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答案是不是有爭議?

前幾天,看到一個問題:白內障手術有那些風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答案是不是有爭議?

我想,就著這個問題,再重複強調一下,或者再引申一下: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

問題:白內障手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答案是不是有爭議?

我的回答: 一個好的白內障手術,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 方案設計。包括術式;人工晶體種類選擇;度數選擇;可能遇到的問題的預案等等。 這部分,是大家最不熟悉的,也是最容易忽視的! 但對結果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定製一套禮服,首先要設計合身、否則,再好的裁剪,再好的面料,也不會好看,對吧?服裝界,出名的為什麼是設計師,而不是裁縫?因為設計更考驗智慧,是腦力活;而執行過程,賣油翁說過: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另外, 大家看病,容易選擇大醫院,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良好的設計,需要昂貴複雜的檢查設備,提供參數支持;小醫院,容易買不起那麼多設備。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另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醫生的責任心,或者說情懷!追求極致的情懷! 我是這樣對我的學生說的:白內障術後視力的標準是多少? 0.5夠不夠? 0.8滿意嗎? 1.0是不很好? 我認為都不是。 你應該動用你所能動用的一切手段,讓他達到“他能達到的最好”。 如果,一個人術後視力0.8,他很滿意。但是,他本來有可能達到1.0,那你就應該慚愧!

追求極致,是藝術;熟練安全,只是技術

什麼樣的醫生,是好醫生?答案是不是有爭議?

第二 手術操作。這部分,是大家傳統所說的醫生手術技術。這部分當然很重要,肯定沒有人希望手術失敗,眼睛瞎了。 好的手術家,能夠化險為夷,如履平地。 而大師,除了安全,流暢,總是在考慮如何能夠效果達到最好! 這,還是醫生的價值觀的問題,或者說信仰態度

問題。 能夠追求極致的,總是很少數的

第三 術後護理。 這部分,有些被忽視了,而且越老越被忽視。現在手術越來越安全,要求越來越低。導致很多人滿不在乎,過度忽視了。我就碰到過術後再也不來複查,自己停藥的。無語的很!這部分,我不想多說,就是一句話:聽醫生的,而且要聽懂!

引申問題:什麼樣的醫生,是好的手術醫生?

回答:融到骨子裡的責任心,追求極致的態度!

好的手術醫生,某種程度講,是變態的。你同意不?

我是 "眼科醫生曉山"

人生需要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