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我們就是選擇未來

选择我们就是选择未来

中國開放論壇會議現場。記者 崔引 攝

雪竇山全球智庫論壇永久落戶奉化

中外專家探討“全球發展治理改革及中國角色”

昨天下午舉行的雪竇山全球智庫論壇,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貢森主持,寧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萬亞偉作開場致辭。

雪竇山全球智庫論壇旨在應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挑戰,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全球發展治理改革及中國角色”為主題,邀請全球主要國家的智庫,彙集中外智慧,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出謀劃策。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單位的學者,以及來自亞洲開發銀行、英國國際發展研究院、寧波諾丁漢大學、德國國際合作機構、日中產業研究院等單位的外方嘉賓進行了深入探討。

論壇上,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結合他近年來一線參與自貿區政策研究的經歷,談了他對寧波下一步建設的展望。日中產業研究院董事長、院長松野豐認為,擴大製造業的國際分工與合作,應從“最適合中國國內市場”向“最適合世界市場”進行轉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外經部原部長趙晉平建議,寧波港和舟山港組合後,作為配套服務制度創新的基地,可以嘗試在寧波建立一些自貿區的片區,來實行配套改革,逐步推進探索建設自貿港的進程。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分析了上世界90年代以來貿易對中國發展的作用,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辦法。寧波諾丁漢大學商學院院長戰略管理教授馬丁·洛克特分享了自己對中國改革以及寧波發展的一些研究。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鬱建興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從公共管理學的角度對公共管理改革與中國的角色發表了主題演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張輝分享了自己對改革開放40年以及全球治理的一些想法。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經濟部主任李旻洙談到了政府治理。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沈丁立以及英國、德國等中外專家也紛紛發表各自的主題和想法。

另據瞭解,雪竇山全球智庫論壇將永久性落戶寧波奉化,助力寧波成為世界智庫重要的信息、資源、成果、資金、人才等交流平臺。記者 魯威

長三角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

是給寧波的“大禮包”

眾多專家建言獻策

寧波如何加快融入長三角

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寧波如何抓住發展機遇,成了2018中國開放論壇上眾多嘉賓關注的話題。專家們認為,未來的競爭不是一個城市的單打獨鬥,而是城市群的競爭,寧波要找到自己的弱項,補上短板,融入長三角。

寧波要學會整合不同城市的優勢

“寧波是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開放是寧波的基因,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寧波面臨很多發展新機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是給上海的“大禮包”,也是給寧波的“大禮包”。即使從全世界範圍來看,長三角也是一個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這個一體化進程同樣會讓寧波在未來全球競爭中,將自身打造成一個開放發展的新高地,同時也提供了很多新的政策優勢。

“長三角的一體化,就是通過消除地區間相互聯繫的硬件和軟件障礙,充分整合好地區內的優勢資源,發揮各自長處,讓整個長三角地區各有活力。”隆國強說,長三角每一個城市都有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寧波要充分整合長三角不同城市的優勢。上海的優勢是創新資源和金融資源豐富,但土地成本比較高,發展製造業的空間有限。寧波有自己的區位優勢,有企業家精神,有民營企業發展的基礎。不少寧波企業把研發中心放到上海,把製造基地留在寧波,這就是優勢互補和整合的很好例證。

全國企業合規委員會副主席、北京新世紀跨國公司研究所所長王志樂則認為,未來的城市競爭是城市群的競爭。寧波要想融入長三角,除了自己的努力,還要更多考慮和周邊城市的融合。

城市戰略定位很重要

長三角城市群要想通過協同發展,成為引領全國經濟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還有不少痛點亟待解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城市戰略定位很重要。

“我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的策劃者,做這個課題的時候,我們首先考慮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中國城市之間的競爭不是互補性的作用。”魏建國說,從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這世界三大灣區的發展狀況來看,城市之間都是互補的,我的弱項可以帶動你,你的弱項可以帶動我,包括教育、創新、現代服務業大多都能互補。

寧波要補上短板再出發

建設大灣區、融入長三角,是寧波提升城市地位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不少專家認為,寧波還有不少短板亟待補上。

王志樂說,寧波人的創業精神非常好,面對新一輪改革開放,寧波要好好探究還有哪些優勢要發揮出來,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則把寧波和佛山進行對比,找差距。“從各個方面的條件和基礎看,寧波遠好於佛山,但寧波的經濟總量現在被佛山緊緊跟住。”張燕生說,過去40年寧波人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未來40年寧波應該思考如何補自己的短板,強自己的弱項。

記者 孫美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