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舊時民居的各種布局

點擊“藍色”關注

香河方誌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香河縣舊城內民宅中,過去只有一兩座小磚樓,南街路東康姓人建魁勝樓和西街集賢樓。

魁勝樓三層,裡面有天井、迴廊、木樓梯,三層樓之間可穿行,建築比較講究;西街路北的集賢樓挨著二水不流衚衕,兩層,建築簡單。兩座小樓通體都是藍磚藍瓦,白灰漿灌注,十分堅固。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無論城鎮還是鄉村,有錢的大戶都修建四合院。是四面房屋,中間宅院的佈局,也叫四合房。建築講究,用藍磚渾磚到頂,磨磚對縫,挑灰灌漿(白灰),十分堅固。上脊坡度很大,用藍瓦和灰做出一條條瓦壠排水溝,很難漏水。四合院北正房高大,東西廂房稍小,倒座房又稍大些。正房有走廊,走廊上有油漆彩畫。東西廂房及倒座講究的也有走廊。院落的大門洞建在倒座房中間,也有出門樓的,門樓上有雕飾。再講究的進了大門有精緻的影壁,影壁後還有一個門樓,叫作垂花門。從大門到垂花門之間的小院落兩邊還有一些小房,稱為路頂房。一般放雜物或長工居住之用。

進了垂花門,兩邊有遊廊連通廂房和正房。再大一點的四合院還有跨院,跨院與主院之間有月亮門相通。最大的四合院是分前後兩進,形成兩個院落,稱為內外宅。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磚瓦結構的三合院(也叫三合房)稍遜於四合院。三合即宅院,三面是房,坐北朝南的正房高大,東西廂房小;中間是院落;對著正房的前面有門樓。三合院一般也是渾磚到頂,藍磚藍瓦,房脊較大,挑灰灌漿。正房前簷建有走廊,走廊上方講究的還有油漆彩畫。門樓上一般也有雕飾。這種磚瓦結構的三合院縣城居多,農村少。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半磚半土的院落在農村居多,是舊時農村大多數人的住宅。這種房宅有五間或三間正房加東西兩面廂房的三合院,也有五間或三間正房或五間一跨的正房外加一面廂房的。其院落有的是磚土共砌的小門樓或小門垛。這種房的質地比起磚瓦房來差多了。有的是地基和地基以上幾層至十三層(為單數)用的是藍磚。十三層以上有的是外皮包磚,裡面用土坯;有的是牆基和四牆角用磚,其他地方用土坯填充,然後用泥抹上牆皮。有的房頂用瓦覆蓋,有的則用泥抹頂。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這是舊農村最窮苦人家的住宅,除地基和個別戶的房脊外,房宅上幾乎沒有磚瓦。有的房頂是鋪秫秸,然後抹泥;有的是鋪葦箔,上面抹泥。牆體大都是地基用幾層舊磚,然後往上堆大土坯,外面抹泥。有的房子的牆體是純黏土的“板打牆”結構,即牆的兩面夾上門板,中間砸黏土。這樣的房子整體簡陋,室內用大土坯砌壘土炕,窗戶、門都非常破舊。院牆有的是兩面用夾板打成的土圍牆,然後門口處壘一個小門垛。有的用樹枝或玉米秸、秫秸夾成籬笆,門口沒有門垛,而是在門口處豎兩根木柱,再拴上一個用秫秸、玉米秸或樹枝編成的柴門。這種簡陋的泥土結構房舍在舊時農村中居多。

盘点:旧时民居的各种布局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