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被授銜 誰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將軍?

33歲被授銜 誰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將軍?

在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舉行的授銜儀式上,年僅33歲的吳忠被授予少將軍銜,從而成為迄今為止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將軍。從不滿13歲參加紅軍鬧革命開始,到25歲揚名章縫集大戰,再到33歲擔任我軍第一個機械化師的師長,及至58歲高齡仍親自挎著自動步槍在熱帶叢林中指揮部隊進行邊境自衛還擊作戰,被毛澤東盛讚為“吳忠有忠”的吳忠,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

參加紅軍鬧革命

從1735年開始,清政府為了開發經歷明末清初農民大起義後人煙稀少的四川,平息各地的反清暴亂,採取了“湖廣填川”的暴力人口遷移措施,從人口稠密的廣東、湖南、江蘇、江西等地,向四川強制移民。吳忠的祖上,也於此時從江西撫州府金溪縣崔橫村,遷移到了四川省蒼溪縣東溪鎮的小龍山。至1921年10月21日吳忠出生時,吳家已經歷了從江西遷到四川后的十代香火相傳。

吳忠的父親吳文勳是當地受人尊敬的教書先生,他一共育有3子:長子吳光碧、次子吳光玉、么子吳光珠(吳忠的原名)。吳父希望吳家能家道興旺,子孫滿堂,便取“碧玉珠寶”之意,預留“寶”字,希望能有四子吳光寶出世。然天不遂人願,三子光珠出生後僅7個月,吳文勳便因病去世。

吳父去世後,家庭全靠吳母和祖父支撐。吳文勳一生辛辛苦苦教書攢下了一點積蓄,再加上吳家祖上傳下來的家業,使得吳忠一家還算是衣食無憂。本著“子承父業”的傳統思想,吳母在吳忠7歲時便送其進入私塾。此後,一直到1933年參軍鬧革命為止,吳忠一共在私塾裡度過了將近6個春秋。

當時的四川處於軍閥割據時期,各路軍閥為爭奪地盤混戰不已,勝者橫徵暴斂,敗者則佔山為王。小龍山也因其山大林密,成為土匪出沒的地盤。1930年的一天,一股土匪衝入吳家,搶走了家中所有的金銀首飾和值錢東西。不久,駐防小龍山一帶的軍閥田頌堯部一名營長帶著一個排的士兵包圍了吳家大屋,一口咬定吳家串通、窩藏土匪,限期繳納“罰款”1000大洋。為了保全全家人的性命,吳家只得賣掉所有田產,又東挪西借,才湊足了罰款。經歷這兩場變故後,吳家變得一貧如洗,生活異常艱難。

從衣食無憂到舉步維艱,這一巨大的轉折讓吳忠逐漸懂得了世道的黑暗,他剛烈正直、嫉惡如仇、勇敢倔強的性情開始慢慢形成。

恰在此時,吳忠聽到了一個消息:一支戴紅星帽子、專打棒老二(指土匪)和田頌堯,還給窮人分田地、讓窮人吃飽飯的隊伍--“紅軍”出現在通江、南江和巴中一帶,並即將來到小龍山。

吳忠從小就愛聽祖父講述英雄豪傑行俠仗義的故事,常常喜歡打抱不平,因而他萌發了棄學從戎來消滅土匪和軍閥,為窮苦百姓打天下的願望。於是,他盼星星,盼月亮,巴望著紅軍的到來。

1933年春天,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期待後,吳忠終於如願以償地等到了紅軍。聽到紅軍來到他的家鄉木門鎮宣傳革命道理、招收新兵的消息後,吳忠飯也顧不上吃,就跟二哥吳光玉一起趕到了離家不遠的木門鎮。當時,在木門鎮招兵的是紅四方面軍第十一師。吳忠的二哥吳光玉由於比吳忠年長好幾歲,很快被列入紅軍的新兵名冊。輪到吳忠時,由於吳忠還不滿13歲,並且個頭不高,便被負責登記的紅軍接兵幹部攔住了。任憑吳忠怎麼說,接兵幹部就是不給吳忠登記。接兵的紅軍幹部也有自己的苦衷:吳忠不滿13歲,年齡太小,參軍就有犧牲的危險,他於心不忍啊!

天天做夢都想參加紅軍的小吳忠見接兵幹部死活不願接納他,急得號啕大哭。他先是向那位幹部哭訴了家裡遭劫難的經過,然後又哭著說:“在家時,我整天練武,為的就是參加紅軍,好打棒老二和田頌堯。如今我從家裡跑出來投奔你們,你怎麼能不收留呢?”

吳忠的哭聲驚動了接兵登記處的其他人,大家在聽完吳忠的哭訴後,眼中都噙滿了淚花,紛紛勸負責登記的那位幹部收下吳忠。於是,在眾人勸說下,負責招兵的紅軍幹部終於答應收下他。吳忠終於跟當地百餘名青少年一道,在木門鎮參加了紅軍,成了紅十一師三十三團二營四連的一名新兵戰士。

三次歷險意志堅

吳忠編入連隊的時候,正值紅四方面軍反川軍“三路圍攻”之時。當時,幾場艱苦的戰鬥之後,為暫避敵人鋒芒,紅四方面軍已經退到了川陝邊界的空山壩地區,川陝蘇區只剩下不足百里的面積。鑑於此,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決定發起空山壩反擊戰,以一部兵力阻擊正面進攻之敵軍,集中主力在空山壩地區對川軍冒進部隊展開反擊,進而全面反攻,徹底粉碎川軍的圍攻。也正是在這場戰鬥中,吳忠受到了其參軍以來的首次生死考驗。

當時吳忠所在的三十三團是空山壩反擊戰的主攻團,徐向前親自向團長程世才部署任務,要求三十三團穿越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隱蔽插至敵軍戰線翼側,出其不意發起進攻。程世才隨即命令一營、二營12小時內必須在密林中開闢出一條通路,為部隊奇襲敵軍創造條件。

吳忠所在的四連是二營的突擊連,接到任務後便強行軍10多公里進入密林,用各種工具開闢道路。樹林中荊棘叢生,密不透風,毒蛇、馬蜂隨處可見。戰士們趕了一上午路,中午只吃了一點乾糧,又要奮力砍劈荊棘和樹藤,都感到疲勞難忍。年紀小的吳忠更是餓得兩眼冒金花,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來。恰在此時,一陣閃電和幾聲炸雷帶來了傾盆大雨,繼而山洪暴發,山坡上泥水橫流。

連長為了照顧吳忠,本來只分配給他宣傳鼓動戰士的任務。但吳忠人小脾氣卻倔強,硬是要跟著戰士們一塊砍樹,邊砍樹邊鼓動。沒想到,在砍樹時吳忠腳底一滑,摔倒在泥水中,在泥石流的裹挾下摔下山坡,向山澗滾去。

戰士們都驚呆了。由於此時已經是晚上,林中一片漆黑,加之部隊又逼近敵軍,不許發出一點光亮,因此根本不知道吳忠落到了何處,也無從展開救援。何況任務緊急,時間也不容許連隊停下來救人,戰士們只好忍痛繼續砍樹前進。

也算吳忠命不該絕。在他滾下山澗的時候,幸運地被山溝邊的一棵大樹給擋住了。跟大樹激烈的碰撞,使吳忠當時就暈了過去。待他甦醒後,便朝著響槍的地方爬。等找到連隊時,吳忠已經滿身泥水,臉上、胳膊和腿上被劃得血痕道道。此時連隊已進至距敵人陣地不足100米的地方潛伏。見到吳忠歸來,戰士們個個興奮不已,但當看到小吳忠滿身掛痕,又滿是心酸,紛紛為吳忠的堅強精神所折服。凌晨4時,空山壩反擊戰開始,紅軍大獲全勝,吳忠在這次戰鬥中繳獲了一支嶄新的步槍。

空山壩反擊戰後不久,紅四方面軍總部在木門場召開軍事會議,對軍隊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議。按照會議決定,擴編紅軍被提上重要日程,隨後紅十一師被擴編為紅三十軍,紅三十三團被擴編為第九十師,吳忠所在的二營被編入九十師第二六八團。鑑於吳忠作戰勇敢,積極參加部隊中的軍事訓練且表現出色,他被提拔為第二六八團二營四連的排長。同年秋,他又被吸收為共青團團員。也就在此時,吳忠將自己的名字由吳光珠正式改為吳忠。他希望用“忠”字來激勵自己永遠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人民軍隊。

改名後不久,吳忠便經歷了其生命中的第二次危險:他差點被當作逃兵槍斃。

那是1934年3月,吳忠所在的第九十師轉移到了萬源地區,參加反“六路圍攻”的關鍵一戰--萬源保衛戰。是役,紅四方面軍集中主力,四川軍閥劉湘也不惜血本,投入了所有的川軍精銳部隊。戰鬥激烈而殘酷,雙方都在拼銳氣,拼士氣。在一次陣前衝鋒時,吳忠的營長不幸中彈倒地,吳忠恰在其身旁,便停下腳步,為營長查看傷情。看到營長的腸子被子彈打了出來,吳忠十分悲痛,他當即撕下衣角要為營長包紮。孰料,營長卻掏出手槍,朝吳忠的頭頂就是一槍,大喊道:“你給我滾!往前衝!”

事後吳忠才知道,紅四方面軍有條鐵的規定:部隊發起衝擊後,突擊隊員一律不準停下來救護傷員,更不準後送傷員,否則以臨陣脫逃論處,任何人都有權執行戰場紀律。幸好吳忠當時沒堅持要留下來照顧營長,不然,日後的共和國開國將軍裡便會少了這顆亮晶晶的百戰將星。

萬源保衛戰後不久,吳忠在1935年8月10日的黃貓埡戰鬥中再次遇險,險些犧牲。此役,紅軍以三十軍第九十師一個師,阻擊裝備精良的川軍田頌堯部1.7萬餘人精銳部隊的瘋狂進攻,戰鬥異常慘烈。敵軍憑藉武器精良和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在數次衝鋒後已經突入了我軍的防守陣地。吳忠所在的第二六八團二營防守的陣地亦被突破。面對蜂擁而來的敵軍,吳忠大喊一聲掄起發燙的機槍向敵砸去。全排戰士見排長帶頭拼命,也一躍而起,向敵人衝去。雙方在黑暗中殺成一團。

吳忠在敵群中光著膀子,像頭髮瘋的獅子,哪裡敵人多,他就向哪裡衝去。正殺得興起,吳忠突然左腿一軟,打了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他用手一摸左邊大腿,滿是鮮血,才知道自己負傷了。

此時,蜂擁而來的敵軍已把紅軍壓下了山頂,陣地上佈滿了敵我雙方人員的屍體。吳忠見狀,機智地就地一滾,趴在一個灌木叢中。他解下綁腿帶簡易地包紮了傷口,又從腰間摸出兩顆手榴彈,揭開後蓋,拉出導火環,準備必要時與敵人同歸於盡。

幾個敵人抬著一挺機槍走到樹叢邊,看了看滿身血水的吳忠,以為其是死屍,將其踹到一邊,架起了機槍。吳忠強忍著疼痛,一聲不吭。此時,紅軍的反擊開始了,英勇的紅軍戰士在團長熊德成的帶領下掄著大刀衝了上來。一旁裝死的吳忠見狀,眼疾手快地將手榴彈扔向了剛剛架好機槍準備射擊的敵人。

一聲炸響,幾個敵人飛上了半空。吳忠用盡最後力氣,滾到了機槍旁,掉轉槍口,對著陣地上的敵人一陣猛射。敵人猝不及防,當即倒下一大片,餘部皆亂作一團。反擊的紅軍趁勢奪回了陣地,敵人重被壓回了山谷。此時,吳忠的氣力也全部耗盡了,見到戰友,他欣慰地笑了笑,便頭一歪,閉上了雙眼。

團長熊德成緊緊抱著吳忠,含著眼淚喊道:“吳忠,我的小吳忠,你不能死啊!”搖了半天,吳忠也沒反應,熊德成以為吳忠已經犧牲,只好站起身來,擦了一把眼淚,吩咐好好安葬吳忠。就在吳忠的同鄉唐文典忍著悲痛,準備掩埋吳忠的“屍體”時,吳忠卻又“活”了過來。原來,吳忠只是由於流血過多,昏死過去了。就這樣,他又“撿”了一條命。

黃貓埡之戰是紅四方面軍反“六路圍攻”最輝煌的一次勝利。是役,紅軍共殲敵1.4萬餘人,徹底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而紅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大批優秀指揮員和戰士陣亡,與吳忠一同參軍的二哥吳光玉也在此役中壯烈犧牲。

掩埋了二哥的遺體,吳忠強抑著失去親人的痛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革命的事業中去。吳忠的勤奮工作得到了黨和人民的認可,在1935年3月陝南戰役結束後不久,不到15歲的他便被調到三十軍八十九師政治部任共青團書記,成為我軍的一名營職幹部。這年5月,他在吳孟等人的介紹下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景陽岡嶄露頭角

1942年吳忠指揮的景陽岡戰鬥,以及在戰鬥中發明的“穀子戰術”,令他聲名鵲起,步入我軍的優秀指揮員之列。

那是1942年的8月,為發動對日軍的秋季攻勢,在冀魯豫軍區的統一部署下,吳忠所在的教導第三旅八團被賦予拔除楔入昆張根據地的徐樓據點,恢復與擴大根據地的艱鉅任務。當時,吳忠任第八團作戰參謀。

在仔細分析了偵察員搞到的詳細情報後,肩負擬定作戰計劃重任的吳忠陷入了深思:徐樓據點駐有500餘名偽軍,裝備精良,設防嚴密,且有公路通往陽穀縣城,隨時可以得到陽穀日軍的增援。如果硬打硬拼的話,在裝備、兵力上都處於劣勢的八路軍,是完不成作戰任務的,而且自身必定遭受重大損失。如何才能巧妙地消滅敵人,拔除據點呢?吳忠把眼光投向了徐樓通向陽穀縣城的必經之路--景陽岡。

景陽岡位於張秋鎮以西不遠處,傳說是《水滸傳》中英雄武松打虎的地方。崗上松柏蔥蔥,崗坡荊棘叢叢,崗下是茂密的穀子地。由於雨水充足,這年的穀子長得特別好,加之植株濃密,簡直可以用密不透風來形容。吳忠望著這些濃密的穀子,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腦海中形成了。

吳忠的計劃是以八團主力圍住徐樓據點,但不急於進攻;八團餘部在景陽岡利用茂密的穀子地,攔住並消滅由陽穀縣城出援的日軍部隊。吳忠分析認為:景陽崗是陽穀援敵到達徐樓的必經之地,那裡的地形適合我軍打伏擊戰,而茂密的穀子地也有利於農民出身的八路軍戰士靈活消滅敵軍;景陽岡又在徐樓守敵的視線之內,消滅了陽穀增援的日軍,徐樓守敵的士氣自然崩潰,那時再攻徐樓,將易如反掌。

團長夏德勝採納了吳忠的作戰計劃,當即做出戰鬥部署:由自己與政委李仕才帶一、二、四連包圍徐樓,圍而不攻;吳忠帶三、五連設伏景陽岡,消滅陽穀出援的日軍部隊。

8月5日,徐樓戰鬥正式打響。夏德勝帶領攻擊部隊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將徐樓守軍團團圍住。在徐樓防守的偽軍何曾見過這種陣勢,嚇得急電向陽穀日軍求援。

陽穀縣城的日軍指揮官接報後,立即率隊增援。不僅城內的一個小隊日軍傾巢而出,還帶上了兩個連的偽軍。驕橫的日軍以日軍小隊在前,偽軍在後,向徐樓據點撲來。

得知日軍援敵出動的情報後,吳忠當即決定:以五連部署在景陽崗前的郭衛陳莊,負責對付增援的偽軍;他率領三連在崗上伏擊日軍小隊。

中午時分,敵軍出現了。五連依計行事,將前面開路的日軍小隊放到了景陽岡。此時,我軍早已準備就緒:三連二排、三排埋伏在崗底的穀子地中,吳忠則帶一排在崗頂阻擊日軍。

驕橫的日軍發現了崗頂八路軍的身影,擲彈筒、迫擊炮齊發,嚎叫著向崗頂壓來。日軍逐步逼近崗頂,吳忠帶領一排抵擋了一會,便“倉皇”向崗下的穀子地裡跑去。

日軍指揮官見這一小股八路不是“逃”往一人多高的高粱地,而是彎著腰在半人高的穀子地裡轉圈,誤以為是八路逃命時慌不擇路,便想消滅這股八路。於是,日軍指揮官將其指揮刀一揮,帶著隊伍殺下景陽岡,衝入穀子地,對吳忠緊追不捨。雙方在穀子地裡展開了追逐。

突然,跑在前面的幾個日軍接連摔倒在地。原來,他們穿的是“牛蹄腳”皮鞋,中間開口,敞口較大,平時走路透氣防潮,但在穀子地裡卻舉步維艱。由於地裡的穀子密度高,被日軍踩倒後,穀穗正好卡在皮鞋的敞口處,谷杆則將鞋緊緊纏住。跑得越快,纏得越緊。所以,進入穀子地的日軍,很快就被穀子纏得摔倒了一大片。倒下的日本兵有的坐在地上用刺刀割谷顆,有的在四處找被纏掉的皮鞋,根本顧不上再追擊吳忠他們了。日軍指揮官也被絆倒在地,急得亂叫亂喊。

這就是吳忠精心設計的“穀子戰術”。吳忠在先前勘察地形時,曾親自做過實驗,知道日軍的皮鞋在谷地裡行走不方便,而八路軍戰士穿的布鞋則可以在穀子地裡來去自如。因此,他才選擇了利用景陽岡的有利地形,來與驕橫兇殘、裝備精良的日軍在穀子地裡一決雌雄。

看到日軍在穀子地裡亂作一團,吳忠便令部隊出擊。隱蔽在郭衛陳莊的五連突然開火,截住了跟進增援的偽軍兩個連。而早已埋伏在谷地裡面待命的三連二排、三排則突然從日軍背後殺出,吳忠也帶著一排轉過頭來向日軍逼近。日軍逐漸被壓制在了穀子地的中央。

八路軍冰雹一樣的手榴彈炸得日軍暈頭轉向,日軍小隊長也被擊斃。漸漸地,日軍火力越來越弱,八路軍的包圍圈也越來越小。到後來,吳忠帶領三連戰士從四面八方端著刺刀衝入敵群,與日軍展開白刃戰。穿布鞋的八路軍戰士在穀子地中如履平地,而穿皮鞋的日本鬼子被穀子纏得動彈不得。一些日軍眼睜睜地看著八路軍戰士的刺刀刺向自己的胸膛,但卻毫無招架之力。

就這樣,一場谷地裡的殲滅戰,只用了18分鐘就乾淨利索地結束了。是役,日軍一個38人的小隊全被殲滅,而三連只有一人犧牲,一人負傷;五連也在郭衛陳莊擊潰了偽軍的兩個連。徐樓據點炮樓上的偽軍得知景陽岡日軍小隊被殲滅後,嚇得魂飛魄散,不待包圍據點的八路軍發動攻擊,便丟棄據點,倉皇突圍而去。夏德勝、李仕才指揮圍攻據點的部隊進行截擊,吳忠也率領三連、五連衝殺過去,在兩面夾擊下,500餘名偽軍被全部殲滅。

景陽岡戰鬥吳忠所部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極小的代價全殲驕橫的日軍一個小隊,並擊垮偽軍兩個連,為我軍攻打徐樓據點創造了重要條件。景陽岡戰鬥成為冀魯豫軍區部隊的模範戰例,吳忠也因此戰被人們譽為“活武松”,事蹟傳遍根據地的每個角落。就這樣,吳忠因其創造的獨特的“穀子戰術”而聲名鵲起,在同級指揮員中脫穎而出。

章縫集一戰揚名

 抗戰勝利後,吳忠調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二十旅五十八團團長。隨著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置戰後全國人民求和平的美好願望於不顧,悍然對解放區發動進攻,再次挑起內戰,吳忠又率部參加了保衛人民勝利果實、爭取實現真正和平的解放戰爭。他先是率部在呂莊戰鬥中殲滅國民黨軍一八一旅旅部,斃俘敵1500餘人,受到軍區通令嘉獎,接著又在1946年10月的章縫集戰鬥中一戰揚名,受到野司劉鄧首長的通令嘉獎,成了聞名全軍的英雄團長。

章縫集是位於鉅野以南的一個大集鎮,當時駐守的是國民黨整編十一師十一旅三十二團。隨著1946年9月29日晉冀魯豫野戰軍發動以圍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十一師為目標的鉅野戰役,吳忠所在的七縱作為野戰軍的主力縱隊,被賦予了殲滅章縫集守敵這一戰役中最為艱鉅的攻堅任務。

整編十一師就是後來的國民黨第十八軍,誕生於1930年8月,部隊全套美式裝備,並由美國顧問調教,是國民黨“五大王牌軍”中建軍最早、軍史最長、實力最雄厚、影響最大的一支老牌勁旅。師長鬍璉是黃埔四期畢業生,驍勇善戰,號稱“不敗將軍”,是蔣介石最寵愛的將領之一,毛澤東曾評論其“狡如狐,猛如虎”。內戰開始後,胡璉就率該師參加過進攻蘇北魯南解放區、圍攻晉冀魯豫野戰軍的諸多戰鬥。此時守章縫集的雖然只有該師的一個團,但兵力達3200多人,火力配置很強。在胡璉的指示下,敵三十二團在章縫集村外構築了眾多警戒陣地,在村內也沿街道構築了許多地堡,整個村莊都構成了前後左右相互支援的火力體系。我軍由於缺乏重火器,接連攻擊了好幾次,都無法突入其陣地。

為了儘快消滅章縫集之敵,晉冀魯豫野戰軍調整作戰部署,調三縱、六縱支援七縱,以三縱、六縱對章縫集周圍村莊的敵軍實施攻擊,並迂迴敵後,徹底孤立章縫集之敵;以七縱攻擊章縫集村內的敵軍。七縱對章縫集的進攻遂成為戰役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

接到任務後,七縱首長楊勇等決定:以二十旅擔任主攻,從村西北角發起突擊,以十九旅從村東北角實施助攻,對章縫集展開多路突擊。10月5日凌晨,二十旅以五十八團、五十九團為突擊隊,以六十二團為預備隊,對敵人發起攻擊。戰士們在五十八團團長吳忠、五十九團團長晉士林的率領下,雖然奮力拼殺,無奈卻被敵人牢固的鹿岸和壕溝水擋住,幾次突擊均未成功。一直激戰到夜裡,五十九團突擊隊才從北門突破敵陣,撕開了一個缺口。吳忠隨即帶領五十八團三營和六十二團參謀長張興臣帶的三個連隊一起突進村裡。

胡璉得知章縫集的寨牆被突破後,為免於整編十一師被分割包圍,他立即命令十一師所有的榴彈炮、重迫擊炮進行攔阻射擊,封鎖通往突破口的一切通道。同時,命令章縫集的三十二團不惜一切代價,對已突入的我軍部隊進行反撲,封閉突破口,截斷村內外的聯繫。

在敵人激烈的炮火封鎖下,我軍打開的唯一的突破口被守敵封住了,突入村內的我軍部隊也陷入了守敵的反包圍中。此時,突入村內的我軍部隊計有五十九團的二營、三營,五十八團三營八連、九連和團特務連所屬警衛排、通信排各一個班,六十二團一營。

敵軍經過偵察,發現我軍突入村內的部隊為數不多,且火力配置較弱,便仗著人多和裝備上的優勢,對我軍突擊部隊瘋狂發起反攻。幾番拼殺過後,在敵軍飛機、大炮等優勢火力的攻擊下,我突擊部隊傷亡嚴重,不僅同前線指揮所完全斷絕了聯繫,而且處在章縫集敵人的心臟裡。情況萬分危急,但吳忠仍沉著鎮定,一邊指揮戰士與敵死戰,一邊親自端著重機槍掃射蜂擁而來的敵人。

突然,一顆子彈穿破了吳忠的頸部,他頓時血流如注,當即昏迷了過去。甦醒後,吳忠首先詳細詢問了戰況。在他昏迷期間,敵軍已經又發動了幾次猛烈的進攻,我軍戰士在敵優勢炮火攻擊下,傷亡劇增,戰鬥力銳減,更為重要的是,彈藥幾近消耗殆盡。

面對此種情況,吳忠在心裡做了最後打算,他叫來通信班長高繼環,將隨身攜帶的記有重大機密的筆記本交給了他,叮囑他一定要將其送交旅首長,或者銷燬,千萬不能落在敵人手中。高繼環轉身剛要走,又被吳忠叫住,吳忠將伴隨自己數年的日記本掏出來,用他最珍愛的派克鋼筆在日記本的封面上草草寫下了四個字:“田濤(吳忠妻子)留念”。寫完後,吳忠又細細端詳了一會,才把日記本與鋼筆交給高繼環,說道:“這兩件東西,你也想辦法交給田濤,讓她留個紀念吧!”

聞聽此言,高繼環哭了,周圍的戰士們也哭了。

此時,敵人的新一輪進攻又開始了,吳忠強忍著傷痛,帶領著戰士們先用手榴彈打擊敵人。手榴彈用完後,又與敵人在陣地上拼起了刺刀。在拼死一戰的我軍勇士面前,敵人畏縮了,丟下大批屍首,退了下去。此時,整個村內的我軍突擊部隊已傷亡大半,倖存者也大多負傷。

關鍵時刻,我軍村外主力部隊的反擊開始了。七縱六十二團和三縱七旅同時發動攻擊,十九旅、二十旅隨後跟進。吳忠聽到村外槍聲激烈,立即命令所有人員出擊,接應主力。經過一番激戰,我軍重又撕開了被封住的突破口,兩軍合兵一處。

章縫集戰鬥於8日結束,此役,國民黨軍整編十一師三十二團大部被殲,遭受了自內戰全面爆發以來國民黨軍“五大主力”最為慘重的損失。

在章縫集戰鬥中,吳忠與其率領的180名勇士,在四面受敵的險惡環境中,孤軍奮戰,堅守13小時,打退了火力絕對優勢、兵力幾十倍於己的國民黨軍20多次進攻,創造出了令人震驚的戰績,轟動了整個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全軍上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劉伯承、鄧小平為此特地簽發通令,嘉獎以吳忠為首的章縫集戰鬥的180名勇士,讚揚他們“表現了超人的英勇和頑強”,“不愧為人民的英雄和模範”,並號召全軍將士向他們學習。晉冀魯豫中央局機關報《人民日報》也在頭版發表了題為《龍鳳之戰的英雄團》的報道,報道了吳忠率領五十八團與兄弟部隊堅守章縫集的事蹟。吳忠一戰成名,成了聞名全軍的英雄團長。

首任機械化師長

1955年5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機械化師,並任命吳忠為第一機械化師師長,龔紀明為師政委。

第一機械化師是我軍歷史上的第一個機械化師,全師1.3萬餘人,轄屬五六八、五六九、五七〇3個機械化步兵團、2個榴炮團、2個坦克團、9個特種兵獨立營,另外每團還編有1個坦克營,全師配有3架通信飛機,直屬軍委裝甲兵指揮。全師全部蘇式裝備、全部摩托化,是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標兵部隊,擔負著為人民解放軍機械化部隊建設摸索經驗的艱鉅使命。剛剛參加完上甘嶺戰役回國、曾在南京軍事學院系統學習了兩年現代戰爭理論的新任師長吳忠,深感肩上擔子的沉重。

為了使這支新組建的部隊儘快形成戰鬥力,不辜負黨的期望,吳忠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一個發展規劃:一年打基礎,兩年完成團以下分隊的幹部訓練、基礎訓練和戰術訓練,三年完成師的戰役、戰術合成。吳忠把文化學習、幹部培訓和技術訓練確定為全師基礎工作的重點。當時,許多窮苦人家出身、文化水平較低的軍官見到新裝備就發懵,不要說學習操作,就連一些基本術語都聽不明白。吳忠本人儘管在軍事學院學習過軍兵種知識,但要具體操作新裝備、指導部隊訓練,也是一籌莫展。要儘快瞭解熟悉新裝備,掌握新的技術戰術,不攻克文化關是邁不進門檻的。

吳忠下了狠心:“學,就是拿出吃奶的勁頭,也要攻下文化關!我帶頭,所有人向我看齊!”他制定了文化學習的日程表,並四處求助,聘請教員。每次上課,吳忠都坐在教室裡認真聽課,宿舍的牆上也貼滿了各種數學、物理公式和外語單詞。一有空閒,他就面壁默誦,硬是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學完了初中、高中的全部課程,還自學了俄語。師長以身作則,眾官兵當然不敢怠慢,於是,機械化師的文化學習蔚然成風。

吳忠在機關和部隊建立了嚴格的主官和參謀人員培訓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集訓班。從毛澤東軍事思想到人民軍隊作戰原則,從現代戰爭理論到軍兵種常識,從條令、條例到分隊戰術,集訓班的授課內容無所不包。集訓方式也不拘一格,有課堂教學,有分組討論,有現場作業,也有實際操作。

軍官的技術培訓也是一道難關。吳忠要求全師各級幹部一年內都要“學會使用各種新式武器裝備,學會駕駛各種車輛,會運用各種通訊手段”,尤其是技術兵種的幹部,必須每人都“會駕駛、懂電臺、能射擊、善管理”。

有人感到這個標準定得太高了,一年之內難以達到。吳忠把眼睛一瞪,說:“你以為手裡拿的還是‘七斤半’(指步槍)啊,現在你指揮的是坦克、大炮、裝甲車,連手中的裝備都不明白,怎麼抓好部隊的管理和訓練,又怎麼指揮部隊打仗?不懂技術,就不配做機械化師的幹部,更不配做機械化師的指揮員!從我這個師長開始,一年之內,誰不會駕駛,誰不懂技術,捲鋪蓋滾蛋。機械化師不養混飯吃的閒人!”

吳忠本來就對新事物充滿興趣,遇到新鮮玩意必要動手擺弄一番,現在學習新技術、新裝備,更是“磨刀霍霍”,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解放戰爭期間,他與國民黨軍的裝甲部隊交過手,吃夠了坦克的虧。現在自己手下已經有了坦克團、坦克營,而且是當時比較先進的蘇制T-34坦克,吳忠真是心花怒放,將其視若掌上明珠。他宣佈:“兩個月內,我必學會開坦克和射擊。”他迷上了坦克,學駕駛,練射擊。兩個月後,他不僅學會了坦克駕駛和射擊的技術,還獲得了坦克等級駕駛員證書。

吳忠學技術的勁頭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每次到部隊檢查工作,見到新裝備和設備他就問,就學,就親自動手操作。無論是軍官還是列兵,只要懂技術的,都是他的老師。他說:“要學真功夫,首先得有個厚臉皮,拜能者為師,不恥下問。”經過半年多的學習鑽研,吳忠基本上掌握了機械化師配備的各種裝備的操作技術。

就這樣,吳忠真正由“外行”領導變成了“內行”領導。他親自審定全師的訓練內容,確定訓練方法,制定考核制度,親自到各部隊考核訓練成果。

在這期間,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了首批將官軍銜授予典禮。年僅33歲的吳忠也被授予少將軍銜,從而成為我軍首批1044顆璀璨將星中為數極少的以師長身份被授少將軍銜的解放軍軍官。在隨後舉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授勳典禮上,吳忠又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巨大榮譽,吳忠沒有驕傲,他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了機械化師的訓練中,並取得了豐碩成果。1957年秋季,在團戰術合練的基礎上,吳忠主持進行了第一次師級規模的實兵、實彈戰術演習--“遼東半島抗登陸”演習。這次演習取得了圓滿成功,受到前來參觀學習的總部、軍區首長的高度評價,稱第一機械化師“已成為拉得動、展得開、合得攏、打得響、轉得快的部隊”。就這樣,僅用兩年多時間,這支新組建的機械化部隊就形成了戰鬥力,完成了師合成戰術實兵演習,提前一年實現了吳忠提出的奮鬥目標。

在成績面前,吳忠沒有自滿,他率領全師官兵戒驕戒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新的演習、合練,進一步提高了機械化師的合成作戰能力,並於1958年秋天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師級規模的實兵、實彈戰術演習--“濱海防禦戰役中機械化師作戰”演習。第一機械化師白手起家,逐漸發展為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鐵甲雄師,為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和正規化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無怨無悔為革命

 1970年7月升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後,吳忠因其執掌首都防務大權的特殊性,又一次被推到了政治鬥爭的風口浪尖上。但他堅持原則,始終不渝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絕不為林彪反革命集團以及隨後“四人幫”集團的威逼利誘所動。

“九一三事件”後,在周恩來的直接指揮下,吳忠迅速調集衛戍部隊加強了對重點單位、要害目標的警衛。隨後,吳忠又為查封林彪集團的黑據點、蒐集其罪證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這場關係到黨和國家命運的決戰中立了大功。他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團中的傑出表現受到了毛澤東的讚許。1973年12月,人民解放軍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毛澤東在接見軍委委員和各大軍區司令員時,還動情地握著吳忠的手對在座的解放軍高級將領說:“吳忠有忠啊!”稍後,吳忠又參加了粉碎“四人幫”的行動,併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7年9月,吳忠被任命為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他上任後不久,邊境地區形勢日趨緊張。作為分管作戰事務的副司令,根據軍區黨委的決定,吳忠於1978年夏天前往廣西,視察邊境地區的戰備工作。這年底,邊境自衛還擊戰開始,吳忠主動向軍區黨委請戰並獲得批准,負責統一指揮廣州軍區南集團部隊,擔負主要戰役突擊任務。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命令使吳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吳忠在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期間,因受命對聚集在天安門廣場弔唁周總理的群眾實行清場這一錯誤,被列為“揭批查”的對象(即清查與林彪、四人幫兩個反革命集團有牽連的對象的運動)。中央軍委決定免去吳忠的廣州軍區副司令員職務,開始對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進行清查。

臨陣易將,這是兵家大忌。吳忠陷入了痛苦的思索中:接受中央軍委的命令,那麼就意味著自己要離開自衛還擊戰的指揮崗位,就意味著要放棄自己與指戰員在戰前研討了無數遍的作戰計劃,就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損失;如若違背中央軍委的命令,那麼就是公然與黨作對,就會令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最終,一心為黨和人民事業著想的吳忠,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大局觀,毅然選擇了留在前線“以黨性參戰!”。

1979年2月17日凌晨,自衛還擊作戰在上千公里的戰線上拉開帷幕。年近六旬的吳忠挎著自動步槍在熱帶叢林中指揮作戰,成為世界軍史上的特殊一景。隨後,他指揮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全部、四十二軍、五十四軍各一部和兩個坦克團協同作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克高平等6城,嚴懲了敵軍,為捍衛我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貢獻了力量。

回國後,吳忠以豁達、坦然的心境,從容面對長達8年的審查。直到1987年6月18日,經中央軍委批准,北京軍區黨委對吳忠作出最後結論:“經審查,吳忠同志1971年3月至1977年9月,在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北京市委書記,分管政法期間,沒有參與林彪、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陰謀活動……吳忠同志在天安門事件中的錯誤,是執行問題。鑑於當時的歷史條件,經中央軍委批准,予以結論。”

黨和軍委的結論出來了,吳忠也釋然了,他感覺心上的沉重包袱卸下了,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並於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兩個月後,鑑於吳忠的身體狀況,中央軍委批准他離職休養。

離休後,吳忠積極蒐集資料,醞釀著寫回憶錄。後來,他撰寫的《中原主帥劉伯承北渡淮河記》、《諄諄教誨寓深情--關於劉帥一封重要信件的回憶》等文章,成為我國黨史、軍史學者研究劉伯承的重要史料。在寫回憶錄的同時,吳忠還積極為部隊的各項建設出謀劃策,繼續為我軍的現代化和年輕化做出貢獻。

1990年2月26日,吳忠將軍在海南因車禍不幸逝世,走完了他69年的傳奇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