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科學乎?玄乎

最近,市面上的高科技產品可謂是層出不窮。“暗物質洗髮水”、“石墨烯內衣”、“萬能量子水杯”......這些產品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目光,但是,這些所謂的“高科技”產品中,又有多少科學成分呢?

“高科技”,科學乎?玄乎

其實,這些產品都是被一些無良商家用“高科技”概念包裝出來的噱頭,說是“高科技”,實則“偽科技”,名不副實。

“高科技”,科學乎?玄乎

要知道,暗物質是被稱為“世紀之謎”的未知物,連科學家至今都沒有對此有個明確的認識,難道商人會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嗎?而且不說他的性能,光說石墨的造價昂貴,若要買到一條用石墨烯做的內褲,價格都得幾億美元,怎麼可能在市面上批量生產呢?更不說萬能的量子水杯了,信口拈來的量子概念被炒得火熱,可你要真的問商傢什麼是量子,又有幾個人能夠說的上來呢?

“高科技”,科學乎?玄乎

商家為謀利益,發揮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力,給產品貼上“高科技”、“新科技”的標籤,吹噓產品的效果,大肆炒作,來忽悠消費者,藉此高價出售。在法律上,有商業欺詐之嫌。

“高科技”,科學乎?玄乎

對此,有關部門應當盡監管之責,同時,加強科普也十分必要,開展科普活動如社區的項目,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才是治本之道。而公眾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也要提高辨別能力,查清資料,做到心裡有譜,理性消費,避免盲目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