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融資183億,今年倒50家,信用租賃還能成消金「新霸主」嗎?


去年融資183億,今年倒50家,信用租賃還能成消金“新霸主”嗎?


文 | 墨克

在去年,曾經有一個領域,備受VC投資關注,總融資額高達183億。

這個領域的從業者對未來也頗為期許,曾公開表示,要取代“消費分期”,成為消費時代的下一任霸主。

這個領域,就是信用租賃。

而一年過去後,信用租賃行業卻有三分之一的平臺倒閉,從業者透露,倒閉的已有50餘家。

信用租賃為何在爆火之後退潮?它們還能顛覆“消費分期”嗎?

01 風口已逝?

信用租賃行業,最近正在經歷從未有過的寒冬。

“50多家平臺倒閉,佔行業總數的三分之一。”某租賃平臺CEO任笑表示。

2017年11月,玩聚租租宣佈停運。

2018年初,多啦衣夢APP關停,有媒體稱其現已轉型為女裝電商平臺“遞衣”。

汽車租賃平臺TOGO途歌,近期開始逐漸退出北廣深等多地市場……

除了倒閉之外,還有大量的平臺正在轉型或收縮。

之前從事玩具租賃的“玩多多”官網顯示,其業務現在將向“玩具教育”轉型,教育家長和孩子如何使用樂高、費雪等品牌玩具。

媒體報道,火極一時的“大白租車”,線下門店也準備收縮到60家左右。

倒閉、轉型、收縮,行業陷入低迷,然而,一年前,行業卻是極度火熱。

去年融資183億,今年倒50家,信用租賃還能成消金“新霸主”嗎?

2017年9月,女裝月租平臺“衣二三”宣佈完成5000萬美元C輪融資;10月,“機蜜”獲得1.05億元B輪融資;11月,奢侈品包包租賃平臺“YOUMIAO有喵”完成15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鉅額融資不斷,芝麻信用副總經理李叢杉對媒體表示,截至2017年末,圍繞信用租賃這一類行業的整體商業投資,已達到了183億元。

而VC投資人對於這個領域,也寄予了厚望和期許。他們甚至認為,這是超越“消費分期”的一大風口。

從業者也對此頗為看好,公然發出要挑戰“消費分期”的戰書。

什麼是“信用租賃”?

以前我們對租賃的概念,就是租房、租車。

而信用租賃和以前的租賃的區別是:可以憑藉信用免押金,或者押金更低;可以在租了一段時間後,自由決定是否續租;也可支付租金外的尾款,將租賃物買下來。

這個模式對於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來說,有極大的誘惑力。

“很多人使用手機的週期,就是一兩年。在新款手機出現之後,他們就會換手機。”多位從業者稱,這個模式,就是暗合了這種心理,更貼合年輕人的使用習慣。

他們不在乎“所有權”,只在乎使用權。只要曾經擁有,不需天長地久。

因此,這個新的玩法開始在各個領域蔓延:汽車、服裝、3C,甚至奢侈品、玩具……

而另一方面,芝麻信用也開始大力推進“信用生活”板塊。

支付寶大力引進信用租賃平臺,併為它們免費導流。

“芝麻信用和信用分的出現,讓租賃行業開始興起。前者提供用戶入口,後者提供前置風控。”摩玩CEO呂俊明認為,支付寶這個大流量殺器的免費導流,帶來了行業的巨大紅利期。

多方加持下,信用租賃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但為何,短短一年,黃金期就驟然消失?

02 重重難關

從2016年初到2017年中,僅僅一年半時間,任笑的創業項目便以失敗告終。

“成本太高,根本承受不了。”由於盈利困難,他在去年關掉了公司,另謀出路。

這個模式,極度之重,成本巨高。

以相機為例,一臺佳能EOS R的市場價約為1.5萬元。如果要滿足高峰期需求,一家租賃平臺至少需要5臺同類型的相機。

而一家相機租賃平臺要正常運行,至少要覆蓋市面上的大多數高端品牌,機量至少需要2000臺左右。

均價1萬,初期投入就是2000萬。

在租車平臺上,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明顯。

去年融資183億,今年倒50家,信用租賃還能成消金“新霸主”嗎?

以大白汽車為例。趣店2018年二季報顯示,其經營成本從2017年同期的1.943億元人民幣增長至9.478億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大白汽車業務的成本上升。

有媒體計算過,運營一輛新能源汽車,前期至少需要30萬元左右。除此之外,還有修車救援人工成本、互聯網軟件開發成本、汽車折舊成本等。

如此高昂的前期籌備成本,猶如一道關卡,橫亙在創業者面前。

“購買機器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缺少相關的專業人才。”任笑表示。

對於專業器材租賃行業來說,物品回收後的檢修非常重要。鏡頭的刮碰、液晶屏的劃損、電池的破損,都關係到相機的二次使用和回收。

而一個相機工程師的成本要多少?

獵聘網數據顯示,數碼相機工程師月薪約1.5萬元。“我們在2016年就已經開出這個數,但依舊招不到人。”任笑說。

專業的器材維護檢修人才,各方都在搶奪。小米相機工程師的年薪,最高已經開到了36萬元。

面對這樣鉅額的資金量,“其實並不應該依賴VC投資,而應該尋找穩定的資金端。”華蓋資本的合夥人王寶華認為。

但今年,資金端全面收緊,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就連備受追捧的汽車租賃平臺,尋找資金的難度都大幅提高。

“很多公司都倒在了資金鍊斷裂這點上。”多位業內人士稱。

另外,“一些公司忽視了後端運營、殘值處理的難度。”王寶華稱,儘管這個模式可以盈利的小點很多,但運營極重。

除了鉅額成本、極重運營外,行業的“天時”也在喪失。

幾乎所有的從業者都認為,去年支付寶的免費流量,給了他們巨大的便利和機會。

從業者透露,從芝麻信用進入的客戶,佔比達到了客戶總量的50%以上。

但因為參與的玩家越來越多,大家能分到的流量越來越少。

目前,在芝麻信用上提供租賃服務的品牌,已經達到了173家。

讓人恐懼的是,很多產品商家本身,也開始提供租賃服務。

比如,蘋果開始推出自己的租機服務,且在支付寶有鏈接入口。

面對“僧多粥少”的局面,支付寶的部分頁面也做了一些調整。

比如,以前露出的都是平臺名字,點進去,就是它們的子頁面。

現在,變成了廣告位展示,比如“蘋果日租9.9元”,點進去就是某平臺提供的這個產品。

“流量都受到了影響,支付寶導流減少了一半以上。”多位從業者表示,他們開始陷入可怕的“獲客大戰”。

開網店、做小程序,獲客成本開始猛漲。

“今年年初,就算我們用了地推、廣告等等獲客手段,成本依舊是常規網店的四五倍。”任笑稱,平均下來,獲取一個客戶,可能需要上千元。

儘管大家都覺得年輕人對這個模式應該有無限熱情,但它還是太新了,用戶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在國內,其實消費者的租賃意識還沒有完全覺醒,即便覺醒,目光也更多放在了手機租賃上。”任笑稱。

其他的商品租賃,用戶的接受度則呈跳水式下降,任笑所從事的家用電器租賃行業就是如此。

“在上海,用戶的接受度僅有1%不到。在這部分人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免押金才會考慮。”他表示。

有消費者表示,押金有時比物品原價更高,資金壓力很大。

資金壓力大、運營重、流量變貴,這些都讓行業陷入步步艱難。

03 兩極分化

“行業正在形成壟斷。”多位行業投資人稱,儘管這個模式還沒完全成熟,但部分品類的市場,已開始出現寡頭效應。

比如在女裝領域,出現了“衣二三”;在手機領域,出現了“機蜜”“享換機”“愛租機”等。

資源也正在集中。

頭部的一些信用租賃平臺,正在聚合資源。

以愛租機為例,目前其合作方已經包括聯通、電信、迪信通、芝麻信用,以及各個手機廠商的線下直營門店。

愛租機CEO胡光鐵在近日對一本財經表示,公司已進入盈利狀態。

衣二三也是如此,平臺從今年開始,和品牌方合作,進行租賃收益分成。

現階段平臺買斷產品以及品牌合作的比例,分別佔SKU數的70% 和 30%。

王寶華認為,信用租賃也是一個寡頭行業,在一個細分品類,只能容下幾個頭部玩家。

另一方面,巨頭也在進場。

阿里目前已經先後投資了回收寶、衣二三、探物、內啥等多個與信用租賃相關的創業公司。

同時,阿里自家的二手平臺閒魚也在9月表示,向合作伙伴開放“信用回收”“閒魚優品”“閒魚租”“免費送”四大平臺,建立閒魚開放生態體系。

京東則在京東金融新增了“京東e享”,為用戶提供多品類的租賃服務。

要麼投資,要麼下場自己幹,巨頭開始了全面佈局。


去年融資183億,今年倒50家,信用租賃還能成消金“新霸主”嗎?


對於小平臺來說,出路並不多。

“雖然會形成寡頭,但如果它在獲客、後端運營上有些區域的優勢,也能活下來。”一位資深VC投資人稱,這樣的平臺,只能走“小而美”的深耕模式。

而任笑對這個模式,略為悲觀。

他認為,這些平臺只能依靠資本,或者強大的巨頭“乾爹”,才能活下去。

換言之,小平臺只有一條出路,就是“賣身”。

他認為,和其他行業的生長邏輯相同,強者通吃是發展中的必然。

“活不下去的,要麼倒閉,要麼被吞併,沒有其他路徑。”任笑認為,信用租賃已不再是創業者可以輕鬆入場的行業。

儘管困難重重,但大家對這個模式依然寄予厚望。

“這個市場還有巨大的潛力,還有很多品類沒有開發出來。”王寶華稱。

任笑的平臺雖倒閉了,但他依然認為:“最多3到5年,信用租賃市場會迎來一波爆發。”

他覺得,信用租賃現在還處在1.0階段,具體哪種模式適合行業發展,還需要時間驗證。

這個模式依然具有顛覆“消費分期”的力量,就如初生的嬰兒,它在牙牙學語,卻有無限潛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