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2018年10月底,氣象愛好者在翻閱菲律賓氣象站數據時發現驚人數據:兩年多前遭莫蘭蒂正面襲擊的伊巴雅特島曾出現最低868.76百帕的本站氣壓,折算成海平面氣壓約881百帕。憑藉這個數據,莫蘭蒂成為有氣象紀錄以來,全球地表氣壓實測最低的颱風。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菲律賓官方和氣象愛好者製作的莫蘭蒂過境時伊巴雅特島氣壓變化圖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在莫蘭蒂風眼中的伊巴雅特島,來自CIMSS

在莫蘭蒂之前,全球地表氣壓實測最低的熱帶氣旋,是1935年的大西洋“勞動節颶風”。美國氣象愛好者曾在該颶風經過的佛州離島上測得892百帕,並獲國家颶風中心承認。由於年代久遠,且非正式氣象站測量,該數據仍存在一些疑點;而莫蘭蒂的氣壓數據,是菲律賓氣象部門的固定氣壓計測到的,數據可靠性很高。不管怎麼說,莫蘭蒂都以絕對優勢打破了勞動節颶風保持了81年之久的紀錄,很多氣象教科書、科普讀物都需要改寫,意義重大。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颱風(颶風)的強度,當然是由其風速決定,風越大臺風越強;但這個風速,標準很嚴格,科學表述為“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首先,最大風速必須在中心附近,是颱風主渦旋的風,而不能是颱風外圍激發出的龍捲風的風;其次,最大風速必須要有持續性,颱風眼牆中的中尺度渦旋中可能會出現異常強陣風,這也不能作為定強依據,因此要取平均風。在業務操作上,我國取兩分鐘平均,日本取10分鐘平均,美國取1分鐘平均,因此同一個颱風(颶風),日本的強度一般比我國低,美國的強度一般比我國高,讓人產生颶風比颱風強的錯覺。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2015年東北太平洋颶風patricia雲圖

“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不僅有各國標準不一樣的問題,還有無法測量的問題。尤其對超強颱風,地面上的幾乎任何風速計都無法承受,風速數據自然得不到。剛剛過去的颱風玉兔,就損毀了塞班島、天寧島的所有風速計;9月的颱風山竹,也沒能在菲律賓呂宋島留下有價值的風速數據--因為風速計都壞了。相比而言,氣壓的標準、單位高度統一(百帕),氣壓測量也相對方便,在結構相似的情況下,颱風(颶風)的氣壓和風速也有比較清晰的對應關係。正因為此,我們在判斷颱風(颶風)強度時,氣壓往往更重要,一般情況下,氣壓越低、颱風(颶風)越強。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2018年,超強颱風玉兔風眼經過美國天寧島。雲圖可見玉兔風眼不如莫蘭蒂圓潤,來自CIMSS

莫蘭蒂的881百帕,是在其開始減弱後測得,在此之前約6小時莫蘭蒂處於巔峰狀態;在測得881百帕之前,這個氣象站的數據還大量遺失。因此,莫蘭蒂的中心最低氣壓幾乎肯定在880百帕以下,甚至可能低於875百帕,有可能比肩海燕、tip,成為有氣象紀錄以來全球最強熱帶氣旋之一。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2013年臺風海燕雲圖

近幾年北半球海溫不斷升高,“風王”頻出。在飛機探測發達的北大西洋、東北太平洋,“風王”都在新世紀後出現:2005年美國飛機飛進大西洋颶風威爾瑪的中心,測得884百帕,國家颶風中心定其最低氣壓882百帕,為有氣象紀錄以來大西洋氣壓最低的颶風;2015年,美國飛機在東北太平洋颶風帕翠莎中心測得氣壓883百帕,國家颶風中心定其最低氣壓872百帕,為有氣象紀錄以來東北太平洋乃至整個西半球的最強颶風。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由於經費原因,1987年以來美國終止了西北太平洋的颱風飛機探測,因此西北太平洋的“風王”數據都停留在1979年臺風tip身上(870百帕)。但tip之後的很多臺風,有挑戰它的資格和實力,例如1998年臺風Zeb,2004年臺風電母,2013年臺風海燕和2016年臺風莫蘭蒂。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莫蘭蒂通過伊巴雅特島的雲圖動畫,中氣愛製作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風王”離東亞大陸越來越近,往往在我國近海錄得超級實測,打破歷史紀錄,莫蘭蒂的881百帕、威馬遜在海南近海的899.2百帕均為史無前例;另外2013年以來,每年都有強颱風或超強颱風在我國登陸,有時一年還不止一個,這也是之前沒有過的。以後,我們或許要適應風王輩出的新環境,做好防範越來越強颱風的準備。

颱風之王爭霸賽:由2016年臺風莫蘭蒂的破紀錄實測說起

威馬遜登陸海南前的雲圖,來自CIM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