家正好使用這兩種型號的手機,大家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我是一個退休人員,因為喜歡旅遊,所以我的手機是蘋果6,可以拍照片,2014年12月初買的,5800,由於不太明白升級,所以人家發佈什麼我就升級什麼,17年底覺得有點慢了,去換了一個電池,目前使用感覺還是有些慢,不過還湊合可以用,老伴是去年3月底買的一臺華為9,3500,去年不錯,今年7月以來就開始慢了,已經重裝軟件,不過還是決定比去年要慢一些!若是華為可以繼續使用的話,總體壽命價格差不多吧!附帶一句,我們不玩遊戲,就是拍照片,微信和買東西,微信支付!謝謝🙏


GDLHB


感謝您的閱讀!

華為和蘋果還有很大鴻溝,我為什麼用鴻溝,是為了告誡大家不要過分沉浸在華為的飛速進步!雖然,在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首超蘋果成為全球第二,似乎蘋果已經被華為超越了!可是,我們要記住一點,蘋果利潤竟然超過全球手機市場80%,不被看好的iPhoneX利潤更高達34%!

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iPhone X一季度出貨1600萬,出貨量為全球5%左右。 這是一款被很多人不看好的手機,卻仍然能夠超過很多人想象的銷售量,可以知道,iPhone有著華為還比不過號召力!

這就是第一個差距:號召力!

而我們知道2017年華為手機的全球銷售利潤為475億元,而蘋果利潤為456.8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為3122億元。在獲得利潤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獲得利潤方面,和蘋果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就是第二個差距:收益差距!

那麼,蘋果公司的錢從哪裡來呢?我們可以看這張圖,從ipod,accessories,iTunes軟件,mac,ipad和iPhone,以及其他配件。蘋果已經形成了以ios等為系統的生態鏈,所以,它的有著非常完備的生態鏈!

而華為的生態鏈卻沒有蘋果那麼強大,所以,這裡是生態鏈,這就是蘋果和華為的區別。

這就是第三點差距:生態鏈!

總結

當然,蘋果和華為之間還有很多差距,但是我們要看到華為已經慢慢的在追趕蘋果,而是速度不慢,我們要支持鼓勵,但是也要看到差距,不能隨意鼓吹!


LeoGo科技


華為和蘋果差距有多大?首先我們得承認,在手機業務方面,華為和蘋果的差距是存在的,只是差距在不斷地縮小,但是在手機專利技術方面,華為絕對碾壓蘋果,要知道蘋果的很多技術都採用了華為註冊的專利,每一年蘋果向華為支付的專利費,高達幾億美元,這一點作為中國人我們還是感到非常驕傲的。


華為作為中國科技實力最強公司之一,業務遍佈全球各地,就連世界知名的蘋果,思科,高通都視華為為競爭對手,雖然前些日子,華為手機在美國遭遇不公平對待,這恰恰說明了華為的強大,讓美國都不得不採取卑劣手段打壓華為。

蘋果手機在喬布斯時代可謂是稱霸天下,沒有哪一個品牌能與蘋果抗衡,後來隨著韓國三星,和國內的華為,小米,OV的崛起,結束了蘋果一家獨大的局面,國內代表華為更是將手機業務拓展到歐美,直接對抗蘋果,搶佔蘋果的市場份額,尤其以華為去年發佈的旗艦產品,mate10在國內和海外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華為雖然現階段在手機業務方面對抗蘋果還為時過早,畢竟蘋果在手機銷量和利潤方面是華為手機無法比擬的。但是隨著華為在手機業務方面不斷地成熟和壯大,和蘋果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小,作為國產手機能做到現在的成績,以實屬不易了!多多支持國產,支持華為,我相信蘋果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我是小尹數碼科技!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