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談起年羹堯,我們往往會想到雍正皇帝。可以說,雍正是依仗年大將軍的勢力走上皇位的,也是他親自將年大將軍處死的。說到年大將軍的下場,人們往往感慨是他功高震主,讓皇帝忌憚,這才親手處置了他。其實皇帝始終還是猶豫的,而最終下定決心,還是因為張廷玉的一句話。就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讓雍正最終下定了決心,賜死年大將軍。那麼他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說到張廷玉,我們不得不介紹一下他的家世背景。他的父親是當時康熙年間的權臣一位,名叫張英。他起初不過是翰林院中一個不起眼的人,後來他竟然一路高升至禮部尚書。所以說,張廷玉這可是背靠大樹啊,很多人就質疑他的高升都是他的父親帶來的。當然,我們常說,耳濡目染。有這樣的父親大人,他的兒子一定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不過如果要說後來張的受寵都是緣於他的父親可就太冤枉了。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要知道,他死後可是進了太廟的,他作為漢臣,這可是頭等榮譽,他也絕對不會是簡單的角色。其實早在他父親所服務的年代,年紀輕輕的他就已經開始有卓越表現了。當初他考中了進士,巧的是,他的起點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庶吉士。後來他入職南書房,被康熙開始注意。一次康熙讓他作詩,他立即就作出了兩首七言律詩,很受皇帝賞識。從這開始,皇帝去邊塞也要帶著他,可以說是子承父業了。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不過這時的他,還並沒有接觸過多的內政,只是類似於一個史官罷了。他真正發跡是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他被升任為禮部侍郎,沒有幾年,他就被授予了刑部左侍郎。從這開始,他開始出京辦理政事。任上第二年,他就出了一把風頭,很好地處理了山東的一個聚眾搶劫的案子,被皇帝褒獎有加,第二個月就將他調去了吏部,此時,他官至三品。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雍正時期,他的權力達到了最大。當時,由於他肯辦實事,十分牢靠,又很會揣摩帝意,能很好落實傳達皇帝的意思,所以很是受到勤政務實的皇帝喜歡。再加上,他是漢人,不像八旗子弟那樣,勢力在朝中盤根錯節。所以多疑的皇帝就看中了他這一點,既可以制約那些舊勢力,又安全的為自己所用。自然在這些作用下,皇帝就越來越重用他,什麼都喜歡問問他的意見,也就有了我們開頭說的那件事。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大家知道,皇帝之所以能是皇帝,與年大將軍關係甚深。年將軍驍勇善戰,是戍守邊疆的將領之才,為大清的穩固貢獻了不少力量。再加上,年家的女兒又在後宮極為受寵,這就是親上加親,皇帝自然喜歡用他。不過,當皇帝登基後,邊境開始穩定起來,大清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兵力去維持邊疆勢力,年大將軍卻還是不能改變自己的軍中做派,多次仗著自己的軍功而張揚,被很多人所不喜。皇帝也開始擔心,他會不會威脅到自己的政權。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皇帝也不是沒有明示過年羹堯,他甚至還下過詔書提醒他,可他實在是太自大了,還是我行我素,他回京時,就連總督都得去外面迎接跪拜,這就是赤裸裸的挑戰皇帝的權威啊!所以皇帝是一直記在心裡,但看在寵妃的面上,先放過他。年大將軍如果這時收斂,本還可以留下小命,只可惜他太沒有自知之明瞭!所以年妃一死,皇帝就將他下獄了!

而當時,皇帝欽點張廷玉進宮討論如何處置年大將軍。

雍正問關於年羹堯的事,張廷玉僅評價四個字,最後年羹堯被賜死

那是夜裡,可見情況之緊急。才躺下準備入睡的張廷玉,只能立即起身匆匆忙忙穿上官服,迅速前往宮中。當他一到,皇帝直接就單刀直入,問他對於年羹堯一事的看法,年氏是不是真的該死?而張廷玉也是沒有一點遲疑,直接就和皇帝說:“死有餘辜”。這四個字,就讓雍正下了判斷。皇帝讓他繼續說,他緊接著列舉了幾十條罪名,皇帝就這樣把年大將軍賜死了。

張廷玉此舉,彰顯了他的不懼權威,要知道,年家人即使沒了年羹堯,勢力依舊在,讓他們知道了張廷玉這番話,定不會放過他。可是他堅持了自我,這短短四個字,擲地有聲,結束了一代權臣的命運。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雍正喜歡重用他的原因了吧,因為他不昧良心,這恰恰是許多人做不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