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痴”的故事

“书痴”的故事

“书痴”的故事

“書痴”者,讀書達到痴迷程度之謂也。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中有一篇《書痴》,說彭城有一個叫郎玉柱的人,嗜書如命,日夜誦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典故就出自這個人。現實生活中極少有這類極端的人,然而讀書入迷者卻大有人在。下面說的幾則趣聞,是本人接觸過的真實故事。相信愛讀書的朋友看了,或許會發出會心的一笑。

“鄭閒人”嚼字

“閒人”之稱,非指古代閒雲野鶴之高雅人士,實乃上世紀70年代城市中不屬國有或集體企業職工的自由市民,包括個體手工業者、小商販、倒買倒賣票證的不法投機分子,還有從事算命卜掛等迷信活動者,更有遊手好閒什麼事也不幹的無產者。將他們統統清除出城,城市豈不就一片鶯歌燕舞了?將他們掃到何處去呢?農村呀。怎麼遣散呢?有辦法,先讓他們在報紙上亮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市吃閒飯”的口號,於是變被動為主動,滿足你們的強烈要求,下放去農村吧。

鄭姓“閒人”有一門好手藝,打造摺疊式竹躺椅,我稱呼他為鄭師傅。可惜那年月這屬於高消費,農村鄉下沒有生意。鄭師傅不會幹農活,也不願幹,每天就捧著一部《紅樓夢》,搖頭晃腦,醉在其中。他家別無藏書,獨此一夢。他說,這部《紅樓夢》陪了他30年。出於好奇,我向他請教,何以百遍不厭?他說道,讀書不能一目十行,每個字都要像吃山核桃一樣先嚼碎,再一點點剔出果仁來,細細品嚐。我不解,他問我:“林妹妹為什麼叫黛玉?”我說,名字麼,作者想取個什麼就取個什麼。“你以為是可以像老百姓給孩子取名一樣隨便叫個阿狗阿貓的嗎?這黛玉,為什麼不叫香玉或是翠玉?告訴你吧,香呀翠呀的都太豔太俗,只有這黛字,才配!另外,黛玉自己並無玉,為什麼也取一玉字?因為寶玉是她的精神支柱呀。”聽鄭師傅徐徐道來,我真有勝讀十年書之感。後來我從事教學工作,方才得知名家在運用動詞上往往匠心獨具,如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裡,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個“踱”字,將有錢人擺譜的神態躍然紙上。再如寫孔乙己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才幾個錢,卻在手掌心一溜兒“排”出,這個人物的性格和盤托出。

“喬老爺”進城

他並不姓喬,杭州人,在本市一家大型化工企業上班。因為書生氣十足,與影片《喬老爺上轎》中的喬老爺有某種相似之處,熟悉他的朋友都戲稱他為“喬老爺”,他也樂呵呵地接受。他高度近視,看書的時候幾乎把臉貼在紙面上,狀態極為誇張。愛好文學,是那個年代的文學青年。我與他認識,那一年他曾專程來找我,要我陪同他去拜訪畫家杜如望先生。目的是想採訪杜老當年在浙江美院求學時的經歷。後來他給我來信,高興地告訴我根據那次採訪材料寫的文章已被《杭州日報》採用。雖然篇幅很小,但已讓他陶醉了幾個月。閒話少說,言歸正傳。這是衢州莊老夫子傳開的故事。說的是某個星期天下午,“喬老爺”騎著自行車,帶上十歲的兒子一路春風得意地進城。街面十分繁華,百貨琳琅滿目,綢布五光十色,時裝追趕時尚,電器展示新潮。然而這些店面留不住這父子倆的腳步,不到半個小時便逛了一圈。還是去圖書館吧,於是他倆進了圖書館閱覽室。“喬老爺”一眼就看中了那些勾人魂魄的文學雜誌,《人民文學》、《收穫》、《東海》、《江南》等。而那位“喬少爺”則鑽進了一角的兒童讀物區,同樣對這麼多從沒見過的圖書入了迷。“喬老爺”先翻雜誌,再看目錄,最後定住神,瞄準了一篇小說。才讀了開頭幾句,就像羊兒跟著頭羊,魚兒追著波浪,停不下腳步了。看完一篇,再換一篇,呀呀呀,這樣的文章,真叫一個絕!想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寫出一篇這樣的作品呢?

如此這般,在文字的迷宮中暢遊,竟不知出口何處了。不經意間看了看手錶,呀,快16點了,該回家了。於是趕緊走出圖書館,一腳跨上自行車,把車輪踩得飛轉。回到家,妻子驚訝地問:“孩子呢?”,這一問不要緊,直把“喬老爺”嚇得飛了魂,他的妻子則臉色發白,全身發抖。“喬老爺”顧不上喘口氣,立馬打道回城找孩子。心咚咚直跳,如果孩子一時不見了爹,四處亂跑,甚至跑到大街上,茫茫人海中如何找得到?到了圖書館,你道怎樣?“喬老爺”差點雙腿跪了下去。這小傢伙竟然還鑽在書堆中自得其樂呢。

真叫一個種瓜得瓜,點豆得豆。

“錢小姐”下樓

“錢小姐”者,男性書生也。錢家村人,高中畢業生,大學遺忘了給他寄入學通知書。他就一直在靜候佳音。兩年過去了,他也不相信大學會丟棄他這個高材生。他不參加田間勞動,天天把自己鎖在破舊的木樓上。一日三餐方才下樓,“小姐”是他父母背地裡指代他的稱謂。我是被一同學引薦才得以拜訪他的,他特意下樓迎接,又破例允許我到他樓上“閨房”小坐。農村舊式樓房樓梯口都是不安門的,可“錢小姐”為了不讓外人包括父母干擾他的清靜,竟用竹篾編成用以曬黃菸葉的煙簾,外面糊上白紙,當作門板。這還不算,他還安了一把鐵鎖。上得樓去,我大吃一驚,樓板上鋪滿了高等數學演算題,一道題演算了五六頁紙還不見答案。見我拿起拜讀,問我可懂?我直搖頭。他說,我現在愛上物理了,正在自制收音機。果然,床上堆滿了零部件,正在繞線圈。我問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他說難以確定,凡科學試驗都是充滿了未知數,樂趣也在這裡。

一年後,我的那位同學告訴我,“錢小姐”的收音機制成了,為此還招惹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災禍。一天,來了兩個公安警察,一定要上樓看看。原來是“錢小姐”用自制的收音機收聽敵臺,“美國之音”什麼的。原本這是件極嚴重的事,看看這“錢小姐”的生活環境,聽聽他雲遮霧罩的回答,再看看他父母悽苦木然的表情,警察沒有帶走他,只將收音機及相關零部件、圖紙收繳了去。

那天傍晚,“錢小姐”沒有下樓吃飯。晚上,父母聽到了來自樓上的哭聲,狼嚎似的。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學習古籍版本,離不開查看實物、關注古籍網拍、瞭解市場價格!網拍是低成本、最方便的學習方法:

長按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點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