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按遊戲載體分類

  1. 電子遊戲
  2. 非電子遊戲

按遊戲內容分類

  1. 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
  2. ARPG (Action RPG)動作角色扮演類遊戲
  3. SRPG(Simulation RPG)模擬角色扮演類遊戲
  4. FPS(First Person Shooting)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5. RTS(Real Time Strategy)即時戰略遊戲
  6. AVG(Advanture Game)冒險類遊戲
  7. SLG(Simulation Game)策略與戰棋類遊戲
  8. RAC(Race Game)賽車競速類遊戲
  9. ACT(Action Game)動作類遊戲
  10. SIM(simulation)模擬經營類遊戲
  11. EDU(education)養成類遊戲
  12. FLY(Fly Game)飛行模擬類遊戲
  13. TAB(Table Game)桌面類遊戲
  14. SPG(Sport Game)體育類遊戲
  15. 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遊戲
  16. SFTG(Simulation FTG)模擬格鬥類遊戲
  17. PUZ(Puzzle Game)益智類遊戲
  18. STG(Shooting Game)射擊類遊戲
  19. ETC(Etcetra Game)其他類遊戲

按遊戲平臺分類

  1. 主機遊戲(Xbox、PS、Wii)
  2. 電腦遊戲(PC / Mac)
  3. 街機遊戲
  4. 便攜遊戲(NDS、PSP、手機)

按遊戲對抗方式分類

  1. P V P(Player VS Environment)遊戲
  2. P V E(Player VS Player)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上圖是國內某安卓app分發平臺的遊戲分類,其分類更加偏向商業化運營。

本文不討論非電子遊戲,主要討論電子遊戲裡的主機遊戲、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以及各個類別的遊戲的特點、發展歷程、玩法等。分別從內容差異和平臺差異來聊聊遊戲的分類,兩種分類方式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互相會有包含和牽連。首先來看看按照內容的分類。

按內容分類

遊戲按照不同平臺分類的理由顯而易見,因為載體不同;然而按照內容進行區分時,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同類型的遊戲?為什麼需要這麼多不同類型的遊戲?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先看看文學與繪畫。文學按照體裁的不同有詩、詞、曲、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雜文等等;繪畫按照風格有現實主義、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抽象派等等。文學與繪畫是不同時期的不同藝術家的創作,滿足了不同的欣賞者,產生了不同的類別的體裁和流派,遊戲的不同類別的產生與此相似。有的玩家喜歡FPS遊戲的臨場感,有的玩家喜歡RPG遊戲的代入感和成長感,還有的玩家喜歡RTS遊戲的策略思考帶來的快樂,因此產生了不同的遊戲需求;不同時期的技術進步也催生了新的遊戲種類,比如FPS遊戲是隨著3D技術成熟而出現的,當今還有技術要求更高的VR遊戲等等。也就是說,由於遊戲製作者的創作、玩家的需求、技術的進步等因素促成了當今電子遊戲類型的百花齊放。

再來看遊戲的具體分類。遊戲按照內容進行區分,某些遊戲種類不會有太多爭議,如RPG與FPS的區別非常明顯,區分也比較容易;而對於其子類型的分類,如ARPG與SRPG,本文統一劃為子類型討論。

接下來分別討論各個類型的遊戲以及其特點、可玩性、代表作。

1、RPG(Role Playing Game)角色扮演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暗黑破壞神3

角色扮演遊戲通常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遊戲中玩家可以拋開自己的身份,扮演遊戲中的某些角色,獲得某種代入感的滿足,如《仙劍奇俠傳》《最終幻想》《上古卷軸》,在RPG遊戲中玩家彷彿獲得了遊戲角色的經歷和體驗,如同演員般“入戲”。這需要構建一個邏輯精妙、完美自洽的遊戲世界,也需要一個充滿自由度的遊戲環境,更需要小說鉅著般的遊戲劇情和人物塑造,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的是比小說、電影更加真切的代入體驗。

早期的RPG遊戲一般採用回合制或半即時制戰鬥,著重刻畫遊戲的世界觀、遊戲的劇情體驗及角色性格,對操作的要求不像動作遊戲和格鬥遊戲那麼高。後期隨著硬件性能的提高,遊戲中的場景、角色、技能效果也越來越精緻,更多的實時戰鬥RPG遊戲也越來越多的出現。

按照戰鬥進行方式分類,RPG又可細分為策略角色扮演遊戲(SRPG——Simulation Role Personate Game)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ARPG——Action Role Playing Game)。

玩家可能會與冒險類遊戲混淆,其實區分很簡單,RPG遊戲更強調的是劇情發展和個人體驗。

2、FPS(First Person Shooting)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反恐精英

FPS遊戲是基於3D技術而出現的遊戲類型,最大的特點是玩家視角的變化,屏幕作為玩家與遊戲世界交互的介質,讓玩家身臨其境,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遊戲的實時代入感和真實感也是其他種類的遊戲無法比擬的。當下火熱的VR技術則將FPS遊戲的代入感進一步加強,可以想象在VR技術進一步成熟之後,會有大量優秀的VR-FPS湧現。

FPS遊戲的主要的代表遊戲有《毀滅戰士》《雷神之錘》《反恐精英》《使命召喚》《戰地》《軍團要塞》《光環》《孤島危機》《傳送門》《無主之地》《守望先鋒》等

有些遊戲,如《反恐精英》完全不強調遊戲的故事性,以爽快對戰為核心,每局時長較短,遊戲節奏激烈,併成為了諸多電子競技賽事的比賽項目。另一些遊戲則充分發揮FPS遊戲的代入感,場景、角色渲染真實,細節刻畫豐富,創造了有如電影版的代入體驗,如《使命召喚》系列,遊戲中有多種載具,如戰鬥機、坦克、飛艇、戰列艦等,給玩家帶來了真實沉浸的遊戲體驗。

3、SLG(Simulation Game)策略與戰棋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文明5

玩家運用策略與電腦或其它玩家較量,以取得各種形式勝利的遊戲,或統一全國,或開拓外星殖民地。策略遊戲可分為回合制和即時制兩種,回合制策略遊戲如大家喜歡的《三國志》系列、《櫻花大戰》系列;即時制策略遊戲如《命令與征服》系列、《帝國》系列、《沙丘》等。後來有些媒體將模擬經營,即SIM(simulation)類遊戲,如《模擬人生》、《模擬城市》、《過山車大亨》、《主題公園》和養成類遊戲(TCG,如《世界足球經理》,《零波麗育成計劃》等)也歸到了SLG下。

4、RTS(Real Time Strategy)即時戰略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星際爭霸2

RTS遊戲是SLG遊戲的一種,強調的是“實時策略”,而不是SLG遊戲常採用的回合制,玩家在遊戲中一般扮演指揮官、英雄調兵遣將,進行決策的時間更加強調實時性,遊戲節奏和刺激程度也強於SLG遊戲。遊戲對於玩家的操作要求較高,在高效操作各個作戰單位的同時,還需要進行策略思考,遊戲強度可見一斑。

代表遊戲有:《沙丘》、《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命令與征服》、《橫掃千軍》、《帝國時代》、《戰錘》、《最高指揮官》、《家園》等。

RTS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英雄”、“戰爭迷霧”等遊戲概念。

5、AVG(Advanture Game)冒險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神秘海域4

由玩家控制遊戲人物進行虛擬冒險的遊戲。與RPG不同的是,AVG的特色是故事情節往往是以完成一個任務或解開某些迷題的形式出現的,而且在遊戲過程中刻意強調謎題的重要性。AVG也可再細分為動作類和解迷類兩種,動作類AVG可以包含一些格鬥或射擊成分如《生化危機》系列、《古墓麗影》系列、《恐龍危機》等;而解迷類AVG則純粹依靠解謎拉動劇情的發展,難度係數較大,代表是超經典的《神秘島》系列

6、RAC(Race Game)賽車競速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極品飛車13

電腦上模擬各類賽車運動的遊戲,通常是在比賽場景下進行,非常講究圖像音效技術,往往是代表電腦遊戲的尖端顯示技術。驚險刺激,真實感強,深受車迷喜愛,代表作有《極品飛車》、《山脊賽車》、《摩托英豪》等。另一種說法稱之為"Driving Game"。目前,RCG內涵越來越豐富,出現了另一些其他模式的競速遊戲,如賽艇的,賽馬等。

7、ACT(Action Game)動作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忍者龍劍傳1

玩家控制遊戲人物,用各種武器消滅敵人以過關的遊戲,弱化故事情節,如熟悉的《超級瑪裡》、可愛的《星之卡比》、華麗的《波斯王子》等等。電腦上的動作遊戲大多脫胎於早期的街機遊戲和動作遊戲如《魂鬥羅》、《三國志》等,設計主旨是面向普通玩家,以純粹的娛樂休閒為目的,一般有少部分簡單的解謎成份,操作簡單,易於上手,緊張刺激,屬於"大眾化"遊戲。

8、SIM(simulation)模擬經營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模擬人生4

模擬經營遊戲是電子遊戲類型的一種,由玩家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對遊戲中虛擬的現實世界進行經營管理。模擬經營遊戲按遊戲載體分,主要包括模擬經營類單機遊戲和模擬經營類網頁遊戲。主要代表作有《模擬人生》、《鐵路大亨》、《模擬城市》、《足球經理》等。

9、EDU(education)養成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美少女夢工廠5

以前GB系列泛用,現在一般大家都用 EDU(education)來指代該類遊戲,以便於和“ Online Trading Card Game”區分開。 顧名思義,就是玩家模擬培養的遊戲,如《明星志願》、《美少女夢工廠》、《零波麗育成計劃》等等

10、FLY(Fly Game)飛行模擬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王牌空戰

以現實世界為基礎,以真實性取勝,追求擬真,達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如《王牌空戰》系列、《蘇-27》等等。另外,還有一些模擬其他的遊戲也可歸為STG,比如模擬潛艇的《獵殺潛航》,模擬坦克的《鋼鐵雄師》等

11、TAB(Table Game)桌面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大富翁7

顧名思義,是從以前的桌面遊戲脫胎到電腦上的遊戲,如各類強手棋(即擲骰子決定移動格數的遊戲),經典的象《大富翁》系列;棋牌類遊戲也屬於TAB,如《拖拉機》、《紅心大戰》、《麻將》等等

12、SPG(Sport Game)體育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FIFA

在電腦上模擬各類競技體育運動的遊戲,花樣繁多,模擬度高,廣受歡迎,如《FIFA》系列、《NBA Live》系列、《實況足球》系列等

13、FTG(Fighting Game)格鬥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街霸4

由玩家操縱各種角色與電腦或另一玩家所控制的角色進行格鬥的遊戲。按呈畫技術可再分為2D和3D兩種,2D格鬥遊戲有著名的《街霸》系列、《侍魂》系列、《拳皇》系列等;3D格鬥遊戲如《鐵拳》、《高達格鬥》等。此類遊戲談不上什麼劇情,最多有個簡單的場景設定,或背景展示,場景、人物、操控等也比較單一,但操作難度較大,主要依靠玩家迅速的判斷和微操作取勝。

14、PZL(Puzzle Game)益智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植物大戰殭屍

Puzzle的原意是指以前用來培養兒童智力的拼圖遊戲,引申為各類有趣、適合休閒的益智遊戲,經典的《俄羅斯方塊》就是該類型的代表。

益智小遊戲_益智小遊戲分類

益智遊戲專題:益智、連連看、黃金礦工、泡泡堂、祖瑪、鬥地主、對對碰、找茬、炸彈人、密室逃脫、消消看、泡泡龍、吃豆豆、物理、棋牌、大富翁、拼圖、小球、找東西

益智類遊戲的又可以大致分出一些子類:

  • 消除類遊戲(三消、連連看、泡泡龍、俄羅斯方塊、祖瑪等)
  • 拼圖遊戲
  • 腦力鍛鍊遊戲
  • 捕魚遊戲
  • 解謎類遊戲(猜成語、數獨、推箱子等)
  • 找茬遊戲物理遊戲(憤怒的小鳥)

15、STG(Shooting Game)射擊類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Sky Force

這裡所說的射擊類,並非是類似《VR戰警》的模擬射擊(槍戰),而是指純的飛機射擊,由玩家控制各種飛行物(主要是飛機)完成任務或過關的遊戲。 SSG=Science-Simulation Game科幻飛行模擬遊戲 非現實的,想象空間為內容,如《自由空間》、《星球大戰》系列等

16、MUD(Multi-User Dimension,MUDs)泥巴游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LifeLine 生命線

主要是依靠文字進行遊戲的遊戲,圖形輔助。1978年,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羅伊·特魯布肖用DEC-10編寫了世界上第一款MUD遊戲——“MUD1”,是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多人交互網絡遊戲,這是一個純文字的多人世界。(這可能就是MUD的命名來源吧?)其他代表作:《俠客行》、《子午線59》、《萬王之王》

17、TCG (Trading Card Game)集換式卡牌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爐石傳說:魔獸英雄傳

PVP、PVE

PVP:多人遊戲,兩人對戰遊戲

玩家操縱角色通過卡片戰鬥模式來進行的遊戲。豐富的卡片種類使得遊戲富於多變化性,給玩家無限的樂趣,代表作有著名的《信長的野望》系列、《遊戲王》系列,包括卡片網遊《武俠Online》,從廣意上說《王國之心》也可以歸於此類。

18、MSC(Music Game)音樂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吉他英雄3

培養玩家音樂敏感性,增強音樂感知的遊戲。伴隨美妙的音樂,有的要求玩家翩翩起舞,有的要求玩家手指體操,例如大家都熟悉的跳舞機,就是個典型,目前的人氣網遊《勁樂團》也屬其列。

19、LVG(Love Game)戀愛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心跳回憶

玩家回到初戀的年代,回味感人的點點滴滴,模擬戀愛的遊戲。戀愛不是遊戲,但偏偏有戀愛遊戲,目前的戀愛類遊戲主要是為男性玩家服務的,也有個別女性向的。可以訓練追求的技術,(和學會忍耐?)代表作有日本的《心跳回憶》系列、《思君》,國人的《青澀寶貝》、《秋憶》等。

20、MMORPG(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魔獸世界:軍團再臨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網絡創世紀》、《無盡的任務》、《A3》、《魔獸》、《軒轅Ⅱ》等

20、MOBA(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 Games )多人聯機在線競技遊戲

小寧說:遊戲分類大賞

DOTA2

dota、lol等

21、ETC(Etcetra Game)其他類遊戲

指無法歸結到已知種類中的遊戲,常見於種類豐富的電視遊戲,如音樂遊戲、某些遊戲的周邊設定集(如《心跳回憶》屏保壁紙集)等,電腦遊戲中較少出現,即使有也多是移植自電視遊戲。其實你判定不了的就把它丟這裡吧。

按平臺分類

按平臺分類,遊戲有主機遊戲、電腦遊戲、手機遊戲等。

主機遊戲

主機遊戲又名電視遊戲,核心是遊戲機,需要外接顯示設備,主要代表有Xbox系列、PS系列、Wii系列等。在歐美日主機遊戲更為普遍,因為限制政策和語言等原因,國內的主機遊戲市場相對比較萎縮。為了分類的方便,本文將NDS、PSP等便攜設備上的遊戲也劃歸為主機遊戲,另一種便攜設備——手機上的遊戲作為另一個大類分析。

本文主要關注當前主流的Xbox、PS、Wii三大主機。比較古老的“Odyssey”(奧得賽)主機、任天堂的FC與Game Boy等在遊戲史方面的價值更大,本文不納入討論範圍。同時硬件、主機性能等方面的問題不做深入討論,重點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以及玩法。

  • PlayStation

最終幻想

合金裝備

生化危機

寂靜嶺

鐵拳

實況足球

寄生前夜

戰神

Catherine

小小大星球

俠盜車手

生化奇兵

荒野大鏢客

輻射

質量效應

神秘海域

風之旅人

最後生還者

rpg(arpg,srpg)ff7-9、格蘭蒂亞1、荒野兵器、寄生前夜、龍騎士傳說、傳說系列、放浪冒險譚、女神側身像、FFT、幻想水滸傳、異度裝甲、時空之輪

avg:生化危機、恐龍危機、寂靜嶺、合金裝備

act:古惑狼、惡魔城

  • Xbox

《光暈(HALO)》

《極限競速》

《戰爭機器》

《失落的奧德賽》

《使命召喚》

《求生之路》

《實況足球》

《生與死》

《忍者龍劍傳》

  • Wii

Wii主機以遊戲的交互方式和可玩性取勝,而不在主機性能和圖形方面與另外兩個平臺比拼

塞爾達傳說

超級馬里奧銀河

口袋妖怪

太鼓達人

馬里奧賽車

電腦遊戲

電腦遊戲(不詳說)

手機遊戲

手機遊戲(不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