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送礼,传统意义上都是送些实物的东西。送礼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各个地区。一件理想的礼品 对赠送者和接受者来说,都能表达出某种特殊的愿望,传递出某种特殊的信息。

那么,你对老师送礼之时,考验着赠送者和接受者品行价位,表达出家长对老师的某种期望,传递出某种特殊信息。

首先,你把老师看成什么人?

是见钱眼开,蝇营狗苟的追逐小利之人?还是算计到位,不做赔本买卖的小商小贩?

又还是以权谋私,压榨人民血汗的有权之人?(从网上喷子口中总结的)。。。。。。

那么,你就有必要送礼,你从心里把他们看成这样的人了,还有什么可犹豫呢,送就是了,

送就送实惠的,像现金呀,红包呀,什么会员卡呀等等。

不送的话,你的学生不就吃亏了吗?

如果认为老师是穷酸迂腐,精打细算,吝啬成癖。。。。。。

那就送吧,小恩小惠就行,随便给他们点残羹冷炙,他们就对你感激涕零,恭恭敬敬地为你的孩子特殊服务。

如果你认为老师是悔人不倦 废寝忘食 埋头苦干 兢兢业业 尽心尽力 一丝不苟 德才兼备 。。。。。。

送个祝福,道声辛苦,给个理解就行了。

其次,你送礼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自已的学生坐个好位置,当学生干部,参加学校活动,捞个荣誉称号,还是获得两免一补?

是为了让自已学生在吃、穿、住、行,获得别的学生没有的福利照顾吗?

还是为了让老师多多管教自已的学生,让其学有所成,功成名就吗?

也还是勉强自已,别人都送,恐怕自已落后,对自已的孩子不利?

也还是因自已的孩子顽劣异常,自已无能管教,让老师多多担待,多多操心?

也还是真心感谢老师的育人辛苦,感恩老师的无私奉献?

什么样的家长送礼,反映的家长的百样心态。

最给,什么样的老师送礼?

不同的诉求,有不同的送礼对象:

农村的可以老师不送,普通学校的老师可以不送,私立学校的老师可以不送。城市的,公立的,重点学校的任课老师有选择的送,班主任送。幼儿园的送,小学部分的送,初中选择的送,高中就基本不送。被送礼的老师比例所占全国老师的比例越小,家长送礼的经济越是最大化。

没一个家长敢说,只要教过自已孩子的老师,我都送过礼。可你们在网上指责之时,全国老师都跟着“沾光”

怎么让老师接受礼物?

你认为老师会乐意接受你的礼物吗?不可能(不排除个别老师欣然笑纳)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怕你挖坑;有的怕做不到(比如学习成绩)而有压力;无功不受禄;怕名声受污;上面有文件规定。。。。。。

尤其在教师节这个当口,你送什么礼物?你不是坑老师吗?你们送过了,然后在网上一通骂。这不是恶搞老师吗?怪不得老师们也一致要求:取消教师节吧,别成为骂师节。实际众多老师并没有感觉到教师节的实际意义

要想让老师接受你的礼物。

你总得先和老师熟悉吧,你平常和老师沟通过几回?街上见了老师是否热情问候?接送学生时是否和老师交谈?

连老师的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就去突兀贸然地送礼,你可靠吗?送礼后到处宣扬吗,在网上揭露吗?

有的要求,老师能办到吗?办不到你又怎么背后说我?是在挖坑,还是强人所难?

所以来说,送礼不在于在教师节,在于不经意的平时,在于礼物的不可物化,在于概念的不明显。

礼物不在贵重,重在繁,不在多,在于用心。

一次性的送500块的东西,不如每月时不时的送各样礼物有效。你的孩子一直不断地受照顾。不在成堆的东西去送,你看老师爱什么,就送什么,对于城市老师,不如送点土鸡蛋,农特产,绿色蔬菜,花生,甘薯什么的。。。。。。。不急不缓的送,不紧不慢的送。

老 师,又大部分是女的,平常不时对老师说:”我买的某某化妆品,我对其过敏,送给你好吗?“”我今天买的衣服有点胖了,我看你穿上挺合适,你试试吧?“”我老公给我买的包包买重了,我已经有了,这个送给你吧?“。。。。。。象征性地收点钱,无形中友谊拉近。

见面多了,人也熟悉了,多次接受你的东西,也不好意思了,东西也不好退了,感觉人也可靠了,你的孩子的事是不是也操心了?

所以,你有什么样的目的,就送什么性质的礼物。有的一次性投资,有的靠多次的活动。

送礼者,必有百样的家长的心态。无欲则刚。

如果不想从老师身上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其实,你不送礼物也罢。

老师对学生都是一视同仁,老师对学生的好恶表现,都是学生自已表现出来。对于学习者,你不送礼,老师照样悉心教导;对于不学习者,你送礼物,提高成绩也有限;对于道德品行良好的学生,老师照样喜欢;对于孩子顽劣的的,老师可能少让你难堪些。

其实,你重视你孩子的教育,不在于老师怎么样,而是你对老师怎么样。

当你决定给老师送礼的时候,你已对老师构成了职业侮辱。当你为自已学生谋求利益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就懂得了关系学。当你贬低老师的时候,你的孩子也就无视老师的教育,当你看不起老师时,你的孩子也在看不起知识,当你在谈上学无用论时,你的孩子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

当你见了老师热情打招呼时,你的孩子也懂得了尊重,当你送小礼品祝福老师时,你的孩子也懂得了感恩。当你尊敬老师时,你的孩子也知道老师的威信,当你感谢老师的付出时,你的孩子也懂得了知识 的价值。。。。。。

你送不送礼,你自已决定,老师的成功感,不是来自于收礼的多少,而是来自于学生成绩的优秀,来自于学生家家的理解和尊重,来自于社会对于老师付出的认可。老师对家长的要求: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教育。

老师无钱,无权,无地位要求家长送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