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如破竹!中國晚期肝癌患者新希望來了

势如破竹!中国晚期肝癌患者新希望来了

繼今年ASCO傳來侖伐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癌取得成功的喜人消息之後,正在廈門隆重召開的2017CSCO學術年會即將公佈該研究中國患者亞組分析數據。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周愛萍教授在會場接受《醫學界》專訪,就肝癌治療現狀及侖伐替尼對我國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價值分享了精彩觀點。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肝癌是世界範圍內發病率第五、死亡率第二的惡性腫瘤,並以強侵襲性、高異質性和高死亡率等特點被稱為“癌中之王”。而我國肝癌整體形勢更為嚴峻——2015年最新數據顯示肝癌死亡率第三、發病率第四,新發病人數46萬,且2/3為中晚期患者,給臨床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目前肝癌治療是以手術為中心的綜合治療,包括局部治療、區域治療和全身治療三部分。手術、射頻技術、消融技術、微波治療技術對早期肝癌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但晚期肝癌全身治療的療效仍然不理想,肝癌的分子分型對靶向治療的指導價值有限等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也是肝癌預後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腫瘤領域,乳腺癌、大腸癌、肺癌已有很好的靶向治療措施,但肝癌仍難以匹敵。目前來說,針對肝癌的靶向治療藥物索拉非尼已在臨床應用近10年,其有效性和提高生存率的程度尚未達到期望,所以肝癌新藥物和新靶點的研發應該是今後發展的重要方向和熱點。

势如破竹!中国晚期肝癌患者新希望来了

周愛萍教授

漫漫征程終有所獲,

侖伐替尼何以突破晚期肝癌靶向治療困境?

不可手術切除的晚期肝細胞癌(uHCC)治療選擇非常有限,預後很差。索拉非尼問世可謂是晚期肝癌治療史上的巨大進步,鼓舞了研究者和製藥企業對肝癌靶向治療的探索熱情。但遺憾的是,過去十年很多靶向藥物在III期臨床研究中的療效均未能超過索拉非尼(截止2017年前,索拉非尼一直是唯一被FDA批准的治療晚期肝癌的靶向藥物)。

而今年ASCO公佈的III期臨床試驗(REFLECT研究)終於突破了這一困境:侖伐替尼一線治療uHCC的療效不亞於索拉非尼(mOS:13.6個月vs.12.3個月,但尚未達到統計學差異; mPFS:7.4個月vs.3.7個月;mTTP:8.9個月vs.3.7個月;ORR: 24% vs.9%)。

周教授認為,REFLECT研究取得了令人驚喜的結果,提示侖伐替尼對肝癌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那麼侖伐替尼為什麼能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呢?

周教授繼續解釋說,侖伐替尼的作用靶點包括VEGFR-1、2、3,FGFR-1、2、3、4,RET和KIT等,其在肝癌中最主要的抗癌機理就是抗血管生成作用,而與其他藥物相比,侖伐替尼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 侖伐替尼對VEGFR-1、2、3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對VEGFR2抑制作用比較強(是索拉非尼的5-6倍),這意味著侖伐替尼可以產生較強的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② 侖伐替尼是廣譜的FGFR-1、2、3、4抑制劑,而FGFR也是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因此,理論上侖伐替尼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強且徹底。

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HBV相關肝癌的肝硬化比較嚴重,往往伴隨FGFR表達的增加,FGFR還具有促進細胞增殖的作用。因此理論上,侖伐替尼通過抑制FGFR的功能可能有助於減緩肝硬化的發展進程,同時會抑制對細胞的促增殖作用,從而帶來更多的益處。

④ 侖伐替尼的安全性在臨床中是可以耐受的。

侖伐替尼踏波而來,

中國與歐美國家的肝癌在病因、分子生物學行為、流行病學特徵、臨床表現以及治療策略等方面都存在顯著不同。在發病原因上歐美的肝癌以HCV為主,中國則以HBV為主,這是導致中國晚期肝癌患者生存期較歐美國家更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唯一的靶向藥物索拉非尼被證實對中國及歐美肝癌患者均有效,但中國晚期轉移性肝癌的中位生存期僅8-9個月,整體療效仍不理想,亟需挖掘更為有效的藥物,進一步改善肝癌患者生存情況。

REFLECT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入組了288例大中國地區患者,而且大中國地區患者83%為HBV相關肝癌,因此其研究結果更能代表我國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療情況,對我國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周教授最後透露:

侖伐替尼對大中國地區亞組人群較全球人群的療效更為出色,OS的提高接近5個月。5個月的生存提高對於任何癌腫來說無疑都是很大的成功,這對難治的晚期肝癌來說更是極為寶貴的。

我們共同期待此次研究的大中國地區亞組的詳細結果,希望這一結果能夠推動FDA和CFDA快速批准侖伐替尼治療晚期肝癌的適應證,相信侖伐替尼會很快被國內外肝癌診療指南所推薦。同時我們仍需要積極開展更多的研究,包括優勢人群的篩選、與其他治療手段的聯合和優化以及拓展在綜合治療中的地位!

CSCO預告

地址:廈門國際會展中心B2鷺江廳

講者:秦叔逵教授 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兼全軍腫瘤中心主任

講題:Subgroup analysis of Chinese patients in a phase 3 study of Lenvatinib versus Sorafenib i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