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衡水中學究竟該不該存在呢?

無止境2


記得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但是被很多人噴了,甚至惡語相向。衡水中學有他的成功之處,因為精英教育更適合集中教育資源去發展少數優秀的頂尖人才,但是,我認為精英教育不應該出現在大學之前。

隨著時代發展,社會貧富差距加大,類似於衡水中學的這種現象會更多的出現,在我國,教育是相對公平的,因為在很多西方國家甚至出現了貴族學校,教育上的差異化在大學之前就已出現,進一步加大了教育資源上的貧富差距。

衡水中學在某種程度上大大的加劇了教育資源分配上的不平衡和惡性競爭。大學之前的教育應該是廣泛和平均的,不應該把頂尖的學生集中起來衝擊本校的名額,這樣對大多數的學生是不公平的,清華北大並不會因為你這個衡水中學升學率高就擴招,希望很多人評論的時候不要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多從衡水中學以外的學生角度去考慮,當然誰更有天賦更努力就可以去更優秀的大學,但是在大學之前,這種優等生普通生最好還是不要分類,更不要集中那少數人去惡性競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衡水中學把應試教育開發到了極致,不可否認,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是值得肯定的,只不過你的努力可能影響到了別人,有人可能不服,憑什麼我不能自己更加努力,因為你真的加劇了惡性競爭,就像現在的輔導班補課競爭一樣,大學每年招生數量是固定的,不會因為今年學生補課很多就擴招的,這就導致了惡性循環,或者打個比方,勤勞的商店老闆每天比別人更早的開門更晚的關門會逼著讓別人的商店也增加營業時間。這都是惡性競爭,你的努力換來的是自己的成功和別人更多的壓力。況且學生應該學習和接觸課本以外的更多東西,比如體育運動,比如心理健康,比如自己的愛好興趣,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是高考制度不變,學生還是會那樣每天機械般的日復一日,所以說,衡水中學不應該出現,但是並不能怪它,是應試教育的發展導致了衡水中學的出現,而且未來必將出現更多的衡水中學,畢竟既然惡性競爭的開始和精英教育的提前,誰都希望成為目前教育制度下的成功案例,而非改革的犧牲品。



forbiven


衡中的存在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在當下來看,甚至再過一段時間,衡中都是應該存在的。

第一,衡中對於衡水市的影響,已經超乎了我們的想象。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航拍的鏡頭裡必須有衡水中學。衡水中學給衡水市帶來的效益,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每年到了高考前期,央視一套《新聞聯播》裡一定會有衡水中學學生的採訪和特寫,換言之,衡中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是一種被很多人贊同又同時被很多人罵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早已經脫離了教育這個層面。

第二,大學擴招,高中生上大學越來越容易。但是,考上好大學越來越難。我們現在的生活壓了有多大,在這裡就不說了。那種不會為了生活發愁的家庭有,但是,我還沒見過幾個。都知道好的大學,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平臺。衡中就是給很多家庭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一個考上更好大學的機會。

第三,沒有需要就沒有市場,衡中的存在是很多家庭的希望。他們沒有背景,沒有條件,通過上學改變目前的狀況是唯一的選擇。高考制度逐漸的在改,但是,怎麼改都是應試教育的考試,目前衡中對應試教育的研究在中國當下的教育環境裡無出其右。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幸福,都有權利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第四,無可否認,衡中的存在確實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破壞了教育的生態平衡,因為掐尖招生,一些地區的高中教育就生生地被撕碎了,比如邢臺和邯鄲。更要命的是,很多學校都在模仿衡中,這樣一來,導致一些本來就不好的學校,更加難以生存。

衡中不僅僅只是一個學校,而是一種現象,是一種生態,是高考捆綁在一起的,是和我們的生活壓力捆綁在一起的。不是一些所謂的素質教育的磚家說取締就能取締的。

總之,從當下看,衡中應該存在。


教書匠2018


我只想說,如果大家都進了類似衡中的高中,都考上了好大學,社會底層工作誰去做呢?

何況這種學校出來的大部分除了死記硬背,個人生活能力極差,這種人出來又有什麼用呢?

再就是,目前我們的用人單位只對國內個別學校重視,剩下的所謂重點跟三本一個待遇,

起點已經輸了,進了北京,上了清華,除非你能力超凡,死記硬背出來,北京依舊留不下你,

給孩子留下點時間和空間吧,反正我的孩子打死我也不會把他送進魔窟,不想他人生陰暗,等他大學畢業了,他會發現原來不是那樣的,付出多少並不等於回報多少。你們知道那樣會多失落嗎?

有時間多帶孩子旅遊,進進圖書館,參加社會活動,培養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或者更適應社會的孩子也許更重要!


土豆很好吃的


不管你對衡水中學有多少不滿,有多少羨慕忌妒恨,衡水中學依舊在那裡,依舊獲得眾從高校的追捧,依舊是中國許多一流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在一些名校校慶的時候,衡水中學的校長依舊是重要的座上賓,在前不久由中國名校長論壇推出的中國百強中學榜單中,衡水中學依舊高居全國第二位,你說衡水中學該不該存在呢?


別以為我在為衡水中學唱讚歌,我只是在說現實,我也希望教育不那要樣苦那樣累,但高考的戰場,就是苦累的戰場 。所以,我也不去抨擊衡水中學,因為他的確給眾多學子打開了一條路,不管怎麼說,對家境平凡的孩子而言,高考依舊是相對公平的一條路,依舊是老百姓非常看重的一條路,是一個孩子的希望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這麼多家長把孩子送往衡水中學,總是有道理的,這也是衡水中學存在的基石。


如果說衡水中學是高考工廠,那麼很多中學都是高考工廠,有不少中學一方面在抨擊衡水中學,另一方面又效仿衡水中學,只是無法達到衡水中學那樣的效果罷了。


前兩天看到關於衡水中學的報道,報道中有不少圖片,其中一張是衡水中學學生在清晨跑操前還要集中站著晨讀的圖片,看著令的震撼,也令人深思。高考之路太不容易,看著那微弱的燈光,好多學生都戴著眼鏡,我當時的想法是,希望學校把燈光弄亮一點。我們都知道衡水中學招了不少尖子生,但衡水中學的出眾的高考成績,不要忽略了學生的努力和老師的辛苦付出。


途蟲的百味人生


衡水中學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高考!只要高考的模式還存在,衡水中學就不會消失!那些所謂專家和迷戀所謂素質教育的人,抨擊衡中的教學及學習模式,但他們忘了,在大學文憑尤其是好大學文憑是就是好職業敲門磚的時候,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拼不了爹拼不了權拼不了權,他們只能拼命拼毅力拼時間,才有機會出人頭地!衡水中學的出現符合這種需求!君不見曾經火熱的素質教育典範如杜廊口等己煙消雲散,為何?成績過不去!君不見即便如美國的私立學校也是作業如山,為何?這樣出成績!有錢人讀私立,想素質教育就去杜廊口,至於我等普通老百姓,是不信專家話的,誰給我機會讀清北,我就拼,再苦再累再磨人都要拼,先拼出一個好大學好前程!至於素質?高考考了嗎?它考什麼我就學什麼就有什麼!至於有些二愣子說的,衡中出不了科學家科研人才,我只想說,1949一一2005年以來,近60年都是應試教育,正是這60年培養的人才把天宮送上天把北斗送上天,你們還想否定誰?應試教育的貢獻不大嗎?當然,素質教育是好,但高考如鐵鎖橫江,憑考試定前程的制度,是絕不可能引導素質教育前行的。但沒有高考的公平錄取,權錢又會取代寒門學子的錄取機會,同樣打擊了素質教育!兩難?兩難!所以,多點寬容,專家多閉嘴,存在即合理!


天高雲藍心自在


如果教育公平是全社會的共識,那麼這種超級中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看過崔永元採訪他們的校長的紀錄片嗎?說實話,我覺得那位校長先生更象個利益至上的企業家,而不是談經談道的學者。

衡水中學太牛了,河北省最好的生源都流向那裡,他們的管理可能是從日本人那裡學的,獨特,高效,少些人性。

中國的教育需要理性的思考,培養人的標準是什麼?

尊重每個人說話的權力,請用文明語言交流。


南山牧羊人404


為了高分走極端!

出現了瘋狂!就會還有更瘋狂!

古代有拔苗助長?大家覺得愚蠢而好笑。可是今天當孩子成為被拔高的苗,還笑得出來嗎?

表面上看:學校、家長、學生三方受益,皆大歡喜?為了高分,何樂不為呢?

學校因高分而得到名氣,於是會有更多的生源,更高的學費收益,收益才是目的!

家長似乎解決了孩子的前程,當然也花了不少錢,似乎是值得的,也應該高興。

孩子總算考上了大學,按說挺好的呀,怎麼成了被拔高的苗呢?

缺失自我:傳銷式宣傳,思想同化,成了綁定在戰車上的馬,隨著鞭子前行。

持續應激狀態:心理和身體上持續一年的應激狀態,部分人會導致心理上的疾病。

極端思維:既然不顧一切的為了高分,那麼這種極端的思維方式會伴隨著孩子很久。

當然還會有許多心理上的影響,大家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瞭解相關知識。

形成這種局面,根源在於高考制度的設計!無意於譴責任何一方,痛惜了可憐的孩子們!


淡然了5120


這個問題,都懶得回答了!不是應不應該存在,而是如何讓這類學校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服務,才是教育的體現!別說教育固化,素質教育!推廣了這麼多年,實際行動證明了素質教育推廣的失敗!紮實的學習基礎和堅韌的品質,他們在這裡學到了最寶貴的東西!為什麼不支持


喜歡皮猴子的師兄


絕對要存在!

社會主義新中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人艱苦奮鬥的精神,需要奮鬥的傳承。中國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還需要兢兢業業的人才強國。

衡中,給了有志向的窮人孩子一個報國的途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衡中,經受磨鍊,實現自己的夢想,衡中是邁向成功的路。

我支持衡中,因為我的兒子在衡水五中。


遊走在時光中


中國應試教育大環境下催生的類似進化產物,符合國家國情,只要大環境不變,它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因為這是千百萬父母們翹首以盼的希望土壤,祈盼自家的小樹苗從這裡汲取特有的養分後會快速的成長為參天大樹。所以,與其說是國情給了它存在的理由,不如說是中國千百萬的父母讓它有了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