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对于许多人来说,圣人孔子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之中。他是课本中端庄肃穆的长者,是不苟言笑的雕塑或图像,是青少年必背的《论语》N则中儒家思想的创造者。他不仅是“孔夫子”,更是“孔老夫子”。孔子的形象,在国人的心目中的确是伟大而崇高的,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早已对他形成了固化的刻板印象,以至于历来文学艺术作品中对孔子的塑造都很难成功,甚至引发争议。不得不承认,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难以跨越的“雷区”。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之所以说有关孔子题材的文学艺术创作是“雷区”,主要是因为创作者很难处理好宏大历史叙事和个人生命体验之间的关系。而对于舞剧这种以肢体作为语言的舞台艺术形式来说,创作中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不仅是文本创作上的,更是舞台呈现方式上的,即高度抽象化的、非现实性的形体语言如何展示早已为大众熟知的叙述性的历史文献以及孔子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儒家思想,抒情性极强的音乐和舞蹈能否承担宏大叙事的沉重和崇高。让孔圣人翩翩起舞,这是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2018年的初夏,国窖1573的“七星盛宴”系列活动中,我们就看到了一出异彩纷呈的孔子起舞。酒与舞的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在这场舞剧演出中,得到了新的诠释。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的大型民族舞剧《孔子》,从公元前497年,孔子辞去鲁国大司寇周游列国入手,整场演出主要由“序·问”、“乱世”、“绝粮”、“梦回·大同”、“仁殇”、“尾声·乐”等部分构成,重点呈现孔子为实现理想而漂泊困顿的后半生,展现孔子对神圣理想的追思和求索历程,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性的思考。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纵观整场演出,能够发现舞剧《孔子》在编排时着力处理了三组关系,即虚化和写实、崇高感和生活化、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在“乱世”中,荒淫奢靡的宫廷生活,腐朽暴虐的君王,专横霸道的臣子,弱肉强食的政治倾轧,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孔子想要拜见任何一国的君王都是极为困难的,群臣们就像一堵高高的黑色围墙,阻隔在孔子和王公之间,虚化的国别背景恰恰昭示了孔子周游列国14年中,推广自己的仁政思想时无人理睬的困境。而在“绝粮”部分,这种困境又是十分具象化的。孔子对百姓有教无类的启蒙教育终究敌不过高高在上的大臣扔给百姓的一张充饥的大饼,而饥民们在向大臣乞求食物的时候,孔子在表达出失望和不满之后,依然和弟子心无旁骛地读书治学。这一方面体现了孔子“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的坚守,但也从另一个侧面直观地反映出孔子与那个时代的格格不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聊生之时,孔子的思想是否是不合时宜的?他所期冀的“大同”世界是男耕女织、选贤与能的理想社会,然而这个美好的乌托邦似乎只能存在于虚幻的梦中。孔子对“大同”世界的想象,借“颂贤舞”的书生意气展现人人知礼的和谐有序,借“采薇舞”表达世俗生活的恬淡美好,借“玉人舞”呈现知识分子温润如玉的气节,借“礼贤舞”寄托国君礼贤下士、各司其位的愿景……然而梦醒之后,孔子不得不面对的,依然是哀鸿遍野、战火纷飞的现实世界。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编剧刘春希望将孔子塑造为一个“坚守信念的,执着的人”,而不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圣人。也就是说,要以“人化”的形象展现圣人的崇高,而这种崇高感恰恰于孔子平淡甚至困厄的日常生活之中孕育。在这部舞剧中,孔子作为主体,其人性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敢于反抗痛苦和不幸,又承认自己的渺小和脆弱,在承受苦难时仍拥有强烈的道德主动性和社会责任感。在“绝粮”和“仁殇”中,都表现过孔子对强权的不满和反抗。在灾民被调戏、弟子被欺辱时,他站出来和权贵作斗争,而当弟子们一个个因故逝去,数个陶俑被推上舞台之时,垂暮之年的孔子,“年纪逝迈,一身将老”,他的脆弱和无力在颤抖而悲伤的形体语言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孔子形象的复杂性和崇高感就在于,他既有对礼崩乐坏时代的绝望,也有对实现大同社会的渴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脚,即便屡战屡败,也不曾感到后悔和恐慌。难以实现理想的孔子是痛苦的,而在反抗痛苦的过程中,他内在的精神自由被激发。孔子被阻滞的生命力在“兰为王者香”的情怀中再度被唤起,继之更加强烈地迸发出来。“序”中孔子的独舞在“幽兰操”中变为了气势磅礴的群舞,尽管孔子已逝,但他的思想被无数弟子发扬光大,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力的更加强烈的喷射。全剧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作结,既显示了对真理孜孜不倦的探寻,也象征着后世对他思想的发扬光大,这也正凸显了孔子主体力量的崇高与伟大。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而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怀念孔子、弘扬他的精神,以当代人的眼光重写他的故事,从当代人的视角演绎孔子,思考的正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转化,反映出新时代的追求和使命。从这一点来看,舞剧无疑是一种具有颠覆性和先锋性的艺术表达形式。从“梦回·大同”开始,作品的叙事性被减弱,孔子和其他人物的外在冲突相对减少,抒情性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得以增强,审美意象被符号化。“采薇”部分,反复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借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隐喻孔子终其一生对儒家思想的追求。但更意欲展现的是孔子对《诗经》的推崇和传扬。孔子曾经删订过《诗经》,诗教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规范即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崇尚《诗经》带来的温柔敦厚的教化作用,这对后世的诗教理论和诗歌创作与研究都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采薇舞”正是孔子诗教思想的一个缩影,加之序幕中“六佾舞”对古代宫廷乐舞场景的复现,对礼乐制度的还原,其实也正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意义。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在这个经济和社会都面临急速转型,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时代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社会发展不平衡、道德理想信念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一种凝聚全民精神力量的民族信仰,来共同面对这个时代的压力和期冀。孔子的仁爱思想所具有的强大的包容力,足以和当代世界各种先进的思想资源进行对话。伴随着多元思想的碰撞和交融,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建设才会更有活力。尽管“世人暗蔽,不知贤者”的吟唱甚是凄凉,但尾声中弟子们相聚在孔子身边共同吟诵《论语》所散发出的力量,也恰恰证明了儒家思想所具有的持久生命力。

理想之国与痴人之梦——评舞剧《孔子》

孔子曾以“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陈述传统酒文化中的礼节。国窖1573作为当代国产酒业的重要品牌,以舞剧《孔子》的演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雅有度的诗酒文化,这不仅是品牌建设的新路径,更是凸显了国产品牌的民族情怀。国窖1573以中国白酒搭载舞蹈和音乐这两种符合时代表达的艺术形式,为公众呈现一场高品味的文化活动,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这一创新之举值得点赞。民族产业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和孔子对理想孜孜不倦的追寻相映成辉。

孔子在当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向全世界传递大国形象的标志性人物,成为中国当代寻梦者们的理想寄托,也正是因为他的思想和言行中透露出的和谐、包容、善良、坚韧的普适价值。在2500年之后,我们仍记得他踏遍光阴走过的城池,更记得他的坚守。

【本文作者:上海大学文学院 许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