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再出發 全面增創新優勢

廣州大力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

改革开放再出发 全面增创新优势
改革开放再出发 全面增创新优势

本報訊(記者 胡媛媛)10月22日-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指導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廣東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進一步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黨中央一直重視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這一點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創新創造創業離不開中小企業,我們要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視察期間,總書記深入廣州的街道社區、文化場所、生產企業,視察了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暨南大學和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對廣州提出了殷切期望。

面向新時代,廣州已經開啟新的出發點。從老城到新區,從城市到鄉村,從機關到企業,廣州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熱潮,凝聚起新時代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強大動力。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是我市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表示,廣州必須以學習貫徹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為強大動力,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和李希書記對廣州工作的批示要求,壯骨氣、長志氣,添勇氣、強銳氣,敢擔當、善作為,著力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彰顯這座英雄城市的本色,推動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新水平,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堅定不移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在全省奮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中勇當排頭兵,以實際行動向習近平總書記、向黨中央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改革開放

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

47分鐘,這是香港西九龍站到廣州南站的時間。

每天70對時速高達200公里的廣深港高鐵,讓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黃震在香港下了班後,還能到廣州參加晚宴。“交通便利度的提升大大促進了灣區內人才、資源的高效流動。”

近年來,通過全球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正在廣州不斷形成。

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綱”就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廣州將舉全市之力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主陣地建設,在更高水平上深化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生態文明、民生福祉等領域互利合作,發揮支撐引領帶動作用,共同打造高質量發展典範,共同造福三地人民。

改革開放始終是廣州贏得未來的關鍵一招,新時代廣州改革開放蹄疾步穩。

今年7月以來,廣州陸續出臺了60條惠臺政策、“改革60條”、擴大金融開放10條政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出新出彩,是廣州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途徑。10月22日,廣州系統性提出8個方面43項改革措施,通過打造營商環境改革的“廣州樣本”,成為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良好的營商環境,大大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廣州民營經濟總量佔全市近四成。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戶數首次突破200萬戶,實有企業數首次突破100萬戶,企業在各類市場主體中的佔比首次過半,達到歷史新高。實踐證明,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是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一座城市的重要活力之源、騰飛之翼。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說,未來,廣州將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讓廣大企業家創業家知道,廣州是能幹成事業、成就夢想的熱土,創業創新創造一定要來廣州。

“千百年商業文明的薰陶和新時代開拓精神的激勵,不僅是廣州這座城市的底氣,也是廣州企業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說。

高質量發展

始終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

巴西,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地標,也是廣州本土企業邁普醫學在全球市場上標註出的第62個國家(或地區)。日前,邁普醫學自主研發的睿膜®產品“滿分”通過巴西醫療器械質量體系的審核。

睿膜®是國內首個應用3D打印技術開發的植入醫療器械,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接近自體、修復效果最理想的硬腦(脊)膜。因此,能夠快速闖關,跨過最嚴苛的醫療器械准入門檻。

正如當年從黃埔古港出發的商船,一批批原生科技企業正從廣州走向世界,揚帆起航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伴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號角,廣州的城市能級正在不斷刷新:40年間經濟總量翻了近500倍,人均GDP接近發達國家水平。297家世界500強企業已累計設立921個項目,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

創新是第一動力。“政策指揮棒很明顯,就是持續不斷地為科技企業發展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廣州市科創委副巡視員石鵬飛透露,廣州科技信貸已為全市1211家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授信超過138.87億元,很快將出臺促進科技金融發展的最新方案。

“創新雨林”連片生長,孕育起新興產業集群,成為鍛造經濟騰飛的“核動力”。在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向東遠眺科學城再到中新知識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加快建設。富士康、LG8.5代OLED面板項目、GE亞洲首個生物科技園等巨頭來了。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先優勢正逐步凸顯。

伴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腳步,廣州的民生底色越發鮮明。用心用情用功辦好“長者飯堂”、舊樓宇加裝電梯、“廁所革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廣州一件件民生實事正在紮實推進,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催化著社會發展的“向心力”。

協調發展

當好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和表率

“80後”小夥唐飛不再是外企白領。他與四位小夥伴來到廣州市從化區團星村,從村民手中租來400畝閒置農田,創辦了智慧稻田共享平臺——艾米農場,成為新時代的“農民”。

村裡來了年輕人,還有越來越多的產業、資金、專業技術人才也出現在田間地頭。10月23日,廣州市鄉村振興“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工程”正式啟動,首批報名的專家技術服務團隊就有155個。

田間地頭上身影的變化,是廣州鄉村振興的新擔當新作為:舉全市之力推動鄉村振興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全省當好示範和表率,走出一條具有廣州特色的超大城市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10月,廣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2+N”的政策體系公佈,明確到2020年鄉村振興見到顯著成效,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戰略性成果,將從化區基本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

在大埔圍村的祠堂、廣場、村委會前,隨處可見一些儒家傳統名言名句。“鄉村振興建設不僅是要美化環境,更重要的是通過凝聚民智,促進發展的平衡性和協調性。”大埔圍村村支書葉偉濃說。村委帶著村民去和高校、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機構談合作,在村裡設立四點半學堂,農村的小孩將得到和城市一樣的教育和關愛。

黨的建設

為推動廣州工作出新出彩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老城區有大量多層舊樓,老年人出行不方便,需要配建電梯。但舊樓加裝電梯存在籌集資金難、鄰里意見不統一、審批手續繁複等諸多問題。怎麼辦?

2018年,越秀區委大力開展“新時代越秀黨建先鋒行動”,將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納入“區—街—社區”三級書記項目,建立“三大機制”,突出黨建引領,有效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

今年8月,《廣州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佈,計劃明確2018—2020年每年基層黨建工作主題分別為“規範化建設”“組織力提升”和“基層黨建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根據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的特點和差異性,聚焦重點任務和薄弱環節,提出實施城市基層黨建“六大工程”,開展基層黨建“十項行動”。

張碩輔強調,接下來,廣州將進一步按照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通過著力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決守好意識形態安全“南大門”、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夯實基層基礎、深化正風肅紀反腐五個方面,為在新起點上推動廣州工作出新出彩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按照部署,廣州將更加深入系統學習、更加深入調查研究,更加深入宣傳宣講、更加深入狠抓落實,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廣州發展成績單

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今年1-8月

廣州完成工業投資502億元

同比增43.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比47.6%

高新技術企業迅猛發展

截至目前

廣州共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690家

是2015年1919家的4.53倍

實現連續兩年兩次倍增,總量居全國各城市第三名

廣州完成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企業7956家

居全國城市第一名

市科技創新企業庫在錄企業超過17.2萬家

市創新標杆企業101家

中小企業蓬勃生長

廣州民營企業在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中佔比均達到90%以上

全面開放引力增強

截至今年10月

廣州吸引了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前來投資創業

累計3.4萬家外商投資企業在廣州落戶

實際利用外資總額超過922億美元

廣州企業投資遍佈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項目921個

駐穗總領事館62家

汙染防治攻堅戰

今年1-9月

廣州市開工建設6座汙水處理廠

新建汙水管網1250公里

完成70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