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正流行,現實題材創作期待更多“真情”


“中國電視劇的創作來源60%以上都取材於當代生活,從作品的精神指向出發,寫實性幾乎成了中國所有電視劇的重點。”

今年是中國電視劇誕生60年,在這樣的歷史節點前,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近期在電視熒屏上扎堆播放。從以改革開放為時代背景、主打女性創業勵志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到講述退轉軍人創業的《你遲到的許多年》,再到展現互聯網創業的《創業時代》以及公安題材熱血劇《橙紅年代》、講述賽車手勇敢追夢的青春勵志劇《極速青春》,這一波電視劇的排播照顧到了不同年齡段、不同喜好的觀眾收視需求,可謂老少皆宜。

“創業”成為關鍵詞

從近期熱播的《正陽門下小女人》《創業時代》《你遲到的許多年》等現實主義題材劇來看,“創業”是關鍵詞。這個關鍵詞也恰好能夠呼應當下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的大背景。


“創業”正流行,現實題材創作期待更多“真情”


正在北京衛視播出的女性創業勵志劇《正陽門下小女人》以改革開放為時代背景,以各階層的普通百姓為描摹對象,蔣雯麗飾演的女主角歷經情感挫折之後,繼承祖產當上了小酒館的老闆。在公私合營、改革開放等歷史浪潮中,她與丈夫蔡全無(倪大紅 飾)相互扶持歷經磨難,最終在女兒和侄女們的一同努力下,成為女企業家。

正在湖南衛視播出的《你遲到的許多年》,以黃曉明飾演的轉業軍人的人生起伏為主要線索,講述一代有志青年艱苦奮鬥的創業歷程。

作為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的現實主義劇目,10月12日在國內首播的《創業時代》在戛納電視節期間也引發了熱議和關注。《創業時代》主打“互聯網創業”,是國產首部聚焦互聯網創業題材劇。該劇植根現實生活,圍繞天才軟件工程師郭鑫年(黃軒 飾)開發手機應用軟件“魔晶”的創業歷程展開,講述其從產品研發、吸引投資到股權併購等各階段遭遇的商業危機,展現一位理想主義程序員,如何在強敵環伺的創業戰局中,憑藉智慧和初心推動移動互聯網革命、創造商業奇蹟的故事。

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贏得關注的一個關鍵點就是觀眾群定位是否準確。《正陽門下小女人》《你遲到的許多年》《創業時代》三部劇都講“創業”,但從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來講,分別定位老、中、青三代觀眾。

《正陽門下小女人》裡,蔣雯麗和倪大紅的主演搭配,無疑成功吸引到“奶奶+媽媽”觀眾群。而《創業時代》中無論是互聯網創業的故事,還是黃軒+楊穎+週一圍的演員陣容,都更多地吸引到年輕觀眾群體的關注。退轉軍人的創業+情感糾葛的故事,再加上黃曉明+殷桃+秦海璐的演員組合,《你遲到的許多年》則成了當下觀眾群覆蓋面廣的電視劇。

現實題材劇呼喚真情

近幾年從主管部門到播出平臺,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創作和播出,一直備受鼓勵。總局甚至出臺具體要求,壓縮古裝劇的播出份額,以鼓勵更多的現實題材劇的製作和播出。2017年,現實題材開始崛起,2018年更是被視作“現實主義迴歸年”,1至4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劇目中,現實題材劇目和集數佔比分別達到68.13%、64.45%。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在表現真實的社會生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能傳達現實溫度,又能體現思想高度與文化厚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實題材並不等於只要高唱主旋律就萬事大吉,一部好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只有對普通人生活的體察入微,才會有打動人心、產生共鳴的佳作呈現。


“創業”正流行,現實題材創作期待更多“真情”


雖然創業題材劇近兩年才逐漸成為較為成熟的題材類型,“創業者”的形象卻是早已有之。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就塑造了一批典型的海外創業者形象。

縱觀近年的創業劇,很多作品有著較為固定的劇情套路,故事進展過程中會有大起大落營造緊張感,也會有大落大起帶給觀眾以快感,無論怎樣起落,最終取得成功的大方向卻是既定的,給人以人人皆可成功的夢幻感。

現實題材劇集作為我國電視劇的精神主脈,以把握當下社會整體生活,體現藝術創作的真實性,注重精神昇華為主要方向。

對於創業者形象而言,光環固然是先天的,卻也該小心愛惜羽毛,事業固然是重要的,生活也該是充滿煙火氣的。現實題材劇的創作,只有立足於生活,深刻理解當下社會才能為作品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才能做到真情投入,打動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