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炒麵——追憶祖父

今天是靖邊縣中小企業創業園區辦公室主任張耀林同志祖父91歲生日,他作此文追憶!

​​​


肉炒麵——追憶祖父


肉炒麵

靖邊縣中小企業創業園區辦公室主任 張耀林

祖父離開我們已有十五個年頭了,每當想起他,總會定格在北方寒冷的十月,天陰沉沉、黑壓壓的,天地間零星飄著雪花,我和祖父在一個不起眼的飯館吃肉炒麵的情景。那天,祖父和我聊了很多,也教導了我很多,因為他是一名老黨員、老紅軍、老幹部,我除了是他的子孫而外,更是一名中共黨員、縣委秘書。誰知,因為是週末,吃完飯之後,我又和祖父下了半天棋,晚上又和他吃了一碗豬排骨(陝北名小吃),但這次,祖父卻沒有吃肉炒麵的胃口那麼好,幾乎沒有動筷子,或許是他肚子裡的肉炒麵還沒有徹底消化,或許是他想讓我多吃點。然而,最後兩個人一碗豬排骨都沒吃完,第二天祖父便離開了我們。

那天,祖父一個人拄著柺杖,戴著老花鏡,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褲(外面沒有套罩衫罩褲,後來我才知道快要過年了,他的外套已被大姑洗溼了,農民沒有洗衣機,無法烘乾,冬天太陽光不強又陰著天,特別凍沒有乾透,所以才沒穿)出現在縣委大院,我立即放棄手中的雜活,拉著又冷又餓的祖父,很快來到縣委門面的一個小飯館,祖孫倆每人要了一盤肉炒麵。在等飯期間,祖父和我說了好多家常理短,奶奶又感冒了、臥床不起,父親幫他砍了好多沙柳、今年冬天家裡取暖不用愁了,過冬的米、面都準備好了……我也一邊聽著他的嘮叨,一邊給他講著單位的新鮮事兒,那誰誰又從某某鄉到某某鎮當書記了,不知道他聽清楚了沒有,似乎他根本沒聽,也不懂現如今的政治。聊著聊著他的一盤香噴噴的肉炒麵吃完了,我的還剩一大半兒(因為我在縣委灶上吃過飯時間不長,還不一太餓),我放下筷子準備結賬時,祖父意味深長的對我說:“孩子,吃完再算賬吧,剩下這麼多,糟蹋了太可惜,咱兩在這裡吃剩了就倒掉,還有多少人吃不上這剩下的好東西,不說我們年輕時的戰亂年、饑荒年,好多人被活生生地餓死,就是現如今,咱們農村老家,還有好多人吃不飽、穿不暖,而且浪費也是一種犯罪”。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自己的筷子,粗糙顫抖的雙手在我盤子裡撥走了剩下的一大半兒,祖孫倆邊嘮叨邊將兩個盤子清理的乾乾淨淨。

祖父在我六七歲時就教我下中國象棋,那時的棋盤是用破帆布口袋畫的,棋子是用木頭鋸的,“車、馬、炮……”是用他本人用毛筆標準楷書寫成,好漂亮。棋局博弈充滿幼稚、充滿關愛……,我在學會了棋局廝殺的同時,也認識了不少中國漢字,奠定了書寫基礎,初學了為人處事。如今才半懂非懂地理解了“馬前卒、過河兵、捨車保帥”等棋局專業術語在工作中的運用以及他老人家當初的良苦用心。

十五歲那年,我步入中專學校,主修植樹造林,也面臨著端上“鐵飯碗”或許我將捧著綠意盎然的“鐵飯碗”操勞終身,第三年春季,雨水充足,我家對面山上一片杜梨林,在我的專業知識、專業工具的操作下,祖孫倆終將其改造成了梨園,甚至一棵樹上有三至五個品種的梨子,好看又好吃。當然,後來梨園的管理養護工作又落在了祖父、父親身上,他們像關愛子孫一樣關愛著每一棵梨樹,又像呵護梨樹一樣呵護著他們的子孫。

二十歲那年,我再次及第,通過全縣公開招考,順利進入大院並當上了縣委秘書,祖父也經常來我辦公室,我們照樣棋局博弈,但棋子卻格外耀眼,紅橡木機制拋光外,塗油漆,而且“車、馬、炮……”紅黑分明,光彩照人,當時的對局,爺孫倆勝負已不是很重要了,而談心成了“第一要務”,有一天祖父的話依舊很多,而且比以往更有耐心,你應該如何如何工作,如何如何尊重領導,如何如何娶妻生子、操持家務,如何如何尊老愛幼。我感覺他這個“老兵”比我這個大院秘書還懂得多,更讓我終身難忘的兩句話,(後來被我自認為是他老人家的“家訓”是他老人家的“警世絕言”),一是讓我牢記並懂得“敬忠不能敬孝,敬孝難以敬忠,古來忠孝難兩全,更何況我們都是草根,祖宗八代農民,敬忠效國的機會來之不易,必須要珍惜。”祖父他老人家雖然徵佔沙場且文筆過人,當過文書、任過小官職,62年響應組織號召,精簡回家,到頭來也是一個“退伍老兵”。二是讓我終身警記“公家的就是公家的,別人的絕對是別人的,千萬別貪佔公家的、惦記別人的,那樣不長久,而自己的雖然少、小,但拿著放心、用著舒心、一生舒坦,而且還能吃個飽飯,睡個好覺,臉上一直有笑容”。

祖父在一碗排骨吃完之後,準確的說,應該是一盤半肉炒麵吃完之後。第二天下午,便悄悄離去,永遠離開了我們。祖父一生勤儉持家,他雖然沒給子孫留下家財萬貫,卻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故事,留給後人很多名言警句,留下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祖父更是我個人廉政警示教育的活教材、好典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