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矿山街委党员志愿者赴北京密云溪翁庄镇慰问演出

首钢矿山街委党员志愿者赴北京密云溪翁庄镇慰问演出

10月26日-28日,首钢矿山街委党员志愿者一行20人在北京市人大代表、矿山街委党委书记、主任安丽娟带领下,赴北京密云区溪翁庄镇开展了主题为“感恩一盆清水润京城”慰问演出活动。活动得到了镇党委书记晁怀新;党委副书记李志新;溪翁庄镇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宗志学;金叵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祝天明;溪翁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利;石马峪村党支部书记王海明以及镇办公室、宣传部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参与,演出队利用三天时间先后到溪翁庄镇社会福利中心(敬老院)、金笸箩村、溪翁庄村、石马峪村联合演出了四场精彩的文艺节目,包括现代、传统京剧经典唱段、民乐合奏、配乐诗朗诵、民族和通俗歌曲及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红色经典歌曲,演出受到了当地领导和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溪翁庄镇地处密云水库南端,是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美丽乡镇,该镇下辖16个行政村、27个自然村,有近多半是水库移民搬迁村,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建设密云水库,广大村民舍小家顾大家,集体搬出了祖辈生活的故土,为建设密云水库做出了无私奉献。90年代末,为保持密云水库水质清澈,确保为北京提供干净、清洁、放心的水源,又一次全部拆掉了赖以生计的网箱养鱼。近年来,为了保护水库水源不受任何的污染,又再次全部退出畜牧养殖业,将自己养殖的鸡鸭牛羊全部卖掉,可以说为了保护北京的水源清洁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他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非常令人感动和敬佩。

首钢矿山街委党员志愿者赴北京密云溪翁庄镇慰问演出

目前,当地政府积极鼓励村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特色民俗文化和发展旅游业,比如特色民宿、农家乐、农业观光游、板栗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慰问演出过程中,志愿者们深深感受了当地丰厚的文化底蕴,他们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特色和亮点,切身体会到了村民对文化的热爱和参与精神。党委书记、主任安丽娟代表一行怀着感恩的心代表北京首钢矿山职工家属对密云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她说:60年了我们吃水不忘密云人民的恩德;用水不忘密云人民供水、保水、净水的恩情;饮水思源,我们不能忘记密云人民护水、护河、护山、护林、护地、护环境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此时此刻,用什么语言都觉得苍白无力,不能表达我们的心情,千言万语一句话,感恩密云人民、感恩溪翁镇父老乡亲。有你们,我们才能喝上干净放心的生命之水!而你们自己却吃不上水库的水,这种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恩情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首钢矿山街委党员志愿者赴北京密云溪翁庄镇慰问演出

敬老院88岁的李大伯讲道,在这六十年的光阴里,为了密云水库,搬了2次家,每人有两分地,孩子们去城里打工,我们靠着民俗旅游生活着。金叵罗村90岁张大妈说,我们当时刚盖完新房,还没住就搬走了。为了护水,我们各村把水库岸边都用铁丝网给圈上,更不让网箱养鱼和放牛羊了。到了石马峪村王大爷如数家珍,他不无骄傲的说,保护这盆净水我们都有份,第一次是举村搬离故土,小车推着,牲口驮着,大人肩扛手提,年幼的孩子坐在箩筐里。因为时间紧急,只带出了粮食、衣服和农具,板柜等大件的家具全留在了那里。第二次是关闭灌溉水渠,移民后为了发展生产村里开始修水渠、种麦田,收成可好了。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因为连续的气候干旱,密云水库水位下降,只保证北京生活用水,引水渠彻底停用,虽然麦子种不成了、收成少了,但国家让关咱就关,没有一个人提要求。第三次是退出网箱养鱼,1985年左右,为解决村民增收的问题,水库周边村开始组织群众进行网箱养鱼,网箱养鱼曾经兴盛一时,很多人成了万元户。但网箱养鱼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投喂的鱼饲料以及鱼的排泄物,对水源却造成了污染,2003年,网箱养鱼在密云彻底退出。第四次是退出畜禽养殖,不能养鱼,那就养别的,一些群众琢磨在村里养牛、养鸡等,成了新的致富渠道,但随着密云水库周边的保护措施变得越来越严格,密云水库周边43个村全面禁养畜禽。要说禁止养殖大家不心疼那是假的,可生在水库边上,打小就知道密云人保水是大事儿,大家伙都支持。 首钢矿山党员志愿者万分感动,陆荣华说:现在北京城里喝的三分之二的水都是密云人民给的,喝的不是水,而是一杯杯有故事的浓茶。钟继英说:我们喝的水比油还金贵,回去后我要带头节约用水。安丽娟说:回来一定要讲好密云人民的故事,让广大市民了解密云、走进密云、支持密云!这次活动使矿山党员志愿者开阔了视野和眼界,学习到了当地的优秀文化和密云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提升了自身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