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誘導年輕人提前借貸消費是否合適?

1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錢塘江論壇上發表了講話。談到儲蓄率,周小川表示,中國的儲蓄率在高峰的時候曾經達到了差不多50%,現在已經降了好幾個百分點,有可能下降的趨勢還是挺快的,當然下降有一定的好處,表明我們內需的增強。但與此同時也帶來調整,這些調整需要加以密切的估計。其中一個就是隔代之間儲蓄率的變化,也藉助於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費信貸發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過分誘導年輕一代提前消費、借貸消費。這個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金融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人口現象,這個可能會帶來重要的影響。

過分誘導年輕人提前借貸消費是否合適?

過分誘導年輕人提前借貸消費這確實是一件需要引起重視的事情。實際上,過分誘導年輕人提前借貸消費,是非常短視的一種行為,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極其負面的。這種過分提前借貸消費實際上是對消費能力的透支,它很容易造成表面的繁榮,進而誤導決策,誤導市場,誤導廠家,進行盲目的擴大再生產,但由於這種提前借貸消費是沒有持續性的,進而導致生產力的過剩與浪費。

而且這種過分誘導年輕人提前借貸消費的辦法,還有可以給年輕人的家庭帶來不必要的生活壓力。甚至破壞年輕人的個人徵信。特別是一些女孩子,甚至因此會被這種提前借貸消費,引入歧途。一些年輕人的未來,將會被這種過分的提前借貸消費所斷送。

所以,我們必須反對這種過分的提前借貸消費行為,反對一些金融機構唯利是圖的做法。作為金融機構必須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與操守,要引導年輕人進行正常的合理消費,更要反對一些金融機構採取脅迫的方式所進行的借貸。整個社會都是倡導理性消費,理性借貸的消費觀點,千萬不能把年輕人引入歧途。對於有這種不良行為的金融機構,要堅決予以從重的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