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1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

五、信後世

伊斯蘭教相信,在現實的世界毀滅後還有一個彼岸世界,那“後世是更好的,是更長久的”,它“品級更高,優越更甚”,“今世的生活比起後世的生活來,只是一種〔暫時〕的享受”,人們不要只貪圖今世生活的浮利。死亡只不過是今世與後世的橋樑,“真主是唯一的歸宿”。

瞭解1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下)

伊斯蘭教認為,世界末日終將到來,《古蘭經》,特別是該書早期的部分,對世界末日和末日來臨前的預兆做了大量的描述,以後的《古蘭經》註釋者和聖訓學家又做了詳細的研究和論述。那麼預告末日來臨的徵兆都有哪些呢?首先是人間犯罪行為的突然蔓延,“紛爭頻繁,屠殺增多”,“愚昧氾濫,知識衰竭,淫亂陡增,酗酒成風,男人減少,女人增多,以至五十個女人歸一個男人管轄”;屆時,麥加聖殿也將消失, 《古蘭經》將被遺忘。其次是天體破裂,星宿黯淡,大地震盪,山嶽消失,凡在地上地下的都要恐怖。到後期,把這些徵兆說得更加具體而生動,說當大天使依斯拉非來吹響第一聲號角的時候,大自然將開始顫動.人們將膽戰心驚地開始逃跑。當第二聲號角吹響的時候,“凡在天地間的,都要昏倒,除非真主所意欲的”,因為真主只使他創造的天地萬物存在至一定時期。除他的本體外,萬物都要毀滅,絕無逃避的地方。

瞭解1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下)

這種總死亡之後再過40年,將降傾盆大雨,隨即將響起第三聲號角,召喚所有的人復活,先將其肉體還原,再使其靈魂歸還肉體。這中間既包括末日來臨時死去的,也包括過去死亡的一切人,那怕他們已變成朽骨、塵土、石頭、鐵塊或別的人們認為難於接受生命的什麼東西,也絕無例外。復活的人們齊集耶路撒冷,光著身子,在炎炎烈日下曬得汗流俠背,跪在安拉麵前,接過自己所作善惡的記錄簿,領受安拉的審判。他們將被秉公裁判而不受虧枉,因為真主是徹知他們的行為的。信安拉為獨一真主並行善者,將用右手接過自己的功過簿,並得意地說:“你們拿我的功過簿去讀讀吧!”這種人將永居樂園,盡情地享受物質和精神上的賞賜。而那些不信安拉或作惡者將用左手接過自己的功過簿,並叫苦連天地說:“啊呀!但願我沒有接過我的功過薄,不知道我自己的賬目!但願塵世的死亡已了結我的一生!我的財產於我毫無裨益,我的權柄已從我的手中消失。”這種人將被判進入火獄。總之,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人人都享受自己行為的完全的報酬”。據傳,在真主那裡一天就等於1000年(亦說5萬年,這時,要進入天園的人們能夠見到安拉,他坐在由八位天仙擔負的寶座上,眾天仙環繞在寶座的周圍,頌揚他們的主。

《古蘭經》中對樂園和火獄有不少描述。據說,樂園中有百種品位,一級與一級之間猶如天壤之別.斐爾道司在天園中是最好和最華麗的,那樂園的渠水就來自斐爾道司;而在斐爾道司之上就是真主的寶座。伊斯蘭教對不同品級的天園,沒有做具體的描述,只是說:樂園與天地同寬,有樹木遮蔭.下臨諸河。樂園本身“有水河,水質不腐;有乳河,乳味不變;有酒河,飲者稱快;有蜜河,蜜質純潔……有各種水果,可以享受”,還有奇花異草,供人欣賞。水居樂園者,食味美的鮮果和飲料,穿絞羅錦緞的綠袍.戴金銀手鐲和珍珠,睡舒適柔軟的床榻,還有彷彿珍藏的駝卵或蚌殼裡的珍珠一樣白付的、不視非禮的、美目的同齡伴侶,有輪流服侍他們的長生不老的僮僕。在樂園裡,聽不到惡言和謊話,但聽到“祝你們平安!”據說.進入樂園也有先有後,“最先進樂園者的容貌之美,猶如十五的明月。在其後進樂園者的容貌之美猶如天際最明亮的址辰,他們不大小便、不吐痰、不流鼻涕,他們的器皿是金的,汗水是麝香的香氣。他們燒的是沉香,他們的妻子是嫵媚動人的美女。

瞭解1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下)

他們被造化為聖人阿丹的形象—身長六十臂長。”而樂園中最下等的人是最後離開火獄最後進入樂園的那個人。伊斯蘭教認為,歸信安拉並行善事的男女,都可進入樂園,但其體談到樂園的情狀時,又多談男人的享受,這是為什麼呢?從“聖訓”中似乎可以找到部分答案。穆罕默德說:他站在樂園門前.見進去的多是窮人;他站在火獄門前,見入火獄的多為婦女,因為她們忘恩負義,並且主要是因為忘恩負義於自己的丈夫。這大概是伊斯蘭教興起時阿拉伯半島男女所處社會地位不同的一種反映。

火獄又是什麼樣子呢?伊斯蘭教認為,火獄有七層,開七道門,每道門將收容被派定的一部分人。那裡有重鐐和強烈的火,有啼人的食物和痛苦的刑罰。在火獄底生長著一棵欑楛樹,它的果實彷彿魔頭.為罪人的食品。火獄的溫度高於今世火力六十九倍。它不讓任何物存在,不許任何物留下。終身不信道或犯下不贖之罪的叛教者,部分行惡的天仙,經末日審判後“將永居其中.不蒙減刑,不獲寬限”。當他們被投入火獄的時候,他們將聽見沸騰的火獄發出驢鳴般的聲音,幾乎為憤怒而破碎。他們在毒風和沸水中.在黑煙的陰影下,既不涼爽,又不美觀。他們以魔頭似的欑楛樹果實充實肚腹,這種東西象油腳一樣在他們的腹中沸騰;他們將飲沸水和膿汁,一口一口地飲,幾乎咽不下去。死亡將從各處降臨他們.但他們永不會死.每當他們的皮膚燒焦的時候,就另換一套皮膚給他們,以便他們嘗試刑罰;一種刑罰過後,還有嚴酷的刑罰。

瞭解1下伊斯蘭教、它的教義(下)

在火獄和樂園之間有一個不定的空間,《古蘭經》第70由此得名《艾耳拉弗》(高處).這裡將有許多男人,他們羨落樂園的居民,高喊祝他們“平安!”但不得進去。當他們把眼光轉向火獄的居民時,他們析求安拉不要使他們與那些不義的民眾同住。一些人把它看作煉獄,另一些人則把它看作通向樂洲的門前地。伊斯蘭教關於樂園的描述,對生活在常年幹早缺水的沙漠居民來說,是誘人的:而對於火獄的形容.則反映了當人們對自然力量的不理解和恐懼。當然,不同的宗教塑造出來的樂園(或天堂)和火獄(或地獄)有不同的特點,但都是要人們相信在今世之外還存在一個彼岸世界,要人們把希望寄託於後世,這一點大概是共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