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碼標價」的婚姻更靠譜!網友:贊同

不管是青梅竹馬的戀人,還是相親路上的男女,通往婚姻的道路上,房子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據都市快報,近日,蕭山網友「阿薩德的」在蕭內網發帖說:“哎,好好的兩個人,好了快3年了,理想與現實。聊天記錄是獲得雙方同意的,他們也想看看網友的看法,不想出名。男方是我一個10多年的好兄弟,真的一邊聊微信一邊在哭,你們能想象180的大男人當街哭是什麼感覺嗎?”帖子一出,網友留言都表示很有感觸...

“明碼標價”的婚姻更靠譜!網友:贊同

“明碼標價”的婚姻更靠譜!網友:贊同

“明碼標價”的婚姻更靠譜!網友:贊同

婚姻中誰說了算?

男女談婚論嫁,談錢很正常,不談錢的往往興奮一下子,痛苦一輩子。

這對情侶鬧矛盾的關鍵,在於之前男方父母已經答應全款買房,但是男生不願將父母養老錢掏乾淨,蕭山買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至少400萬。

男生只想父母出個首付,剩下的自己將來還貸,產證寫男女雙方名字。但是,女生不想一結婚就揹債。於是鬧崩,“1米8的男人當街痛哭”。

蕭山很多都是拆二代,父母或許本身掙錢不多,但生的地方好,買套房子不是難事。因此,挺女生的網友覺得,男的算計太精,明擺著不想把自己父母的錢拿出來,不想啃老只是藉口。

挺男方的網友則認為,男方父母的錢以後還是你們的,花50萬買車不如一起買房,貸款買房很正常,到時候實在還不上,再從父母那裡拿錢不遲。

這樣的討論,完全沒有考慮一個熟人社會中分外重要的東西:面子。

同樣是嫁女兒,如果對方連房子都買不起,傳出去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同理,辦酒的錢當地花得非常誇張,但蕭山人都不願意省,還是因為面子。

另外,蕭山畢竟是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們考慮問題比較實際。

“男方父母的錢以後還是你們的”,這個看似正確的說法,建立在一種共生關係的基礎之上。意即:兩個人一定會白頭偕老,夫妻是一種共生關係,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

這種觀點恐怕經不起現實檢驗,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越是明白這個道理。看似冷漠,實則理性。

獨子家庭,男方父母的錢,變成寫著小夫妻兩人名字的房子,相比只付一個首付,然後小夫妻自己還貸,剩下的錢當遺產給他們,哪個更優?

對男方來說,當然後者更優。因為如果離婚了,也就虧個首付,女方分走一半首付的同時,還得分走一半房貸。

對女方來說,當然前者更優。攥在自己手裡的,才叫錢,其他的都是“講幣”。全款買房,一旦離婚,就能直接分走一半房子。

如果說,做婚前財產公證,男方買的房就歸男方,女方買的車就歸女方,在房子全款還是貸款的問題上,應該就沒什麼分歧。最多是,倘若離婚,男方要付女方,婚姻持續期間歸還房貸的一半作為補償。

只不過,這樣辦,婚可能就結不成了——憑什麼免費送你一個閨女?女方的父母不是要靠女兒賺錢,而是要避免女兒在婚姻中“吃虧”。

說多了,都是婚姻經濟學中的利益考量,沒有誰比誰更高尚。至於到底是女方說了算,還是男方說了算,得看“市場行情”。

整體來說,婚姻當下仍是女方市場,男多女少,女方說的當然更算數。具體到每一對情侶,情況可能不一樣,男方說了算的也很多。比如,土豪的世界就是個例外。

有人說,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很像是買房限購——你再有錢,也只能娶一個老婆。當然,這種“限購”是很不嚴格的,真有錢,你不必結婚,找幾個美女,生幾十個兒子都沒問題。

過去,凡土豪皆如此,香港大佬至今仍這樣,信奉“娃本位”的內地土豪,重又紛紛立志,要生一個“家族”:用不婚規避一夫一妻,用代孕規避生子速度,用境外生娃規避計劃生育。

丈母孃推高房價

貧困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從土豪的世界回落凡間,丈母孃推高房價一說,雖然很多人發笑,其實頗為有理。

相比談情說愛,婚姻與之區別之處,主要是個財產關係。婚前和婚後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如果是婚後,全款買房的那是傻子,通脹背景下,貸的越多越好,400萬全款加50萬車錢,合起來,在蕭山都可以直接買三套房了。

但這是婚前,考慮到離婚的風險,考慮到女兒被欺負的可能,讓男方全款買房,是對男方最有力的約束。這大概就是中國樓市,為什麼全款買房比例那麼高的原因所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