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東方早報》確定停刊,2018年2

文| 玖玖

今日(12月5日),認證為“報紙媒體人,紙媒研究者”的博主“傳媒老王”在微博發佈消息,“上海的《東方早報》確定停刊。”句末加了一個蠟燭的表情。從8月底起就傳得沸沸揚揚的《東方早報》於2017年1月1日停刊的消息,在年末得到了證實。

這家被稱為“上海早報雙雄之一”的報紙還是沒能挺過這波紙媒停刊的震盪。上海報業集團停刊頗具影響力的《東方早報》,雖是互聯網時代紙媒江河日下的無奈之舉,但作為斷腕式改革中的一環,也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傳統媒體應對媒體融合大勢、尋求轉型的明智之舉。

香港《文匯報》北京新聞中心執行總編輯凱雷也轉發了這則微博,並評論道,“上海,是中國31個省市區中第一個果決放棄紙媒的省份。”

2016年,一大波紙媒接連倒閉,紙媒在這一年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寒冬。騰訊網總編輯王永治先生曾預言,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紙媒將會“關停並轉。這一預言會成真嗎?

又一家!《東方早報》確定停刊,2018年2/3紙媒將關停的預言將成真?

8月24日,一則《關注上海報業轉型:傳統媒體全員轉型去做新媒體,行得通嗎》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中提及,“據可靠來源透露,東早確定自2017年1月1日停刊”,隨後便在媒體圈被瘋傳,使得原本就危機四伏的傳統媒體人對紙媒的悲觀意識更加強烈。

又一家!《東方早報》確定停刊,2018年2/3紙媒將關停的預言將成真?

今年,紙媒停刊的消息幾乎以每月一個的頻率刷屏。紙媒的日薄西山被傳媒業關注已不是一天兩天,而今年一連串停刊事件的輪番轟炸,尤其是幾家頗具影響力的市場化紙媒或擁有強大背景的官方媒體的關停,將傳統媒體人的危機感推向了極致。

如果說《風尚週刊》、《心理月刊》、《YES!》、《風尚志》、《都市主婦》、《生活新報》、《外灘畫報》、《瑞麗時尚先鋒》、《新視線》等都市類、市場類期刊的停刊,還只是給實力較弱、陷入生存危機的紙媒敲響警鐘的話,那麼,《京華時報》、《東方早報》、《中國青年報》等強勢紙媒放棄全部或部分報紙業務,就是捅破了垂死掙扎的紙媒最後一層窗戶紙,“留給紙媒的時間與機遇真的不多了”。

11月中旬,“看電視”曾報道“首家中央級媒體紙質版部分停刊”,《中國青年報》放棄週末紙質報紙、向全媒體轉型的消息。這家中央機關報在新興媒體的衝擊下都作出了構建全媒體平臺的改革選擇,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大報紙”們,更是紛紛加入到網媒、自媒體掀起的這場媒體革命中來。

《京華時報》、《東方早報》無疑是其中的典型。這兩家立足於北京、上海兩大中心的強勢紙媒,在當地所佔據的超高市場份額令其他媒體羨慕,今年卻依舊難逃停刊的厄運。當然,他們停播背後的根源、邏輯和目標都不完全相同,業界對停刊的評價也有所出入。

又一家!《東方早報》確定停刊,2018年2/3紙媒將關停的預言將成真?

《京華時報》被曝元旦休刊後,員工對於轉崗交流的“安置”措施有所不滿,這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京華成為“煙雲”,引發的更多的是業界的喟嘆,而《東方早報》的停刊,卻得到不少媒體人的肯定,甚至讓員工們看到了曙光。

《東方早報》所屬的上海報業集團,是對與新媒體對傳統紙媒的衝擊感知較早並作出應對的傳統報業集團。2013年,上海報業集團組建後就發佈了新聞APP“澎湃新聞”,主動擁抱新技術和新渠道,謀求新出路。

又一家!《東方早報》確定停刊,2018年2/3紙媒將關停的預言將成真?

如今,“澎湃新聞”的創收能力早已超過《東方早報》,《東方早報》停刊後由“澎湃新聞”“接盤”,實現紙媒向移動互聯網平臺的無縫對接,這也是上報集團提前佈局互聯網的結果。

這也使得《東方早報》的停刊,成為無數不多的為媒體圈帶來改革希望而非絕望情緒的停刊案例。媒體人石扉客就評論稱,東早停刊不僅不是問題,還是絕對正確的戰略決策。

深度行業透視、獨到客觀評論、新鮮內幕資訊

廣電行業、文娛產業資深媒體人運營打理

看電視,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見識的內容行業自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