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山西省太原市的房價?什麼時候可能開始暴跌?

大臉貓479261


關於太原市的房價,有次和朋友一起吃飯聊了聊覺得挺有意思。

朋友說,太原房價一個月漲十萬,做生意一個月賺十萬那都不容易,尤其是做小本生意的人。與其累死累活的那邊去做生意,不然咬咬牙買個房子也挺好,轉手一賣就是幾十萬的純利潤。這個甜頭估計很多人都嚐到了,所以買房子依舊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

太原房價高不高,確實挺高,與本市人民的收入比較,大部分人不吃不喝都很難買到一套房,所以房價確實是居於高位。當時,這個比較在全國大部分城市都是這樣的。2017年年底,房價暴漲開始,太原房價還沒有出現降價的情況,至於說暴跌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房子關係到很多產業的發展,房價要暴跌了那些產業怎麼活,而且太原房價在周邊省會城市算是低房價區域,所以未來還是看上漲的。雖然看上漲的趨勢,但是真心不想讓房價上漲了,給老百姓一個住房,社會才會安定。祖國母親,怎麼可以忍心看自己的孩子沒有住房在外面挨餓受凍呢?


太原看點


太原市房價下跌不可避免。

首先,從大環境來看太原是個內陸城市,沒有港口、沒有中轉、沒有活躍的經濟區域,吸引不來更多人口,從近幾年太原市發展情況而言,在全國是很失望的,山西GDP是全國倒數第三,幾乎所有的知名大型企業都拒絕了到太原發展,原來計劃入住綜改區的七家知名企業沒有一家入住,僅僅一個富士康又要計劃撤出太原,所以太原剛需力量是無以後繼的。

第二,太原最近幾年房價改變全是由棚改和城中村改造高價賠償導致的,由於變遷賠償價位相對高,回遷房價也出現了一定的漲幅,這只是暫時幾年,隨著今年太原地價連續流拍,預示這這種高房價已經結束。迴歸房價不會超過三年。

第三、由於近年拆遷補房和一些業主屯房確實出現了很多空房,市區內的房子基本都出租出去,但是市區周邊有很多空置房,隨著房產稅的落實和廉租房的大面積推出,這些空置房在雙重壓力下都會迴歸到市場上來,我們太原在人口浮動極小的情況下,房價自然會下跌。

以上種種原因我們太原並不便於炒房,由於城市經濟的下滑和人口下滑,房價下跌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奉勸業內的朋友早日回攏資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太原獅子


不可能暴跌,太原市的房價是有些偏高,但那是高檔樓盤,降不降和普通人沒有關係,和所謂的剛需更沒有關係,按照溫家寶總理當年提出的合理房價的算法,我算了一下,太原市當前的房價應該是4700多吧不到5000一平,那我就想問了,太原市現在有沒有這個價位的房子,答案是毫無疑問的,肯定是有的,而且一部分還是有大紅本的,即便就是沒有大紅本又有什麼關係呢,你自己住怕什麼呢,而且真拆遷的時候也不會白拆,也會給你一套房,你怕什麼呢,既然人家有這個價位的房子,你嫌地方不好,不買,可是人家好一點的地方,地價就貴,自然房價就會高,這是很正常的。

太原市在中國省會城市裡並不是大,但是就是這樣也有2個倫敦大,地方大了發現就會有差距,房價也就會有差距,如果郊區和市區一樣的價錢,那誰會去郊區住,而且據我所知,這些房子的位置也不是很偏,只是相對而言的,日常生活需要的東西也走不了多遠就都能買到,小孩上學也沒有問題,為什麼不行呢,我就是住的這樣的房,而且我敢說這樣的房子,也不會有什麼降價的危險,除非是炒房客,不然這樣的房子是完全可以的。

綜上所述,太原市的房價不會暴跌,即使有所下降也和所謂的剛需無關。


無奈2495103


暴跌的可能非常小!

實際上,佔來全國的角度來看,太原目前13000元/㎡左右的房價並不高,相比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以及臨近的西安、石家莊,太原房價都是最低的。

如果長期關注太原房價就會發現,在2010年到2016年的6年期間,太原房價幾乎沒有漲,而是在7500元/㎡左右震盪,也“錯過了”2013年到2015年全國房價大漲。

直到2016年底,太原交通路網基本完善,各大開發商也完成了佈局,加上北上廣深樓市調控加碼返鄉置業人群增多,以及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加緊,太原房價引來了前所未有的上漲。不誇張的說,只要在2017年6月份之前,哪怕是閉著眼睛買房,房價都上漲了至少30%,普遍漲幅都在50%以上,更有甚者房價翻了一倍還多。

這一波行情中,太原人真正瞭解了房地產的“魅力”!

前幾天和銀行的理財經理聊天,他多說近一年來銀行的貴賓卡客戶特別少,之前的很多貴賓卡客戶都把錢取出來區買房了,能夠讓最愛存錢的山西老摳把錢拿出來,不得不佩服樓市的魅力!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一部分人每天罵太原,罵房價,說房價要暴跌,房地產有價無市,不管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是樂居、朗潤智業、我愛我家的數據,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假的,只有說房價跌的才能滿足他們的YY。

但事實是,太原房價仍然在漲,2018年9月,成交均價13800元/㎡,最高的杏花嶺區甚至達到16200元/㎡。而張口閉口說有價無市的,最好認清楚事實,整個9月,太原銷售新房3232套,國慶節更是達到了1843套,無論是2萬多的恆大悅府,還是1萬多的蘭亭熙園,開盤當天去化率都超過65%。

買房的人還很多,只不過你不買而已!

10月,央媽降準釋放7500億元,強調“城改貨幣化安置”補一刀切,財政部降稅等一系列動作,被專家解讀為“調控ZC見底”,樓市到了抄底的時候。

而在未來兩年,太原還有兩撥利好,地鐵通車,體驗軌道交通的魅力;二青會,讓世界認識太原;晉陽湖,打造太原城市名片。

太原房價大跌?幾年內至少我看不到!

最後說一句,你有時間罵人,不如反省下自己為什麼在2017年以前沒買房,是你的眼光不行,還是能力不行?

認同我的觀點,請在文章下面點贊,關注我,一個專注太原樓市的小夥伴!


瘋狂太原人


一般買套房,首付加上貸款利息即使價格到幾年以後房價上漲,整體說來是正常的,比如一套150萬的房子,首付50萬,首付50萬的正常的銀行利息,及100的貸款利息,一套房子從購買到交房,裝修,入住等基本上在5-6年,而且收房以後需要繳納各種費用及契稅規費配套費只是這些費用差不多差不多在7-9萬,還不包括裝修費用。即使一套房子從蓋到入住,基本上是6年週期整體下來首付的利息,貸款的利息,收房的費用,辦理產權等其他費用基本上在初期買房的費用上就要增加40%的成本,如果再加上裝修的話,大家算算看看?實際沒有多少漲幅,只所以有個別人,每天想的房價爆跌,是不現實的,不理智的,不能正確的理解與思維,是不可能擁有自己的租房的,只能是看的房價上漲,


MrWang31389


幾家唱多幾家唱空,太原的房價13000以上的,你看著高,但那本來就不是給剛需供的,三給片區價格合適的多了,你看有多少人想買?人就是這樣,能買得起的嫌破,買不起的嫌貴,蘋果和安卓不一個道理嗎?太原人口不多不能按其他人口眾多城市算,但太原有兩種因素全國有名,第一太原土豪多,煤老闆拆遷戶豪車在城市比例中,在全國都排在前位,第二,個人存款多。太原人均收入被中部六省省會弔打,但人均存款吊打其他幾個省會,僅低於北上廣個別城市。這兩點就說明有錢人還是多,高端樓盤和大戶型不愁賣。那恆大悅府不就是個例子,兩萬以上的均價開盤又賣光。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太原只是更畸形一點,有錢的更有錢,窮人看著房價覺得更窮。放好自己的位置。工薪階層就看低價小戶型,沒錢還看人家那些動輒150-200萬的房子可不覺得房價高嗎?哪知道人家這房子就不是給咱工薪階層準備的


傳說中的寡人


太原的房價不會再高了 而且還會降低 只是幅度不會太大 太原人口少 但樓房是越改蓋越多 本地戶基本都有自己的房子 或者老人留下的 新的商品房主力買家就是外來戶 太原吸引不來更多的外來人口 靠現有的怎麼吃的下這麼多的房源 開發商不降價只會成為空房 待售 壓住資金 無力迴天 只有期待 而非常渺茫 為了儘快收回資金只能降價出售 別無他法 不然就等著看政府能有什麼更好的政策留住更多的外來人口 現在辦太原戶口很容易 時間也很快 希望都來太原發展 讓開發商的房子能賣的出去 哈哈


欲語還休186


第一,2017年太原市平均工資為4196元,這個

工資並未扣除各種稅費,實際到手的平均工

資為1700元,房價的正常水平是工資水平的

3到4倍為宜。高於這個標準生活質量就會水。低於這個標準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時候依靠當時的收入,在不借錢的情況下,一般人能買得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太原市房價的合理區間應該在6800元以內。超出部分屬於溢價,溢價如果處於合理範圍內不構成泡沫。要知道公務員工資8千塊的屬於普遍現象,再有全省的有錢人來並買房其家庭收入遠高於這個水平,所以太原市的房價在一萬以內基本合理。

其次房價會不會暴跌取決於持有房產人的財政狀況,如果持房人債務規模屬於合理範圍,不爆發大面積的個人債務危機,他們是不會急於拋出房產變現的。沒有大規模的拋售是不可能形成暴跌的。從目前情況看,太原房價的上漲的買方基於以下幾股力量,首先就是城中村的拆遷戶,他們買房幾乎不會去貸款,第二就是公務員國企職工,他們工資高收入穩定,貸款很少。第三就是全省各地的公務員商人企業主等等。他們幾乎無貸款。第四就是收入一般人群。從這幾股力量來看他們債務規模偏小,沒有迫切拋售房屋的動力,並且目前太原市由於大規模拆遷,租房市場需求量猛增,租金上漲,持有房產獲益在增加,加上目前國內經濟還沒有爆發危機,這些都使得持有房產者不會急於大規模拋售房產,並且由於租金上揚,可能還會是買方的量有所增加。以上因素都在告訴我們太原市的房價不會暴跌也不存在暴跌的動能。


ericjar


太原房價偏高

作為二線城市來說,前幾年,太原的房價一直落後其他城市,所以從前年開始,太原房價經歷了一輪翻倍補漲行情,現在的太原,房價終於和其他中部省會城市比肩了,也算掙回了些許“顏面”。

但是,個人並不看好太原的樓市。首先,太原的平均工資在整個二線城市或中部城市偏低,雖然前兩天我看到有報道說太原的平均工資達到6000多,但是我覺得這只是部分人的工資,大部分太原人的平均工資還停留在三四千的層面,甚至更低。以4000為例,一個人不吃不喝20多年甚至更多才能買起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如果夫妻雙方都是如此,一個人每月還房貸,另一人用於日常消費,這日子過得一定十分緊張,如果生了孩子,再加上養車,感覺都不夠,還得啃老,房子首付大部分也得雙方父母出。出去旅遊,幹一些陶冶情操的事估計都要考慮再三。所以這種房nu的生活想想都覺得痛苦。從這個方面來看,房價還是高了。

其次,太原的此輪上漲,與棚戶區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有很大的關係。想想一百五十多個村都拆了,大部分都是貨幣補償,而且現在拆遷戶都比較理性,不再像以前買豪車dubo等亂花錢,這相當於多出幾十萬套房的購買力。而且城中村拆遷,打工沒了低價的住處,被迫去租更貴的房,造成了租房價格的上漲,這些原因都造成了房價的上漲。

第三,太原以及山西,一直以來產業結構單一,雖然現在一直在想辦法,比如發展旅遊等產業,但是因為積重難返,幾十年的思維定勢和產業佈局絕非一朝一夕能夠轉變,所以,山西這幾年經濟增速一直全國倒數,創業機會和氛圍都不好,觀念也很落後,人才大量外流,凡此種種,並不配這麼高的房價。

第四,房價大漲有了賺錢效應,和股市一樣,會吸引一大批跟風者,一買就漲,手裡有多餘的資金沒有投資渠道,股市大跌,互聯網金融暴雷,理財都能被騙,存銀行跑不贏通脹,所以只能投到相對靠譜的房產市場,畢竟是省會城市,虹吸效應造成全省人都去買房,所以造成了房價的上漲。

雖然,太原從十幾年前的三百多萬發展到四百多萬人口,城市化的發展也能支撐一定的房價,而且太原的目標是五百萬人口。但是房價真的不能再漲了,房價大漲,造成了各行各業的成本增加,比如買菜,開飯店,成本都比其他省內地市高出太多,這些成本最終會轉移到老百姓頭上,這樣就會惡性循環,越來越差。

房屋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有價值,就會遵守價值規律,脫離價值規律的一味上漲最終會受到市場的懲罰,只是時間問題。

要是問這個時間節點是什麼時候,那要看調控的力度,全放開市場超不過兩年就會下跌,如果限售限購那還能撐幾年。


戍邊高山衛


今年年底,最遲明年,棚改貨幣化結束基本宣告太原樓市死亡。不吹牛的說現在太原的房子最少能住一千萬人,可是現在太原人口連五百萬都沒有,就算有一百萬流動人口,也有很大的缺口,房價現在基本就靠拆遷戶支持,棚改改革以後房價肯定暴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