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國家AI平台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中國AI企業能否突破圍城?

人類文明至今數千年來,人工(勞動)和智能這兩個概念一直緊密相連。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想方設法通過自動化工具提升生產力,遠到水力風車,近到刷臉取款,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與用戶體驗,具備廣泛的應用前景,是人們對人工智能報以期望的根源。

現在,人工智能行業在中國躺著受人追捧的全盛時代已經過去。

在中國市場上,經濟形勢的整體下行與資金收緊對普通創業者們的衝擊是沉重甚至是致命的,AI獨角獸們也避無可避的需要加速鞏固自身實力。

人臉識別、智能感知與智能分析

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閉環"三部曲"

以"人臉識別"為技術切入點,是大量人工智能獨角獸的共同點。這是因為"人臉識別"與人息息相關,具備跨行業應用的基礎。然而,單是"人臉識別"無法解決各個行業對智能化的迫切需求,所以,少數人工智能企業已經認識到需要在"人臉識別"之後向基於圖像、語音、文字識別的智能感知以及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分析階段邁進。

發佈國家AI平臺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中國AI企業能否突破圍城?

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頭部企業,雲從科技的發展有著這樣的典型性。

2015年3月,雲從科技由中國科學院孵化成立,雖然在中國科學院時期他們有著不同類型的圖像、語音技術,但最終選擇以人臉識別技術為主要產品化方向;

2016年9月,雲從科技成為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其技術廣泛應用在銀行櫃檯、手機APP、自助機具,開始探索智慧網點、精準營銷及大數據風控的研發;

2017年2月,雲從科技成為機場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主要切入安檢口人臉識別,開始探索智慧機場與機場安防布控;

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確定雲從科技承擔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項目,該平臺要求能夠提供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文字識別等人工智能服務,標誌著雲從向智能感知階段正式進軍

2017年12月,雲從科技安防產品在24個省級行政區正式上線;

2018年1月,雲從科技聘請來自蘋果、Facebook、微軟大數據部門的技術領導,向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分析階段進軍

2018年2月,雲從科技全國首發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升級技術結構;

2018年4月,雲從科技從悉尼科技大學、南洋理工、中科院自動化所、清華大學等多家知名高校、企業與研究機構脫穎而出,同時刷新Market-1501,DukeMTMC-reID,CUHK03三個權威數據集的世界紀錄,雲從智能感知技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2018年10月12日,歷經1年半建設,雲從科技正式在北京發佈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雲從科技完成人臉識別—智能感知—智能分析平臺化佈局

2018年10月29日,雲從科技宣佈在語音識別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最大的開源語音識別數據集Librispeech上刷新了世界紀錄,錯詞率(Worderrorrate,WER)降到了2.97%,較之前提升了25%,超過微軟、谷歌、IBM、阿里、百度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企業及高校,大幅刷新原先記錄。

此次突破標誌著雲從科技在今年4月刷新跨鏡追蹤技術(ReID)三項世界紀錄後在新領域再次取得重大成果,夯實核心技術閉環,進一步領跑智能感知。

公佈人工智能"五步走"戰略

雲從科技AI帝國正悄然崛起

在10月12日的國家發改委"人工智能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發佈會上,雲從科技創始人周曦提出了人工智能發展的五個階段,核心技術閉環是五個階段的重要基礎。

周曦表示,雲從科技在今年先後首發3D結構光人臉識別技術及刷新跨鏡追蹤技術三項世界紀錄,並在金融、安防、機場等優勢行業建設基於智能分析的"行業大腦"穩步推進從核心技術到智能生態的五步走戰略。

發佈國家AI平臺 刷新多項世界紀錄 中國AI企業能否突破圍城?

目前,雲從科技是中國銀行業第一大AI供應商。包括農行、建行、中行、招行總行等全國400多家銀行已採用公司產品,為全國銀行提供對比服務日均2.16億次,同時為14.7萬家社會網點提供服務。

在安防領域,公司產品已在29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每天比對超過10億次,數據匯聚總量超過千億,協助全國公安抓獲超過1萬名犯罪嫌疑人;

在民航領域,已有60餘家機場選擇雲從產品,日服務旅客人數達到6千萬。

今年6月,Nanalyze公佈了世界上十大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名單,雲從科技入選。

8月,國際調研機構Gen Market Insights發佈報告,稱中國AI公司雲從科技(CloudWalk)正在領跑全球,其2017年全球市場佔有率為12.88%。排名第二的是英國公司Aurora,市場佔有率為4.18%,第三位是中國公司浙大網新(Insigma Group) ,市場佔有率為3.31%。

據悉,雲從科技正在致力整合算力、智力、數據等資源及其成果,打造人工智能平臺,進一步促進人工智能在金融、安防、交通、零售、教育等重要行業的落地。

一個以"人臉識別"技術為跨行業入口,具備智能感知及智能分析的平臺化能力,佔據多個國家重點行業及民生行業的AI帝國正在悄然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